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宜都市位于鄂西南长江清江交汇处,素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三峡门城”之称。全市辖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个管委会,123个行政村,2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9.4万。近年来,宜都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与全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步规划和蚨拖,实现了档案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同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陕西档案》2012,(6):22-23
句邑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1镇、187个行政村、29万人口,是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红旗”单位。近年来,在中、省、市档案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们始终坚持把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作为提升全县档案管理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任务,按照“统一领导、各级联动、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共有行政村49824个,数量居全国第二位。近几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文化兴农”、“宣传文化示范工程”、“创建先进文化村建设”等工作,已经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建起了图书室、阅览室。河北省新农村书屋(这里的“新农村书屋”即“农家书屋”,河北省统一称为新农村书屋。)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档案是全党、全国人民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而村级档案工作反映了行政村不同时期各项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面貌,是村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的大量档案材料.  相似文献   

5.
宜都市档案局着眼新时期档案工作特点,紧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思想搞服务,2006年工作的重点放在“三农”档案上,狠抓市直涉农部门、乡镇、行政村三级档案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落实有力。  相似文献   

6.
王兆刚 《档案与建设》2007,(12):52-53,4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档案工作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尤其是如何加强行政村的档案工作,值得我们档案部门去深思和探索。 近年来,我县对如何开展行政村档案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1999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树立全县行政村建档工作两步走的工作目标:第一步,1999年到2000年,大的乡镇3~4个行政村、小的乡镇1~2个行政村开展建档工作,并实现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7.
缙云县     
近期,为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管理,提高农村档案工作整体水平,县档案局从“三到位”入手深化新农村档案工作:一是任务部署早到位。县档案局结合去年的工作经验、方法开展新农村档案建设,将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任务相挂钩。二是调查摸底走到位。由局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各乡镇和各行政村开展摸底调查,了解每个创建对象的实际情况。三是业务指导跟到位。在做好任务部署和调查走访的同时,通过上门指导培训、全程业务跟踪服务等方式跟进各村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提升行政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近日,济南市档案局以推广市中区档案局“四步工作法”为主要内容,在该区十六里河办事处召开了加强行政村档案工作现场观摩会。  相似文献   

9.
近日,大冶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市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乡镇(场)、街办、开发区及市直有关单位高度认识创建国家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努力搞好各乡镇、市直有关单位、行政村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等单位档案工作.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是该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活动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全局,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档案部门责任重大、责无旁贷。近年来,镇江市各级档案部门牢固树立“主动服务,全面融入”的工作理念,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新的实践,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在全市初步形成了“市指导、县组织、镇主抓、村实施”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针对中国国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做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新农村建设档案32作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解决农村集体资产分配、土地承包、计划生育、经济纠纷仲裁等工作中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关乎农村稳定,关乎农业发展,关乎农民利益,关乎档案事业发展。近日,海伦市档案局对全市的22个乡镇、243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关乎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农民切身利益的行政村档案及档案工作也迅速进入我国各级档案部门的工作视野,成为档案部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什么是行政村档案?行政村档案与其他档案相比,又有何特殊性呢?以下,笔者仅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浙江档案》2006,(12):58-59
杭州市 日前,在浙江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我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余杭区中泰乡南峰村、富阳市春江街道新建村等10家行政村档案室,被浙江省档案局首批命名为“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截止年底,全市共有402家行政村达到当地档案目标管理标准,其中萧山区有391个达到区级档案目标管理标准,余杭区有101个通过区级认定,富阳市有8个行政村达到杭州市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档案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全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浙江省各级档案部门根据中央、省委部署和国家档案局有关要求,大力实施“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已有4693个行政村安装使用了浙江省档案局免费提供的行政村档案管理软件,近两年各县(市、区)档案部门面向农村举办档案信息化培训60余次,培训农村档案信息化5300多人次。各地档案部门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多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安徽是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是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迫切需要。安徽省合肥市为稳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了“十镇百村”示范工程,本刊与合肥市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手开辟《新农村建设标兵》专栏,并推出首篇《大圩:在都市田园里放飞梦想》。以此展示安徽各地建设新农村的特色和成果。希望热心“三农”工作的读踊跃赐稿,介绍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镇、一个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和鲜活经验。[编按]  相似文献   

16.
刘前红 《新闻爱好者》2008,(12):196-197
“农家书屋”是在行政村或自然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民自助读书场所,按照“政府规划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运行机制”的思路建设与运作。国家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建设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提了出来,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以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促进农村各项工作。新农村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群策群力,广开思路拓展渠道,积极探索适合实际的建设路子。对于档案部门来说,参与新农村、融入新农村、服务新农村,其方式和途径就是深化“三农”档案丁作,及时调整丁作思路,创新服务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三农”档案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档案工作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从以往看,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已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应该说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乡(镇)村两级普遍开展了档案工作。以鹤岗为例,全市两县(绥滨、萝北)一区(东山)共计有21个乡(镇),214个行政村。其中村级建档率已经达到了100%,村级标准化档案室已达到8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3…  相似文献   

19.
作为负责农村新闻报道的记者,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难得的火热年代,我们必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承担起我们的历史责任,怎样服务新农村建设,怎样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总结多年来农村报道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必须要务实,这是搞好新农村建设报道的一个重要保证。所以这样说,首先这是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发展战略本身所要求的。它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生活水平、精神文明、政治民主,是一个全面推进“三农”工作的实实在在发展战略。其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步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部署,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在年初全省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工作要紧紧围绕省委“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下功夫、做章、见成效。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围绕农村六大建设,继续深化“三农”档案工作,加大村级建档力度,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加快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体制,努力在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上有所突破,为全省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