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闫娜  张宁 《语文天地》2015,(7):49-5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中的各种课程资源都随着课程实施的展开而不断地生成,课堂就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生活与学习的文化家园,充满着师生的生命气息。课堂教学是不同文化的个体通过文本的对话与交流来促成并实现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实现学习主体的有意义学习,促进师生的全人发展。一、语文教学生成的文化解读中学语文课堂是课程实践的文化场域,教学成为课堂中不断生成学习资源的文化实践活  相似文献   

2.
《宁夏教育》2008,(12):80-80
教学文化是一种课堂的文化,它是师生教学实践赖以展开的前提、背景和氛围;教学文化是一种活动的文化。它激活和创造了师生之间分享资源、传递信息、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或生成新知识等方面的行动和变化;教学文化是一种关系的文化,它通过一定的活动建立课堂内外的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关系,营造了教学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种心灵的注入,是一种文化的理解,属于一种文化心理现象,它离不开教学文化的滋养.从文化心理学来考察,教学文化具有心理品格,它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师生的心理差异上.教学文化主体的心理需求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和谐包容的教学文化环境的心理需要;对健全人格和自我价值彰显的心理需要;对探究兴趣和成就动机满足的心理需要.教学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是通过教学实践和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包含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建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构和特殊的代际文化关系建构.  相似文献   

4.
论教学文化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文化是一种课堂的文化,它是师生教学实践赖以展开的前提、背景和氛围;教学文化是一种活动的文化,它激活和创造了师生之间分享资源、传递信息、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或生成新知识等方面的行动和变化;教学文化是一种关系的文化,它通过一定的活动建立课堂内外的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关系,营造了教学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教学情境中时代变迁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关系;教学文化是一种显性与隐性交融的文化,它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传承、改造或创新了其特有的文化。因此,教学文化是一种持久成形的教学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类型或范式,是教学背景下师生的课堂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种意志追求,"互动"是一种表现样式;"文化"是互动的指向,在人们的交流中继承、发展与创新,"互动"是文化的生命,通过互动的教学共享人类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感恩从感激身边人开始,努力从脚下的位置开始。感恩文化就是企业以保障员工利益、企业利益和践行社会责任为根本,通过有效机制构建企业与员工、社会之间的回赠、反哺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精神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中应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通过互动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而思维的碰撞可以闪现智慧的火花.师生互动是“生成”的动力,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认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促进新事物的产生。在和合思想的影响下,教学生活中有望生成和合教学文化,它具有尊重差异性、相互融合性、追求整体性、动态生成性的特征。建构和合教学文化的主体是教学文化共同体,它包括教师文化共同体、学生文化共同体、师生合作文化共同体、教学管理文化共同体。要顺利建构和合教学文化共同体需要正确处理教学文化环境和教学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需要改革控制性的教学管理方式,生成人文性的教学管理方式,也需要巧妙地采用共差发展的策略与合作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8,(19):35-35
李志厚在《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3期撰文认为,教学文化是一种课堂的文化,它是师生教学实践赖以展开的前提、背景和氛围;教学文化是一种活动的文化,它激活和创造了师生之间分享资源、传递信息、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和生成新知识等方面的行动和变化;教学文化是一种关系的文化,它通过一定的活动建立课堂内外的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教学情境中时代变迁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关系;教学文化是一种显性与隐性交融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对话教学指的是以言语为基本形式,通过师生之间的自由言说、评议、讨论、质疑等形式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现代教学观指导下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中.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教学内容”,实现了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促使学生的学习在积极主动对话与合作中达到知识生成,从而使言语的交往沟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下是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方式的一些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教学理论的文化研究是现代教学论发展的一个新生点。从文化的视角可以看出,教学具有明显的文化境域性,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形式。教学与文化的关系是形式与本质、手段与内涵的交互影响关系。构建本土教学理论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对现代教学理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批判。从当前实际来看,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教学论体系,需要促使教学论研究方法的文化转向、教学论学科文化的自觉及教学学科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13.
关于教学督导机制的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教学督导制既是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创新举措,也是保障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充分条件.本文从认识论的视角,梳理教学督导行为在高等教育管理框架中的功能机制和结构关系,并且从一个侧面指出了不良督导行为是如何导致教学评价偏失的原因.同时,作者认为高校教学督导未来的发展将趋向多元化、主体化和开放式的研究型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互作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本文就大学公共俄语课堂教学中互作学习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认为通过互作学习,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还可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互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互作精神,能为学生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并且互作教学顺应了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价值多元化是现代化进行到20世纪以来非常突出的现象,它给“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但也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在无可回避的价值多元化背景中,社会的高度统一与和谐问题。西方学术界对此进行了长期而热烈的讨论。社会民主主义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多元化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尝试,但由于其深受自由主义文化的影响,难以有根本性地解决方案。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一”去统摄思想领域的“多”,才能很好地解决价值多元化问题,形成中心突出、百花齐放、社会和谐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6.
高校双语教学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校双语教学适应性的研究将有助于扭转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喜忧参半的现状。双语教学适应性是指高校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其双语教学供给特性的能力。高校双语教学适应性考察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双语教学社会需求与高校双语教学供给水平。相对于供给而言,双语教学社会需求是国内外多种力量综合较量后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需求,因此高校为提高双语教学适应性所做的努力应该放在提高有效供给上,为此提出了“科学决策———随需应变———协调发展”之路径选择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阻碍文化教学实质性发展的诸多问题,如社会文化项目的选择、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对目的文化的描写等,从文化与交往、语言能力及交往能力等三个方面逐一进行解析,并提出了跨文化交往、交往能力、按话语场组织教学等新的教学思想,以及对教学大纲、教学程序的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18.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一种文化,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内涵,有必要在外语教学中导入相应的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使用丰富的文化素材及有效的教学形式适时地将文化导入外语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培养高素质的外语综合人才.  相似文献   

19.
开展以实践教学为主题,以技能培训为主线,以学生课堂试讲、师生观摩教学、课程改革、集中实习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健全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造就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高校实践教学夯实坚强的后盾.  相似文献   

20.
教学基础性问题在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教学的基础性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所以,它在我国的教学改革中不能丢掉。教育改革既要有国际视野,更应该是一种扎根于本土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