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在回顾中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剖析高等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演变规律,总结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观。现实中应遵循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逻辑,形塑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应有样态:教育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教育结构与功能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样性、教育系统应具有自适应与自调节能力。从生态平衡视角,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宏观上通过发展系统多样的结构与功能、建立健全导向适应的生态性机制,提高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适应性,微观上聚焦高校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找准生态位、回归育人初心。  相似文献   

2.
生态平衡是生态环境生态化过程中物质、信息、能量循环的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利益均衡的状态。《高等教育生态论》提供了一个从生态学理论系统分析高等教育生态环境运行的崭新视角,为深入认识并解决高等教育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路径——生态化。在当下高等教育语境中,生态化的发展趋向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走向平衡的过程,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其管理生态环境间存在着相互推动与制约的关系,母体高校、投资者和政府构成独立学院独特的外部管理生态环境,如何处理好独立学院与管理生态环境中这三者的关系,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受到社会生态因子的影响。从教育生态平衡的角度衡量,来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与大学所形成的稳定、持久、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关系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学校内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微观环境更是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创新和持续性发展。两者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高等教育系统培养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教育生态平衡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构建动态平衡的高等教育生态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像人类社会一样面临着生态危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内部出现的发展区域失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规模与质量的冲突等种种问题都源于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失衡。因此,用一种生态平衡的观念来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同时,实现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相互适应、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相互耦合、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共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尽管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其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我们要遵循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处理好高等教育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环境,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尽管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其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我们要遵循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处理好高等教育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环境,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自19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深刻地影响着新建本科院校的时空分布及其发展。在大众化时期,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把握宏观环境,契合区域环境,均衡其发展的原始动力、直接动力和内在动力,在与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能交换过程中,形成各自独特的层系生态位,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系统向生态平衡演进。  相似文献   

10.
一、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构成(一)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层次和生态环境因子1.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三个层次。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和个体生态环境三个层次。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群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等教育产业化引发了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文章借鉴穆尔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提出"教育生态系统"概念,并对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失衡和平衡进行描述与分析,从教育生态系统平衡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提出应采取体现受教育者的消费主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保持教育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等措施,维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相比西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理念转换、机制设计、制度保障、外部环境方面的差距。可采取理念转换、顶层设计、系统重构、分类指导等策略来实现这一生态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于创新文化,实现创业教育的根本转变需要依赖于创新文化的力量。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全方位优化、改革。结合江苏实际,应在注意把握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指导实现江苏创业教育的生态化培育。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学意义上说,"适应性"是指教育主体根据客观的当前要求、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能够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和改变自身的特征的能力。高等教育系统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不断进行信息交流,自动调节、优化结构来恢复稳定状态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高等教育适应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的"适应—不适应—适应"的过程。西部高等教育现况是:高等学校数目少、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小、竞争力低;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错位现象;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不均衡,专业设置失衡。因此,增强西部高等教育生态适应性必须构建"政府主控、社会主导、高校主体"的长效运行机制,促使西部高等教育与生态环境的真正适应。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许多生态因子的影响与限制。高校辅导员发展的现实生态环境表现为:高校辅导员正在被边缘化,整体生态环境缺乏平衡,生态位受到挤压,且多种生态因子有成为限制因子的趋势。构建高校辅导员的和谐生态环境,应积极关注高校辅导员发展的生态环境,确立整体生态环境观,营造凸显人文关怀的制度生态环境,改善高校辅导员"边际人"群体的物质生态环境,并为其创设健康、豁达的心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许多生态因子的影响与限制。高校辅导员发展的现实生态环境表现为:高校辅导员正在被边缘化,整体生态环境缺乏平衡,生态位受到挤压,且多种生态因子有成为限制因子的趋势。构建高校辅导员的和谐生态环境,应积极关注高校辅导员发展的生态环境,确立整体生态环境观,营造凸显人文关怀的制度生态环境,改善高校辅导员"边际人"群体的物质生态环境,并为其创设健康、豁达的心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学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以来,急剧快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规模超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而破坏了系统原有的生态平衡,在宏观上出现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失衡、规模扩张与教育质量的失衡、东西部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失衡和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本文以生态学的视角分析这四个失衡问题,并提出以生态观来引领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