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扇子是源自华夏本土的一种沟通介质,除了日常纳凉逐暑、拂灰掸尘、扑蝇驱虫等实际功能之外,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介质,起到了一些独特的沟通功能.在海上丝绸之路之上,扇子作为商品向异域传递着中国的文化.扇子的社会性功能在于象征权威身份、寄情、托志、附庸风雅、展示才华.扇子能够承载美学意义,也可以呈现政治道德;扇子是艺术表演的道具、人神沟通的媒介、社会角色的衬托、增进感情的桥梁,也是中西文化之间交流的使者.在文化输出和输入过程中,扇子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从礼仪扇、团扇到折扇,材质与形质的变化为扇子赋予了更加多元化的符号意义.当代社会中,扇子作为传播介质,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既有传承也有延伸.  相似文献   

2.
严金杨:(第二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州羽毛扇传承人)上世纪40年代末.我的父亲严礼臣是当时湖州城里有名的羽毛扇制作人,而以严怡泰命名的羽毛扇店更是湖州众多羽毛扇店中的一枝独秀。那时候父亲店里什么样的羽毛扇都有.只要是飞禽的羽毛.在父亲的手里就可以变成一把精美绝伦的扇子。由于从小就耳濡目染.我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门独特的手艺。  相似文献   

3.
几千年来,人类在制作、使用、赏玩扇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提炼扇子的外在形式之美,内在精神之趣,即所谓"用扇之器,挥扇之技,明扇之性,赏扇之艺,品扇之趣,喻扇之情,摄扇之形,化扇之韵,挥扇之神"[1]313.扇子早已不仅是简单的招风纳凉的实用工具,它更是一种内蕴甚丰的文化器物.博物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是透视社会文化的窗口,被称为人类进步所积累起来的文化金字塔.国内外许多大型博物馆内,都将古代扇子作为重要的收藏内容.例如湖南省博物馆藏有西汉时期的扇子,湖北荆州博物馆藏有战国时期的扇子.其他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埃及博物馆、印度博物馆等著名大博物馆内,更是不乏珍贵的扇子藏品.随着人们对于扇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扇子作为文化器物的身份愈加凸显出来,在社会上产生了专 门性的扇博物馆和扇组织.扇博物馆是专以扇子为收藏对象的博物馆,集中了人类创造的各种扇子,这对于发掘和研究扇子的悠久历史,展示和传承扇子的丰富文化,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扇组织是社会上对扇子收藏和扇子文化怀有共同志趣的人们所组成的团体,扇组织能够体现出扇文化在当下社会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公众对扇子参与、关注程度的重要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扇子在中国历史悠久,从伏羲女娲借扇遮面到传说中尧舜造扇,最终诞生我国的扇业祖师爷齐纨,之后,更有八仙与扇子的渊源,这些都体现出中华民族智慧与扇子工艺美术的久远脉络。我国关于扇子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晋人崔豹所著的《古今注》,舜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扇子实物出现最早的是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  相似文献   

5.
盛暑话凉扇     
扇子,在我国历史悠久,据传早在公元前26世纪就有扇子,且有"其制起于轩辕氏黄帝"之说.扇,户下从羽,可见最初的扇子是"羽扇".相传商殷时王者用雉羽造长柄大型羽扇,作为出行仪仗饰物.在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使用这"仪仗扇"的生动画面.汉代以后用绢制的纨扇,在宫廷中兴盛起来,称之为"宫扇".此时,扇子才开始用于取凉.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才出现了携带方便的折扇.  相似文献   

6.
京剧与扇子     
在戏曲舞台上,扇子是最为常见的小道具,其使用面甚广。它不单纯是装饰,有的还和戏里的情节有关,对演员的身段动作也能起到辅助作用,在表达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喜怒哀乐的情绪方面,小小的扇子大有文章可作。  相似文献   

7.
盛暑话凉扇     
扇子,在我国历史悠久,据传早在公元前26世纪就有扇子,且有“其制起于轩辕氏黄帝”之说。扇,户下从羽,可见最初的扇子是“羽扇”。相传商殷时王者用雉羽造长柄大型羽扇,作为出行仪仗饰物。在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使用这“仪仗扇”的生动画面。汉代以后用绢制的纨扇,在宫廷中兴盛起来,称之为“宫扇”。  相似文献   

