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郑晓燕 《新闻界》2006,(5):132-132
评论,特别是系列评论,在媒体中往往是弱项,尤其是书面语言写作和表达,值得探讨和优化。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发表后,《人民日报》积极迅速反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在第一版重要位置连续发表六篇评论员文章,从不同侧面较为全面地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作了阐述。笔者认为它们展示了系列化新闻言论写作的感性、理性和审美性的综合魅力,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条撰写和传播组合性评论的可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2.
友瑜 《新闻三昧》2008,(8):38-39
《扬子晚报》6月22日刊发一则警察因打不还手被打重伤的报道,引来多家媒体刊文评论,粗略统计了一下,计有重庆时报、河南商报、燕赵晚报、广州日报和北京晨报。笔者22日也曾就此撰文评论,却未见任何媒体刊用。于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把上述媒体的相关评论一一拜读。然而很遗憾,笔者感觉,其中数篇评论已经不是评论,而变成了新闻“竞猜”!  相似文献   

3.
2月4日新华社播发的《李洪志做贼心虚了》,是一篇体现了通讯社评论特色的新闻作品。肯定这篇评论,并不是因为这篇评论写得多么精彩,而是因为这篇评论针对性强,有点像匕首和投枪,一针见血,击中了李洪志及其追随者的要害。 在新闻报道领域,评论历来受到各种媒体的高度重视,被视为编辑部的灵魂与旗帜,通讯社也不例外。近年来,新华社接连不断地播发评论员文章。仅去年一年,就播发了各种评论性稿件150多篇,其中评论员文章21篇,特约评论员文章35篇。在“迎接新世纪、新千年”报道中,还播发了题为《开创民  相似文献   

4.
《新京报》2月8日B26版《任东来专栏》,登载了一篇题为《单极好,还是多极好》的国际评论。这篇1500来字的章,写得观点鲜明,紧扣主题,分析得条理清晰、材料扎实,是一篇上乘的国际评论佳作。那么,它的写作特色表现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认真抓一抓     
最近,新闻界发生了两起具有“轰动效应”但又是很不光彩的事情。一起出自四川:四川法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杖打屁股强签合同》的报道,内容是讲计划生育中的荒诞怪事;一起出自湖北:《报刊文摘》转载了武汉大学《法学评论》的一篇文章,内容是讲湖北某县出售人肉包子云云。尽管这两篇东西产地不同,出笼时间也不  相似文献   

6.
我很欣赏《农民日报》2001年3月10日的评论《平均数代表不了大多数》。它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决不是偶然的。随着社会的前进,人们已习惯于用精确的数字来说明各种问题,这是一个进步。但是,怎样看待数字,还有文章可做。这一点,许多人并没有想到,往往以为数字一引,就万事大吉。《农民日报》这篇评论,题目鲜明实在,好似一副清醒剂,使受众读者颇有启迪。这篇评论,题目来自当时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在一次会议上讲的一段话。作者结合形势和实际情况,敏锐地抓住会议上的有效信息,调动平时的积累,迅速推出这篇评论,有力地宣传了领导同志的讲…  相似文献   

7.
刊登在《吉林日报》2002年12月21日上的评论《金怀银杯,不如百姓口碑》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评论二等奖。这是一篇可读性强的好评论。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我们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现在各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言论(评论)作为媒体的旗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与灵魂,如何恰到好处地发言表态,论说品评,以期正确地反映、影响、引导舆论,这是媒体所孜孜以求的,如何更好地发挥评论的作用?本选取1993年至今的台独斗争为论题,以《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三家主流媒体共计160多篇的反台独评论为分析本,来解读新闻评论的论辩逻辑与论辩艺术,以期对新世纪的评信纸写作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上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今天,作为电视媒体,宣传报道荣辱观固然非常重要,但是,针对目前荧屏上出现的种种怪异现象,就媒体自身的荣辱观建设来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新闻采访的书籍较多,而讨论评论采访的文章却很少。写评论需要采访吗?怎样进行评论采访?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从事评论工作的实践,讲了“三得”,很有新意。感谢作者向本刊提供这篇有真切感受和独到见解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1.
情发于意     
荣登1998年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榜首的作品,是《河北日报》一篇评论《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这篇评论写得不同一般,开头两段是你想不到的两  相似文献   

