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效果,还可以养成自学的习惯。那么,怎样预习课文呢?我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阅读“提示”,大体了解初中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前边都有“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些提示或介绍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或点明文章的...  相似文献   

2.
六、文学常识与名著【考查要点】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知识梳理】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必考内容。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品…  相似文献   

3.
文学常识就是关于文学方面的一些基本的应掌握的内容。按中考考纲的规定范围来讲,应掌握的文学常识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的一般常识,基本篇目的作家作品及与基本篇目相关的文化常识。下面就把洪氏教材第三、四册的一些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4.
张平 《基础教育研究》2013,(24):18-18,20
我们知道,不了解南宋风云,就无法理解辛弃疾词的丰富情感;不熟悉黄州突围,就难以欣赏苏东坡诗文的魅力。文学常识在文学阅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文学常识首先是作家作品的常识,而当作家的经历和情感体现出了时代发展的印痕,那么作品就成为了社会的缩影,这时的文学常识又成了社会生活的常识和历史发展的常识。语文教师深知在阅读教学中“知人论世”的重要意义,因而总不会忽视介绍文学常识这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是各地中考试卷中常见的考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根据这一具体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课本中所出现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特别是在中外文坛上有地位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要准确记住这些作家的国籍、时代、代表作品以及与作品有关的内容;了解课文所涉及的一般的文学常识、文化知识以及文体知识。在复习时可对作家作品按中国古代、中国现代、外国分类进行记忆,注意记忆的准确性,不能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6.
一、文学常识高考大纲对文学常识考点的要求是:(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的年代及其代表作品。从范围看,它主要是考查在文坛上有影响、有名气的作家和历代文学史上富有代表性、具有深远意义的典范作品。从考试目的看,主要是让考生熟悉初高中教材所接触到的作家及作品,系统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轨迹,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进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考题已经延伸到教材之外的一些中国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家作品,这就要求考生广泛吸收,拓宽知识,从而提高文学素养。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的要点是:理清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知晓外国文学的潮流和重要作家的风格流派,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扩大知识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体裁包括古典文学体裁和现代文学体裁。古典文学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诗歌、散文、戏曲、小说。诗歌包括诗、词、散曲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散文,按内容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小说,...  相似文献   

7.
张 :小鹰 ,你好 !我们是老朋友了 ,我对你的了解可以追溯到和你父亲芦芒在一间办公室。那时你爸爸经常和我聊起你们姐妹几个。有一次 ,他自豪地告诉我 :“我有五朵金花呀 !”现在你在文学创造方面的成就和名声完全可以与你父亲相比。很多读者想知道你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 ,包括你的青少年时代 ;也很想知道 ,你对当前学校减负、课外阅读方面有什么看法。今天我受老同学的委托 ,代表《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对你进行一次专访。请你谈谈好吗 ?王 :好。人家有的作家从小就想当作家 ,我从来没想过。我从小非常想当越剧演员 ,并考取了越剧团 ,但…  相似文献   

8.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本课型有自学课、议论课、习题课三种。本文着重介绍怎样上自学课。“自学”就是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自己动脑、动手理要点、做习题,掌握教材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学课课时的多少由划分的知识单元来确定,或一节或几节。自学课课时安排在教学进度之中。上好自学课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两个方面的作用。下面谈谈我是怎样上自学课的。  相似文献   

9.
文学常识,虽是常识,但不少人因没有这样的常识,常犯常识性的错误。从近年高考的考查情况看,可以基本明确文学常识的考查范围:对重要作家的识记,应当以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涉及到的,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为主,以其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作家、作品为次,还应当注意识记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姓名及其形象的典型意义。对文学体裁的识记,应当以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去掉了“识记文学常识”前的星号,这意味着停考了两年的“文学常识”将可能重出江湖。下面,谈谈备考“识记文学常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明确要求,有的放矢“识记文学常识”这个考点有三个具体的要求。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对中国重要作家的复习要注意这样几点:①重要作家指教材中出现过的知名作家和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②识记他们生活的时代;③识记他们的代表作及其体裁;④识记作家、作品和常见文学流派。2.识记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对外国文学常识的识记,也要落实在重要作家的国别…  相似文献   

11.
[考纲解读] 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2006年的<考试大纲>与2005年相比,有些方面作了微调,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将2005年的"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改为2006的"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二是将2005年的"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改为2006的"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文学常识的知识点、能力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要作家,即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所处的时代或国别,他们的风格流派和主要文学成就;二是重要作品,即了解中外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包括对人物形象的评价);三是文学文体常识,即了解文学体裁的一般知识,识记重要作品的体裁.  相似文献   

12.
[考试标准] 《课程标准》对文学常识掌握的要求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近年来主要针对以下要点出题: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其出处;3.作品中的人物与性格;4.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背景及作家作品相关评价等.  相似文献   

13.
近一两年,各种教学参考书对初小物理教学要求的层次,提法不一,莫衷一是.有的从知识方面划分为最低的、中等的和较高的三个层次.有的着眼于为“四化“建设服务,划分为重点知识、重要知识和一般(常识)性知识三个层次.而上述层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要求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课文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是碎片化且杂乱无章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较为全面又有效的复习是个难题。文章对"作家与作品"的复习、"文体知识"的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进行了分析,以期总结出复习文学文化常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前度刘郎今又来”,2005年,“文学常识”又将重返高考舞台。本能力点的要求有三: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文学常识的识记,最重要的是抓住重点强化记忆。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块,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该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记忆。建议广大考生着眼教材,以“本”为本,把文学常识的复习备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正【考点解读】文学常识考查主要检测考生对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及内容、人物与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考生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学习。【实例引路】一、填充题1.文学文化常识填充例1."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  相似文献   

17.
教师讲课怎样才算精当呢?一讲补充材料.教材中有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就可以解决了,无须讲解.教材中没有而需要学生知道的材料,教师则应集中力量讲好.有一位老师讲《小麻雀》时,结合回忆过去的老舍作品,引出老舍的基本情况后,作了这样的补充.1924年老舍去英国的大学教书,长达五年之久,正式写小说就是从那时开始的.1930年回国,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这时,是他创作的旺盛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指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正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的文学类作品,一般是作家用以表情达意的典范作品。而对于这些作品我们教学的立足点应是指导学生细心阅读、用心品味、潜心揣摩语言形象。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指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正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我们知道,文学类的语文教材,一般是作家用以表情达意的典范语言作品,诸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教学这些作品的立足点应是指导学生细心阅读、用心品味、潜心揣摩语言形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语文教学的基础就是要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著。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指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意,得到真正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我们知道,文学类的语文教材,一般是作家用以表情达意的典范语言作品,诸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教学这些作品的立足点应是指导学生细心阅读、用心品味、潜心揣摩语言形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语文教学的基础就是要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