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动词精讲     
一、动词的种类 1.行为动词又名实义动词,能独立作谓语。根据后面是否带宾语,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1)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后面要跟宾语才使能句子语意完整。如love,need,want等。它主要用于三种句型中:  相似文献   

2.
张庆 《初中生》2010,(3):76-81
[知识储备]行为动词按照其后是否能跟宾语,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就是后面必须跟宾语,其意义才完整的动词,如:love,want,teach等;不及物动词本身意义完整,其后不必跟宾语,如跟宾语必须在动词后加上适当的介词,如:get,come,listen,arrive等.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的动词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动词可分为实义动词和助动词;根据动词的形式,可分为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实义动词又可以根据其后是否带宾语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根据语义特征分为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  相似文献   

4.
许多不及物实义动词与形容词搭配,构成复合谓语句型。一部分不及物实义动词与形容词搭配构成主动形式被动意义句型。部分及物实义动词与形容词搭配构成固定词组,相当及物动词,其后可接宾语,也可用于被动语态。  相似文献   

5.
英语的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掌握英语的被动语态及其应用,首先要了解动词及短语动词的特点。英语中的动词或短语动词都可以分为及物与不及物两大类。凡是及物动词都要带宾语,凡是不及物动词都不需要带宾语。当及物动词后面没有宾语或宾语不完整时,该动词与主语之间的关系就要用被动语态的形式来表现。一般来说,只有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因此,要掌握好英语的被动语态与应用,必须弄清两个要点:1.弄清句中用作谓语的动词或短语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2.如果是及物动词,若后面没有宾语或者宾语不完整,那么该句子的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掌握英语的被动语态及其应用,首先要了解动词及短语动词的特点。英语中的动词或短语动词都可以分为及物与不及物两大类。凡是及物动词都要带宾语,凡是不及物动词都不需要带宾语。当及物动词后面没有宾语或宾语不完整时,该动词与主语之间的关系就要用被动语态的形式来表现。一般来说,只有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因此,要掌握好英语的被动语态与应用,必须弄清两个要点。  相似文献   

7.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是英语语法对动词的最简单分类。英语中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而且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充当不及物动词的主语的一类动词被称为作格动词。英语作格动词数量大,应用的句子结构丰富。这些用法有一些句法上的限制,如有一些作格动词后面必须跟上介词短语或者形容词,有些作格动词可以出现在中动结构中,有些作格动词的时态是不能随意套用的。出现在英语作格动词之前的主语可以是施事、致事、受事、感事、工具、材料、场所,等。另外,何时使用作格动词的被动语态形式也是要具体分析的。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学习中,理解并掌握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概念,及其在一般和特殊情况下的相互变化,对于正确并灵活地运用英语会有很大帮助。现就这一问题做些说明和探索。 一、词义及变化 英语中,需要直接跟有宾语的动词称为及物动词。例如: The child ate the apple quickly.这孩子很快地吃完了苹果。 而不需要直接跟有宾语的动词称为不及物动词。例如: The sun always rises in the east.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但是,英语中许多动词既可以做及物动词,也可以做不及物动词。这些动词在做及物和不及物动词时,根据其词意变化可分为三类。 1…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常见到这样一句话:“Shewillmakehimagoodwife”。怎么“那女人使那个男人成了一个好妻子”?是人称搞错了吗?不是的,句子并没有错,而本句的正确译法应为“她会为他成为好妻子”或“她会成为他的好妻子”。这里我们将要就make作为及物动动词时的两种不同的用法谈一谈了。我们知道,英语动词有及物和不及物之分,而及物动词又可分为完全及物动词和不完全及物动词,完全及物动词就是动词后面跟一个宾语或跟一个直接宾语和一个间接宾语,意思就可表达完整了,如:Workersmakepaper.工人们造纸。Hemadeapoem.他写了一首诗。又如:Mothermademean…  相似文献   

