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宪法的适应性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宪法的稳定性是维系宪法生命的必要条件。然而,宪法的稳定性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变迁问题,而是一个包含丰富内涵的宪法问题。从实质上看,宪法稳定涉及宪法功能的持续性发挥以及一系列保障性的制度条件,特别是对社会变化的吸取能力。从形式上看,它涉及宪法适应社会的方式和机制问题。任何国家的宪法要有效地发挥组织国家、引导社会、规范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就必须解决好宪法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宪法权威是指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在国家和社会日常运行中,是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简而言之就是要体现宪法的至上性和权威性.但在我国,树立宪法权威主要应当完善宪法自身的不足,健全宪法保障与诉讼制度和提高全民的宪法权威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明确规定以资产阶级启蒙学的天赋人权、自然法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国家的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在一些宗教传统国家,明确规定以宗教理论和宗教教义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中国宪法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不仅是中国近代宪法化发展的结果,而且也符合各国宪法确认国家指导思想必须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法治、化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立宪规律。  相似文献   

4.
论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权保障必须以宪法为依托,因为人权保障不仅是宪法的重要内容,更是宪法的逻辑源点和价值目标,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是宪法价值的集中体现。人权保障的宪法意义就在于适度控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这是宪法权威的最好体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不仅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实要求,更是广大人民实现权利自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1787年《关利坚合众国宪法》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宪法在各自的国家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宪法文本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因素。中关宪法文本的概况、明细和特征等三方面的比较说明,尽管中关宪法在宪法的目标、宪法的功能、宪法的语言、宪法的完善和宪法的实践方面存有一些共同点,但在文本字数、条文数目、框架设计、修改频率、理念追求和实际运用等方面存有较大的差异。当前我国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宪法文本的修饰质量及其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的法治国家中,宪法具有至上性和权威性,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法律的效力等级来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其他一切法律规范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所以宪法监督对于国家法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我国的宪法经过了多次修订,在宪法的监督制度上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域外的先进制度予以借鉴,以促进宪法监督制度的进一步法定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7.
鉴于宪法惯例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已大量存在的事实,有必要构建我国的宪法惯例制度以促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在对英美国家宪法惯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成文宪法国家也可以有宪法惯例。我国现有的宪法惯例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良好的政治生活局面有利于宪法惯例制度的建立和运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行宪法实践操作性不强,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和运作程序。完善我国的宪法责任制度,制止政府的违宪行为,对保障宪法实施、建立法治国家、实现民主政治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宪法学界长期侧重于宏观宪法学的研究,导致从宪法规范到宪法事实这一双向的转化过程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宪法社会化揭示着宪法规范向宪法事实双向转化的动力、环境与媒介,是对微观宪法运行的抽象.相比单向维度的宪法实施,宪法社会化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概念,旨在反映宪法文化在个体、社会以及国家间的认可、接受、传承与内化,以及其在发展进程中对宪法给予反馈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宪法解释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大量事实证明,法律不在于多少,关键在于执行;制度不在于有无,根本在于实施,有宪法不等于宪政,建立宪政国家的关键在于宪法实施。而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必经过程,要实施宪法就必须先解释宪法,在此笔者通过对我国宪法解释进行初步探讨,以寻找我国的宪法解释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