8.
8月14日中午1时许,记者再次来到周克华的家里,周母说有很长时间没见过儿子,也记不清他最近一次回来看自己是什么时候了当被问到儿子回来有没有给她带过东西或钱时,周母摇头:"没,没有给过钱。"得知周克华的死讯时她足足怔了20秒,握扇子的手微微抖了几下。(《华商报》8月15日)  相似文献   

9.
扇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扇子是古今人们在炎夏酷暑生活的必备之物,既能给人们驱除炎热,带来凉爽,又能使人们在丰富的扇文化中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增添情趣。  相似文献   

10.
扇文化集趣     
古往今来,扇子与人们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派生出许多与扇有关的文化。 扇谜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扇谜,如:“有风不动动有风,不动无风动有风,等待梧桐落叶时,主人送我入冷宫”、“打开半个月亮,收起来兜里可装;来时石榴花开,去时菊花开放,”这些扇谜隽永风趣,为夏日纳凉倍添乐趣。  相似文献   

11.
秋天的校园     
你去过塔寺小学吗?你知道塔寺小学在哪里吗?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在丹阳中路中段路北,有一所学校,就是我们的塔寺小学。你走到我们学校门口,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别致的不锈钢电动伸缩大门,进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扇形的大花坛。秋天到了,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黄绿相间的彩叶海棠像给这把大扇子镶了一道美丽的花边。紫罗兰布满了整个扇面,火红的一串红把扇面分成四份每份中间都有一两朵金黄色的朝鲜菊点缀,远远望去就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在鲜花的理石铺成的升旗台,旗台中央是一根十几米高的不锈钢旗杆,杆顶上鲜艳…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很多年.政府部门一直试图用一种体制外的办法,来解决体制内公务员的供需矛盾。聘用制也是一种尝试. 不同的是:过去在编外,现在在编内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时代.“银发浪潮”席卷而来,养老成了全球性话题。然而.如何对待老人.在家庭代际关系上.中西方却有很大不同。一位美国教授.曾在多种场合.提问过同一个问题.东方人的回答和西方人的回答大相径庭。问题是这样的:“一位先生带着太太、孩子和老母亲划船,出了事故.船翻了.先生应该先救谁?”接受提问的有西方人,也有华裔。  相似文献   

14.
说起抓新闻,不同的人.方法不一样。有的人热衷于跑会.希望从会上抓新闻:有的人爱跑政府机关.善于从机关的信息中找新闻。我是一名以跑农村为主的记者.在20多年跑农村的过程中.我对农家院产生了感情.热衷于从农家院里找新闻。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农家院里新闻多。  相似文献   

15.
吴爱军 《大观周刊》2012,(5):188-188
二十一世纪,中国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与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档案天地》2017,(8):4-5
7月11日至12日,河北省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昌明带队到张家口市沽源县调研我局精准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副巡视员李会生和省局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调研。田局长一行分别到丰源店乡扇子沟村和小厂镇窑沟台村扶贫工作队驻地看望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人员进行座谈,并代表我局赠送扇子沟村村民浴室项目帮扶款和窑沟台村安全饮水工程帮扶款。随后,田局长看望慰问部分贫困户并送上慰问品,并鼓励他们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帮扶下一定会战胜贫困,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7.
黄光惠 《大观周刊》2012,(48):378-378
初中语文学习中。概括能力很是重要,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阅读能力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阅读过程较压缩.阅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阅读较迂回。阅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把已收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好扇子,檀香木的扇骨,扇面是邓散木的墨竹,谭泽闿的行楷,画好字佳,弥足珍贵。一九四五年六月这两位书画家题赠我这把扇子的时候,我才十七岁,正是抗战胜利前夕。那时我刚从故乡扬州来上海不久,上海还在日寇统治之下,社会上一片乌烟瘴气。我在业余时间除了进补习班学习以外,大都流连于各种书画展览会之间。当时的宁波同乡会、沧州书场、大新公司等处经常举办展览会,展出历代大家以及吴湖帆、冯超然、谭泽闿、邓散木、马公愚等当代名家的作品。我从小在家乡看过不少“扬州八怪”的书画,到上海后,接触…  相似文献   

19.
谌代玉 《大观周刊》2012,(51):401-401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教学.不断提出了照顾学生个性.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学理念.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就是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针对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根据生物学科的知识特点.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补救教学和课外辅导.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可接受”水平上都学有所得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效果上,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杜天友 《大观周刊》2013,(7):203-203
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能力、原有知识基础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学习成绩落后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孩子们的成长既不是直线的.也不是匀速的.更不是?同步的。不是直线的,就需要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