12.
日照日报社始终把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素质作为报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丁作的重点,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讲话发表以来,我们把大力弘扬荣辱观作为精神文明建没的首要任务,利用市级主流媒体《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日照新闻网,采用消息、通讯、评论等多种新闻体裁,坚持图文并茂,营造强有力的宣传氛困,  相似文献   

13.
写思想评论,关键是角度选择得新,观点鲜明,能言人之未言。人民日报在《人民论坛》专栏登载了谢宏同志写的《有感于“十年磨一秒”》(见人民日报9月7日第四版)就是相当好的一篇。这篇千字文,写作的最大特点是,能把深邃的哲理,讲得深入浅出,具有理论色彩,通俗易懂,给人颇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4月15日北京青年报每日评论版,重点关注栏下有一篇《媒治应成为法治的一部分》长文。媒治的提法很新颖。媒治说的是什么东西?这篇评论指出:媒体监督推动公共事件迅速解决,是一种媒治,从人治到媒治是进步,成熟完备的法治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媒治。  相似文献   

15.
广播评论的特点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广播媒体其共性同报纸、电视一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贯彻”二为”方针。但是,广播媒体及其广播评论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具有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媒体自身的持殊性。广播传播迅速,覆盖面广;以音响见长,思维转换环节少.便于听众参与.这是广播得以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评论模式的基础和条件。二是广播评论自身的特殊性。与报刊评论一样.广播评论既不属于政治理论性文章的范畴.也不同于学术性讨论文章。从属性上讲.广播评论是与它所依附的载体的性质、地位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一种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6.
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成果顾勇华(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三教办"副主任)《湖北日报》23篇"楚论"系列评论是个了不起的成果,可喜可贺,可敬可佩.在此,我谈几点看法.第一,关于评价.我认为,这23篇"楚论"准确履行了党报职责.这职责,就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的决策部署;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同时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以及对一些新闻做出评论.从行文看,这组"楚论"文风独特,既有思想深度,话说得又很动听,很有个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28日,四川《成都晚报》发表了一篇报道《22岁女大学生要嫁48岁乞丐》。说是一位毕业于成都某名牌大学即将前往新加坡留学的22岁漂亮女孩,爱上了一位没有自理能力、目前只能靠乞讨度日的48岁落魄乞丐。之后,一些媒体争相报道。《成都晚报》报道的这则新闻,也成了各大网站的热门新闻,点击率和评论跟帖节节攀升,网友展开了激辩,有支持有反对,一时炒得热火朝天。最后,事实证明这是一则假新闻。对此事一直高度关注的读才感觉受了愚弄。一开始热炒“老乞丐娶女大学生”的各家媒体的公信力也受到了质疑。  相似文献   

18.
耐心地向用户传递辨识能力,既比单纯地提供真相、破除谣言有力得多,也比“这么荒唐的谣言也能信”式高冷的讽刺友善得多. 翻翻去年一整年我写的评论,关于媒介素养方面的评论,写了差不多20多篇,影响比较大的有《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防火防盗防朋友圈》《全民捉奸狂欢,正义凛然地造谣义愤填膺地信谣》《稀里糊涂地感动,不明不白地捐款,最后急吼吼地求真相》等.有朋友说:“你干嘛总那么较真,不累么?”我说:“再不较真,我们终将娱乐和愚昧至死.”看到腾讯推出了“较真”这样的专业事实查证平台,感到很欣慰,媒体的责任本就应该是“求真”和“较真”.  相似文献   

19.
10月29日至11月2日,《湖北日报》在头版连续发表《居安思危话作风》系列评论员文章(《戒奢》、《戒“集体按摩”》、《戒懒》、《戒“三拍”》、《戒虚假》)后,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不少读者来信说:这组评论说真话,很痛快。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丁关根及中宣部副部长吉炳轩等领导同志也对这组评论给予很好的评价。丁关根说:“《湖北日报》这几天谈作风建设的一组评论我都看了,很好,很有针对性,很有说服力,宣传效果很好。”吉炳轩说:“《湖北日报》注重发挥举旗性言论的作用。”“这几天谈作风建…  相似文献   

20.
岳芃 《新闻知识》2005,(3):49-49
毋庸置疑,作为陕西主流媒体的陕西电视台业已成为本地区发展的载体与表征,传媒的特质注定了它必定扮演着社会守望的角色,而它自身的健全发展,也需要众人的守望。正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周月亮教授所说的那样:“电视是强势传媒,但如果缺乏强势的研究批评、评论,就等于没有人来维护电视这架快车,这是很危险的。”(《中华新闻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