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培养和提高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文学素养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课题。成人在幼儿文学的审美过程中存在着审美障碍,幼儿文学审美障碍的突破是提高幼儿文学审美能力的前提条件。幼儿文学的审美障碍包括语言认知审美障碍、心理认知审美障碍、思维认知审美障碍三个方面。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突破幼儿文学审美障碍,培养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文学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浸染着南朝文学独特的审美情趣的萧纲宫体诗,从古典诗歌题材到审美表现领域,都具有传承与开拓的历史意义。文章从审美指向、审美形式和审美情感三个方面,展现出萧纲宫体诗精雕细描出来的一幅幅美丽画卷,并由此探讨其审美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注重学生自助阅读、激发文学审美情趣,帮助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思维,帮助学生质疑审美、形成创造性文学素养三个方面,论述了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文学审美情趣,较高文学审美思维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及文学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闫玮 《文教资料》2008,(1):9-11
魏晋时期的人格审美对文学审美的影响直接而深远.主要体现在:崇尚自然的人格审美观念孕育了以自然为法度的文学审美原则;人格审美的诸多范畴被引入了文学审美领域,并成为文学审美的重要标准;人格审美中的形神观也对文学审美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文学审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等,多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人格审美及其品级划分也为当时文学批评等级流别的划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人学,生命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审美对象。在中国文学主流中,文学审美生命意识以文明化后的阴柔意识为主,而生命原始血性的狂野和自由却很少进入到文学审美领域。本文从生命的原始野性角度粗略探讨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狂野与自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文学艺术的较高境界就是能给人带来审美感受,在绘画、舞蹈、建筑、文学等领域都讲究审美的层次。我们写的文章,如果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感,那可谓是加分项。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增强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7.
文学审美意识是主张文学审美特性的观念,它既包含以“审美”建构文学定义的“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也包含以“审美”的某些要素来强调文学性质的观点学说。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意识以三种形态存在,即人学形态、语言形式形态、“审美”形态。三种形态各具内涵,各应具体问题,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研究文学审美意识对促进新时代文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文审美能力就其典型形态来说 ,就是文学审美能力。把文学感受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造能力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分析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在宋代女性文学中,女作家赋予“梅”这一文学意象以丰富的内涵,表现了她们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主要从宋代女作家对“梅”的审美视角、审美追求和审美主体三个方面来观照宋代女性文学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0.
欧美作家审美内向化有其社会、思想和审美的深刻根源;作为20世纪的文学主潮,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家的审美视角都表现了这一特点;作家审美视角的内向化,打破了传统文学封闭结构,为文学发展开辟了新的艺术领域,增加了作品的容量和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