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教育理论为基点来剖析新时期语文教学典型模式,探求其中所蕴涵的语文教学的共同规律.根据各种教学模式的不同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共性,可把新时期语文教学模式分为导读教学模式,以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模式为代表;自读教学模式,以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为代表;语感教学模式,以洪镇涛的"感受语言、触发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教学模式为代表;单元教学模式,以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为代表.新时期语文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看,重视知识、智力、能力的协调发展;从活动方式看,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内在构成上,努力构建立体式信息交流网络.这些特点,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艳 《华章》2011,(33)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学习语文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相似文献   

3.
金艳 《文教资料》2011,(35):47-49
语文教学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学习语文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相似文献   

4.
武汉六中语文特级老师洪镇涛四十余年的教研,总围绕着一个核心——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他提出“变讲堂为学堂”,是力图解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他提出“学习语言”论,是力图处理好学习语言和学习其他的关系;他创造语感教学法,是力图将语文教材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机地结合,巧妙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张建国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主要是指阅读课文时,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从表面上看,语感的对象是语言文字,但在它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深厚的情感。显然,语感的对象实际上是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和意。语感较强的人,就可以透过语言...  相似文献   

6.
“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教学思想的概括。前者“实现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后者“实现语文教学本体改革。解决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的问题”。笔者从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参与了集中体现这一教学思想并由洪镇涛先生提出指导的初中语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加强语感  相似文献   

7.
模式,是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长期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形成了很多模式。如魏书生老师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自学六步法”,宁鸿彬老师的“熟读——质疑——解疑——总结——运用”的教学模式,黎世法老师的“六课型模式”,以及其他“五步三课型反复式”、“三阶段九环节”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都是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结晶,具有合乎思维规律的合理内核,其产生和运用,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许多语文教师在敬佩、仰…  相似文献   

8.
论语感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30年代夏丐尊提出语感的概念,直到90年代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语感和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提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从中可见语感教学被重视的程度。有的研究者从语文教学角度提出: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正逐步从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整组教学,教材的每个单元是围绕同一个人文主题编写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无论是从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特点看,还是基于系统论教学的思想看,语文教学都应以整体的思想进行,突显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我们从2011年申报的河北省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开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单元导读课作为单元整组教学的先导,以其特有的形式推动着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那么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单元导读教学呢?我以冀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简单介绍单元导读教学的设计理念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有的人到头来却写不通一个句子?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认为,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感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如果不重视语感教学,就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误区,效率不高。那么,什么是语感呢?王尚文认为,语感是一种立体的感觉,语音准不准,用语当不当,句子通不通,语感强的人一听就听出来了,但这只是语感较为浅层的一面。语感是社会人的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把…  相似文献   

11.
袁济民 《考试周刊》2012,(77):21-22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训练.而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它体现了语言的综合素质,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感还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语言环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论述无不标明。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目前最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笔者认为,语文课要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以及品味语言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真正实现“六环节”教学模式所倡导的“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课堂效果,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必须具备适应这种标准和模式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教学经验为切入点,以教学案例为素材,从“准备-习作——反馈”三个阶段初步探讨了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并重点从“开发思维”、“运用修辞”、“终极关怀”三个层次对课堂教学模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可以借助语言艺术的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课堂参与意识和学习情趣,进而优化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我以为,语文教学语言应遵循“二美六化”的规范。二美:语文教学语言的趣味美妙趣横生;语文教学语言的音乐美——抑扬和谐。六化:语文教学语言的形象化——声萌而形色化;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化——言出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语言教学,即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语文的内涵、教学目的、传统教法看,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我们可以用诵读、比较、联想、体悟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以后,语感一直是热门话题。《语文课程标准》,无论是实验稿,还是2011年版,都高度重视语感培养。说到语感,在当代,不能不提到两个人:一个是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教授,他的《语感论》,为语文教学从理论上"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个就是"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派"的创始人、武汉六中的洪镇涛先生,他以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建立了一个语感教学(语文本体教学)体系,从实践上解决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一个伟大的教学实践家。一个偶然的机会——远渡重洋、心系祖国语文教学的洪镇涛先生回国讲学——我们获得了洪先生的一份珍贵讲稿,原题是"我的语文教育观"。讲稿写在一个笔记本上,一色的清秀的钢笔小楷,长达80多页,竟然只有几处近乎难以觉察的涂改。我们看后非常震撼!决定从这期起,予以连载。相信大家和我们一样,读着这篇讲稿,既在聆听洪先生的谆谆教诲,也在感受着洪先生的睿智与风采。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的培养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如何改革小学语文教学 ,提高语感训练的质量 ,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呢 ?一、强化读的训练 ,以多读促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自身的听说读写活动。语文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就要求教师冲破应试、升学教育思想的束缚 ,以学生为主体 ,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多读 ,强化读的训练 ,以多读促语感。1.增加读的…  相似文献   

20.
一、新改课下语文教学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前,语文教学,往往是按“文本知识”“中心思想”,“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四个步骤展开,被学生讥称为语文教学的“四大步”。新的教材一改以前旧教材按文体分单元的旧例:按生活分类组织单元,根据学生的阅读规律分单元,且每单元都明确提出了教学重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一改以前旧的教学套路,紧扣单元教学重点,淡化文体知识教学,从理清思路,把握文章,揣摩语言,分析构思,体味情感等不同的角度,灵活、高效地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