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盘点     
《成长》2005,(4):4-5
在美国高中,一些成绩好的高中生在高中就可以选修AP课程:AP为Advanced Placement的简称,即“大学先修课程”。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大学里就不用再选这门课了。多数大学委员会都承认这些学分。美国各州近年参加AP课程学习和考试的高中生都明显增加,原因是美国学费按学分算钱,大学一门课大约3个学分,费用在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即先修课程,或称跳级生课程,是专门为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开设的大学课程。 高中生通过AP课程的学习,能提前拿到大学学分,为自己上名牌大学增添筹码。直到不久前,美国AP课程中的外语科目 只有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而今后,汉语(普通话)和意大利语也将加入其中。汉语是全球15亿人的母语,全美国学习 汉语的高中生约5万人。  相似文献   

3.
一、AP是什么 AP是Advanced Placement的缩写,即大学先修课程。美国高中AP课程项目(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始于1955年,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联合优秀的高中教师共同为高中学生开发的大学程度的课程。有志升入大学的高中学生在中学期间就可以选修大学一、二年级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及语言和社会科学的部分课程,高中学生修学AP课程获得的学分可在其升学至大学后抵作大学学分,达到免修课程、缩短学时、跳级、节省学费和获得奖学金等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先修课程是指为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开设的大学水平的基础课程。在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有利于促进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促进学生卓越发展,拓展大学选才的渠道。在当前条件下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存在一系列困境,如重视个性与追求全面的矛盾,各自招生与统一招生的矛盾,先修课程与已有课程的矛盾,提高质量与追求平等的矛盾以及资源不足与学习浪费的矛盾等。为化解这些矛盾,保证大学先修课程顺利开设,应树立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建构等级加特长的高校招生制度,将大学先修课程定位于选修课程,成立专业的先修课程研究机构,采取循序渐进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4,(44):33-33
正普通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行动路径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院副教授杨明全在《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9期上撰文认为,大学先修课程(在普通高中开设、由部分高中生选修的具有大学水平的学术性课程,英文为A 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简称AP课程)的教育价值包括选拔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高中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高中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与民主化等等。普通高中开设AP课程须明确  相似文献   

6.
大学先修课程是在普通高中开设的、由部分高中生选修的、具有大学水平的学术性课程。大学先修课程联接大学和中学从而打造完整的育人链条;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属于学术性课程,因而只适合部分学生选修。在我国,近年来大学先修课程已经引起很大关注,不少高中也尝试进行了实践,但总体而言缺少一套成熟的制度设计和行动规则。除了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规范之外,在实践上也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我参加了美国大学理事会组织的AP中文阅卷工作。AP是“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的简称,可译为“大学先修课程”,在美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AP很像中国的高考,它有很多科目:历史、物理、微积分、各种外语等。高中生可以凭考试成绩证明自己对各个科目的掌握程度,不仅申请大学时可以增加优势,而且入学后还可以免修该门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既省钱又省时。所以每年都有很多美国高中生参加各种科目的AP考试。  相似文献   

8.
大学先修课程是中、高等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而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体系的实践过程中,正确看待学生“应试”,将课程、教学、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作为整体循序渐进推进是不容回避的课题。关注教育公平,通过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提升中国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是中国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实践中必须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美国AP课程和IB课程让高中生提前学习大学基础课程,并通过考试获得学分,进而在升入大学后可以免修相关课程。AP课程和IB课程是美国推进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但是二者又存在着许多差异,各具特色。对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课程和IB课程的探讨,可为我国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更好衔接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教师报》报道,6月初,美国权威杂志《新闻周刊》公布了美国“最佳高中100所”名单,这次评选的唯一指标是AP和IB考试在学校的普及程度。 AP(Advanced Placement)即“跳级生课程”(一译先修课程),原是美国高中专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大学本科课程。选修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教师报》报道,6月初,美国权威杂志《新闻周刊》公布了美国“最佳高中100所”名单,这次评选的唯一指标是AP和IB考试在学校的普及程度。AP(Advanced Placement)即“跳级生课程”(一译先修课程),原是美国高中专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大学本科课程。  相似文献   

12.
吕慈仙 《教育》2013,(17):62-63
美国先修课程(the 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简称AP课程,是指在高中阶段开设,供高中生选修,其难度相当于大学初级阶段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如果课程取得统考合格(即获得3分至5分),则可作为大学入学标准或参考标准,同时可获得大学相应课程的学分。  相似文献   

13.
《天津教育》2009,(6):13-13
学有余力的北京市优秀高中生可以通过“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课改模块中选择“翱翔计划选修课”,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还可以选修大学课程冲抵高中学分。今年5月,北京市2009年“翱翔计划”启动,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将“天才教育”纳入教学体系。2008年3月,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推出首个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翱翔计划”。该计划采用“学校推荐+初步筛选+专家面试+组织认定”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一、现行学制与初等教育课程 台湾将义务教育称为“国民教育”,从事义务教育的学校称“国民小学”、“国民中学”。目前台湾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接受义务教育前,学生先在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学习两年。义务教育包括6年国民小学的学习和3年国民中学的学习两个阶段。在小学.儿童6岁入学。12岁毕业。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选修课程建设成为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笔者所在学校,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前,高一、高二年级各有每周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校本必修课程。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选修课程门类的增多,已经没有固定的课时向全校或某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统一的心育课。作为一名专职心育教师,笔者将心育的主阵地从必修课转入选修课,先后主持开发开设了“高中生心身健康教育”“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以人为镜”“高中生生涯教育”等校本选修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以“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以人为镜”两门课程为例,谈谈对心育类校本选修课程个性化实践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武永忠 《教育》2013,(4):36-37
1月17日,北京大学宣布与部分中学合作试点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供高二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成绩将作为大学自主选拔的重要依据。据悉,“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规划、指导及组织工作由“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委员会负责实施,  相似文献   

17.
面对高考,高中教师和高中生都有着较大的升学压力,高中课程是繁重的,每一门学科都要学好抓紧,只有这样,高中生才能进入理想的大学。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要重视兴趣对高中生政治课程的学习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好高中政治课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激发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先修课程计划是美国推进优质教育实施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旨在通过设置相当于大学初级阶段的选修课程,提供机会让学生提前接触大学课程内容,从而实现中学课程与大学的课程的合理过渡。美国先修课程的门类繁多,内容丰富,十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卓越成效,对我国中学课程与大学课程的衔接探索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好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课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受到课程目标、教师水平和风格、学生背景、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来看,多样的课程和具有“可拼装性”的课程是课程发展的趋势,为了达到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多种逻辑的课程组合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这些因素来看,“精品课程”的国家评选并非是科学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是什么呢?有人译为“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简称IB、“国际文凭”,是一种授予16到19岁高中生、被各国许多大学认可的证书。提供这种文凭的中学分散于世界138个国家,2800余所学校,目前共有约78万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