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录学对象决定目录学内容,“目录学对象问题是研究目录学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所以,在目录学对象尚无定论之前,目录学界不会停止对它的研究。本文想就目录学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活动问题作出综述。一、简略的回顾及诸说浅析历史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目录学界对目录学对象问题时有研究。尤其是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约1959——1964年),有关的学术论文出现不少,北大、武大图书馆学系还特就此问题召开过讨论会。“文革”期间,学术研究的停滞使得目录学对象的研究趋于零。而自1980年至今,研究目录学对象的气氛又渐浓起来。曾先后出现目录学成象的“图书说”、“目录说”、“图书与目录  相似文献   

2.
五月。莺飞草长的江南。石头城内南京师范大学那古朴典雅而又充溢勃勃生机的校园中,集聚了我国著名的目录学专家和书目工作者。五月四日至六日,全国目录学讨论会在这里召开,这是继一九八三年我国首次目录学讨论会后的目录学界专家、学者的又一次盛会。我国老一辈目录学专家彭斐章、朱天俊、谢灼华等欣然赴会,他们是新中国目录学的奠基者,在这次会议上,作为目录学工作者的师友,他们与大家恳谈了目录学在八十年代的发展和九十年代的前景,给与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中国目录学发展的历时性描述与共时性评析相结合,从外引与内生、分离与衔接、机遇与挑战、单一与多元、独立与依附、重建与迷失、传统与现代七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目录学的发展进行回溯和评析,勾勒出七十年间中国目录学发展的路径及框架。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认真反思,重构中国目录学理论和体系。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录学是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在历史上堪称辉煌,名家卓然、影响深远.作为学津指南的目录学,曾为万千学子学海指航,书山辟路,使之成为学术之林中的显学.新中国的目录学研究同样成就骄人,繁花灼眼,果实摇红.建国后目录学研究既继承了古典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又汲取了苏联和西方目录学精华,结合自己的实际创新发展,融会贯通,奠定了现代目录学的巍巍基石.  相似文献   

5.
傅清波 《图书馆》1992,(1):11-15,21
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合编的《目录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出版已有十年的历史了。《概论》是解放后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高等学校目录学教科书。它的出版,是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目录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相对规范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初读《目录学》(修订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1986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专业用书《目录学》一书出版,一般简称(中央电大)《目录学》或(电大)《目录学》(以下称《目录学》)。它曾取代了3次重印、多次获奖的原我国大学目录学教科书《目录学概论》,并曾做过局部的修改和重印。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需要的目录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综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目录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分析探究了当代指引读书治学的目录学著作缺乏的原因。认为在文献与日俱增,计算机的运用已较为普遍的今天,我国古代目录学的精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用“叙录”的方法揭示图书文献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更应该发扬光大。提出了改变目录学研究领域“只开花,不结果”状况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研究著述的基础上,从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目录学史研究、目录学应用分支研究、目录学教育研究、国外目录学研究等方面阐述新千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研究的现状.指出2000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网络目录学和数字目录学的提出有力地推动我国目录学科学研究和目录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代目录学面临着衔接与融合问题,它包括传统目录学与现代目录学衔接与融合的问题,目录学理论与实践衔接与融合的问题,中西方目录学衔接与融合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认清当代目录学研究对象的历史继承性、研究内容的拓展性与外延性、中西书目知识本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结构是指组成有机整体的各部分、要素、成分相互结合的方式,或日构成方式,它是由要素、成分的特殊本质共同决定的,并按自身的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内在联系。目录学的体系结构,就是目录学全部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要素、成分相互结合的方式。目录学的体系结构,是人们对目录学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化的产物,也是目录学的知识内容积累到一定阶段与数量之后,人们对这些知识元素相互结合的形式加以研究,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层次化、体系化、模型化的结果。因此,这种结构既是目录学本身内在联系的反映,也是人们认识深化后的产物。它对于人们认识目录学的内容范围、明确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掌握目录学知识、深入研究目录学理论和广泛从事目录工作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典目录学是我国目录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时问断限大致从西汉开始,直至近代图书目录学的逐渐兴起。它的主要历程大体上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与我国目录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在整个目录学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它是古代目录学衰亡,西洋目录学传入并影响我国近代目录学建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目录学思想在内容方面,从传统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禁锢下解放出来;在方法方面,完成了由经验描述到理论抽象这一重大转折,使目录学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近代目录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社会文化的革命密切相关,经历了近代目录学研究的萌芽、变革和建立三个时期。从江人度对四部分类法的疑异,经“康、梁”的否定,到杜定友、姚名达批判的继承,其间经历了思想上的几次转折。从总结古典目录学开始到建立近代目录学思想体系终结,花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种目录  相似文献   

13.
档案目录学的概念最早是在1984年全国第二次档案学术讲座上孙钢的《档案目录学原理初探》一中提出的。此后在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中也谈到了档案目录学的建设和研究问题。1991年孙钢的《档案目录学》一书对这一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目录学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一门成熟的科学,但它被吸取和应用成为档案目录学却是相当年轻,研究很容易把目光局限于编目,注重对档案目录编制过程的研究。其实档案目录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在档案工作由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促进档案为社会服务,加速档案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近代目录学史的断代问题、进而其中的历史分期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本文提出:中国近代目录学史的断代应为1840年至1949年,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其中,1840年至1895年为近代目录学的孕育时期,1896年至1917年为近代目录学的萌芽时期,1918年至1937年为近代目录学的构建时期,1938年至1949年为近代目录学的衰退时期。  相似文献   

15.
近访谢灼华     
近访谢灼华本刊特约记者宋和平李荣建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博士生导师谢灼华教授(1935—),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图书馆学家。他投身图书馆学界四十年,深入钻研,辛勤耕耘,在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方志学诸学科领域均有所建树。谢先生是怎样走上治学道路的?他...  相似文献   

16.
关于《西学书目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学书目表》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由古典目录学向近代目录学过渡中一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代表作,也是我国资产阶级用新的知识体系类分图书的最早著作。它一扫“旧学”专治制艺帖括之积弊,从而畅开了新目录学产生、发展的机运,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解放以来,我国目录学界对《西学书目表》作出了较为中肯的评价和积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在于它有客观而坚实的科学基础,目录学也不例外。目录学的科学基础包括它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目录学的实践基础,是说它来源于目录活动实践,受目录实践的检验,并随着目录实践的产生、发展而萌芽、积累、形成和发展;还在于它是目录实践经验材料的概括总结和思维加工,在于它是目录实践本质规律的探索、揭示和表述。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是说它受指导于高层次的科学或称之为母体科学,为它提供认识论、逻辑思维和方法论,为它奠定认识基础、实践基础、应用基础、逻辑加工基础、概念基础、原理基础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古代戏曲目录对目录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戏曲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是产生较晚的分支,它在著录方式、分类方法、著录重点方面与综合性目录皆有极大的不同,对目录学多具补充和发展之处,更体现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能帮助我们认识错综复杂的事物,能为目录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所以有的学者把它作为目录学的基础理论,是可以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目录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们懂得,目录学所研究的书目运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书目运动的客观存在,使目录学研究者们有可能找到固定的研究对象,也是目录学成为一门真正科学的依据。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如此纷繁复杂的书目现象,是书目运动本质的反映。书目运动的本质和书目运动的规律性完全是等同概念。这种规律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受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与目录学起源辨周九常(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目录学是我国传统旧学中的一门,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般说它起源于汉代。公元前一世纪,在刘向刘欲父子整理皇室藏书的过程中诞生了目录学,所以目录学有“向欲之学”之称谓,正如刘纪泽所说,“目录之学,启自西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