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鑫 《大观周刊》2012,(41):323-323
本文通过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分析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中应用的主要思路,包括:以丰富的延伸知识导入课堂;以图文并茂的情境导入课堂;以真实的实践感悟导入课堂;尊重差异,分层教学等方式。文章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尊,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杜杉 《大观周刊》2012,(4):186-186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j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7分析f.-I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j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堂多多呈现“动”与“活”的情景,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这里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樊明庆 《大观周刊》2013,(1):209-209
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侧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活”起来呢?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更新设计,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努力创造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一、关注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4.
张海英 《大观周刊》2012,(49):243-243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最终成效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所以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年来,教师习惯了“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单向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记,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许多中学都在实行“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教学特色,得到各方人士大力认可。笔者认为在认识“271”优势的同时应充分关注其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改善方法,以求该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长青。  相似文献   

6.
黄启勇 《大观周刊》2013,(12):204-204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千方百计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中,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在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难发挥,学生苦学、被迫学,甚至厌学,最终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灵魂所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改革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他们获得真正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于建增 《大观周刊》2011,(35):170-171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针对这一要求,笔者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信息窗、小组合作、拓展练习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学法指导,有利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思和创新意思。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数学学法指导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霍亚娣 《大观周刊》2012,(15):288-288,277
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营造合作氛围、关注实验操作、鼓励思维创新等方式.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化学教学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学习发展为主体.以拓展延伸化学素养”的特点.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定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合作探究来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进行了“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的实验。该模式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促使学生自主、积极学习,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姜霞 《大观周刊》2011,(44):227-227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初中历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兑现“三句话”。  相似文献   

11.
席喜兵 《大观周刊》2011,(14):82-82
数学教学应该是师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无疑成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为了使学生思有所莸,悟有所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保征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轨道”可循,并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自我发现数学规律和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正涛 《大观周刊》2013,(6):248-248
历史课是中学众多学科中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课程。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历史课情感教学,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期望对改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代新明 《大观周刊》2013,(9):157-157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4.
“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被称为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信息素养教育以网络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为主,非常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为了对比“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两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师生学习体验等,作者在同一学期开设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两个班级中分别采用了两种教学模式,以开展比较研究.对学生的调查表明,90%的“翻转课堂”班的学生以后还会选择该类型课程,71%的传统课堂班的学生会选择该类课程.研究还发现,“翻转课堂”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客观题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多选题的成绩.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选课学生成绩的因素可能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科背景以及网络平台等.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为以后开展相关教学与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赖金龙 《大观周刊》2012,(31):203-203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文章探讨如何优化技校《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冷飞 《大观周刊》2011,(20):246-246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从老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讨”“生生协助交流”模式转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宗义 《大观周刊》2012,(14):223-223
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主导思想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却忽略了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忽略从学生这一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这种教学方法因为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不是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是把知识  相似文献   

18.
曹银苹 《大观周刊》2012,(15):132-132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尝试建立的“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9.
李娟 《大观周刊》2012,(45):322-322
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学习的深入,让学生成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教师的共识。把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教学相整合,打破原有框架,进行全新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所谓“开放式”教学模式,是相对于“封闭式”教学模式而言的,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和教育为起点和终点,有指导地探索研究式自主学习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新闻课堂仅仅作为新闻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将逐渐淡化,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和新闻实践将不断加强。在新闻教学中构建和实施全新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