10.
黄利萍 《高中生》2015,(9):42-43
一、误加宾语或误用被动语态英语中不及物动词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常常会被认为后面要加宾语,故考生经常会选择使用被动语态。连系动词是不及物动词。英语中的连系动词有很多。笔者选择连系动词作为重点,来剖析不及物动词的易错成因,为了直观,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1.
英语写作在考核中丢分、失分的现象比较严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写作的教学,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和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表达能力。二、强化训练六种基本句型的时态、人称与数的变化。为书面表达打好扎实的基础1.基本句型。①主语+谓语(不及物动词)(+状语)。②主语+谓语(及物动词)+宾语(+状语)。③主语+谓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状语)。④主语+谓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状语)。  相似文献   

12.
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前人讨论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入手,提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过程.及物动词在常规化的过程中凝固了典型的宾语语义变为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随着人们概念结构的拓展而逐渐演变成及物动词;词典的修订,语言的习得过程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概念化过程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最后文章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转化的内在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心智结构和社会结构是这些转化过程的主导动因.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及物动词的不定式后面没有宾语或者是不及物动词的不定式加上介词之后也没有宾语,然而不定式前1  相似文献   

14.
英语动词中凡是实义动词,不论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动作动词还是状态动词,都可加—ing词尾,使其成为动名词或名词化动名词。此外,还有一种与动词同一词根的同根名词。三者都有动词含义,均可充当名词使用。本文举例说明如何识别以及如何就其不同的特点适当地使用它们。(一)动名词和名词化动名词虽均可作抽象名词使用,但其语法特征是不相同的。名词化动名词前加冠词the或其他限定词,用形容词修饰;即使是及物动词也不直接跟宾语,须加介词of,再跟逻辑宾语。动名词前不加冠词the,可直接跟宾语,用状语修饰。例如:H e is engaged in the care…  相似文献   

15.
王会慈 《广东教育》2005,(11):21-21
当先行词是时间或地点的名词时,要弄清定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若是不及物的,用关系副词;若是及物动词,看是否已经有了宾语,若无宾语,用关系代词。如:  相似文献   

16.
使役动词及其句型结构是英语的基本特色之一。英语中,部分名词或形容词可转化或派生为使役动词。部分不及物或及物动词可用作使役动词。使役动词句型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使役动词后接施事宾语,另一种是使役动词后接宾语加宾语补语。  相似文献   

17.
鲍伟锋 《初中生》2012,(6):42-46
正由动词和其他某些词性的词构成的短语叫做动词短语。动词短语的作用相当于动词,既可以用作及物动词,加宾语,也可以用作不及物动词,不加宾语。常见的动词短语可分成五类。本文试结合典型试题对常见考点作分类例析,以期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该考点。类型一:"动词+副词"型  相似文献   

18.
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看汉语的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凡及物动词都能带宾语,但带宾语的动词不一定都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也能带宾语,而且呈蔓延之势,语言表达朝着经济简练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一、动词的基本形式动词是一个句子的核心部分,按照其在句子中的功用常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通常及物动词可以直接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则不能直接带宾语。英语中动词有五种基本形式:动词原形,第三人称单数现在  相似文献   

20.
骆姣 《海外英语》2014,(14):260-261
传统语法简单地从实义动词后面是否带宾语将其分为了及物和不及物两大类,这样学习者中出现诸多如an accident was happened yesterday;I frighten snake;I please the story等错误。该文从生成语法的题元理论视角,尝试对实义动词进行全新的分类,根据动词是否有且只能有一个论元,将其分为及物和不及物两大类,然后根据论元的题元角色和语义选择将及物动词细分为两小类,即1)必须带至少两个论元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hit;又根据语义选择,及物动词再次分为4个子类,即a,常见一般类动词,b,心理类动词,如interest;c,使役类动词,如sail;d,言语,思想类动词,如think.2)只能带一个论元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又根据题元角色细分为两小类,即1)非宾格动词,只有受事题元角色;该类又细分为中动词和发生类动词如sell,wash,happen;2)非作格动词,只有施事题元角色如laugh,walk。以此希望可以帮助学习者和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动词使用问题,尤其是在动词语义选择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