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高职学生讲解格律诗词创作要因人而异,并举一反三,不但使其掌握诗词格律的一般规律,初步学会创作,而且要知晓事物的客观规律,懂得遵守客观规律的必要性,从而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信心地、诗意地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2.
传统著作者对于诗词格律的介绍,都将近体诗的不同体式作为基本元素,就首句平仄起收不同分别作以介绍,并将其中格律的变化部分称之为"拗救"。这类著作让读者陷入格律的重峦叠嶂中,反而阻碍了格律的普及和推广。罗辉先生在其著作《诗词格律与创作》中将律诗的四种句型作为基本元素简约地介绍其变化。由于律诗实际上只是这四种句型的轮转,这就使得爱好者掌握了格律的法门。同时作者在诗词创作技法上提出了"有形、有则、有魂"的"三有"原则,从而在创作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为诗词爱好者指明了学习和努力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旧体诗词是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典范,但旧体诗词格律严,不易学。当今写旧体诗词可以严守"诗谱""词谱"规定的格律,也可以放宽格律尺度,而且放宽尺度是旧体诗词的发展趋势。放宽格律尺度是旧体诗词"改造"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不会吟诗也会吟——诗词创作十日谈》(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13页在谈到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时,有这样一句话:"然而,感兴到时,他写《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这句话把毛泽东诗词名篇的题目弄错了,正确的题目应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而非"攻占南  相似文献   

5.
在所有的同桌中,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王三金,是他让我开始较正统的文学创作。我对他,确实是心存感激的。王三金有很多令人称奇的地方。例如下雨时,他这个大男人打的伞上的图案赫然是可爱的“Hellokitty”。而且他听歌也听的是梁静茹,林凡这种学院派歌手的歌。王三金的手虽然和他的体型一样肥肥大大的,但他的漫画却是以细腻见长。当然,王三金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他在古文方面的造诣。我好格律,他喜诗词,和王三金坐同桌的日子里,我们谈诗论词,并且自己还创作了大量的诗词。看到白雪纷飞,我不禁吟道:“风带花飘零,朵朵掌中冰,来时岁将尽,去后…  相似文献   

6.
刘坚  周瑜 《九江师专学报》2011,(3):114-116,121
师范高校古代汉语课中加强诗词格律教学,直接关系到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传承发展、普及推广和开拓创新。在古代汉语课教授格律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格律诗词的写作教学内容,是增加学生的古代汉语语感的又一行之有效的方法。诗词格律自动检测课件,能解决格律方面的问题、帮助人们杜绝出律的诗词;网络上的诗词论坛则能帮助人们解决诗法和构思方面的不足,不断提高写作者的创作水平,让现代的格律诗健康地成长发展,让唐宋遗风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月人长期致力于中国格律词创作和词学研究,切实地继承、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格律诗词,其以词写心,词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合谱协律,技艺圆熟,风格多样,亦大胆尝试创新,在格律词创作和词学研究方面成果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8.
2008年,我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诗词培训,以前,因为经常参与网上学习和培训管理,在时间的逼迫下写些诗词来凑文章数,而当时我写诗词,完全是凭感觉去写,至于格律基本不了解。一提到写诗,首先想到的是新诗,格律诗似乎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东西。记得一次在QQ群里看到别人在群里讨论“平平仄仄平”时,我在旁边看了半天,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经过培训,初步知道了格律,再返回来看以前写的诗,出律的非常多。  相似文献   

9.
<正>吟诵,不仅是古人的读书方式,也是古人学习和创作古诗文的方法,这足以说明吟诵对学习古诗文、理解古诗文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对于吟诵的理论、吟诵的方法及吟诵的意义古代鲜少有人研究。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所说:"只见从前人很喜欢‘吟’、‘啸’,却没见到一部专讲‘吟’、‘啸’方法的,大概他们也都是‘以意为之’。"不过,吟诵发展至今,虽曾经历断代,但是,通过对诗词格律以及古诗文的声韵分析,吟诵依旧有迹可循的。近年来一些吟诵爱好者通过不断的搜寻,已渐渐地复原了吟诵的原貌,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亲近吟诵,学习吟诵,研究吟诵。本文将通过阐释吟诵的"因声求义"  相似文献   

10.
诗词与散文不同之明显处在于其独有的格律,诗词在流布过程中所产生的隐蔽性讹误.常常由于诗词格律的存在而留下印记。因此,诗词校勘除了掌握散文校勘的各种知识与手段外.还须掌握诗词的格律,运用诗词格律发现与改正隐蔽的讹误,以提高诗词校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诗词内容博大精深,既表现了革命生涯中的伟大事件,又表现了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更好地欣赏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美,有必要就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押韵、平仄、对仗三方面的格律美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诗词是人类诗歌宝库中的东方瑰宝,是我国传统诗词创作的一朵奇葩。毛泽东诗词对我国传统诗词格律的变革与创新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本文仅就定体择调、协律选韵、对仗排比这几个方面谈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11,(Z2):117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两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  相似文献   

14.
白金声 《师道》2011,(5):4-5
我对古诗情有独钟。 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高潮中,我随着知青队伍浩浩荡荡开赴农村,在生产队的大炕上,打着手电筒津津有味地啃起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十讲》。1998年,应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邀请,我给少年儿童写了一本通俗读物——《家长教孩子学古诗》。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有高深诗歌修养的革命家。他认为中国传统诗词的精粹之美和格律之美是别国难以相比的。他的诗论和诗词联语作品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宝贵财富,对繁荣传统诗词的创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白是盛唐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大多不拘于格律的束缚而追求创作的自由,因此他的格律诗历来备受诗评家的争议。本文从诗词格律的角度出发,分析李白格律诗的一些特点,并探讨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金陵老年大学有一个二年制的诗词教学班,它的出现开创了国内大学(包括普通全日制大学)正式开设诗词格律课的先河,可以说"诗词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囯诗词大会》评委康震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李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赵仁珪教授联袂推荐启功先生是著名的书画家、教育家、文物鉴赏家和诗词大家,不仅精于传统格律诗词的创作,更在背诗、论诗、解诗、改诗等方面堪称独绝。《2018启功诗词日历》以启功自作诗词和前贤诗句为主线,将日历日期与诗词创作、书画欣赏巧妙融合,共收录书法作品269幅,绘画作品96幅,集中体现了启功先生对诗词格律的驾驭能力和对书画创作的娴熟技巧,  相似文献   

19.
景情与志理的关系、想象与写实的关系、灵感与苦吟的关系、雅与俗的关系,是当代诗词创作中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对于当前诗词界的创作和欣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高产的诗人,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传统诗词向现代诗歌转型发展期间,陶行知创作了许多不仅借用了传统诗词的形式,又在平仄、用韵等方面不完全符合传统诗词格律的新诗,著者将此类介于传统诗词与现代自由体白话诗之间的新诗,统称为“类格律诗”。文章探讨了陶行知“类格律诗”创作的历史情境,及其在诗歌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