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从形态学、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提出不少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并依此预测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发展。在这些研究中,观察运动员的生物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有些学者在进行骨化年龄研究时,发现了女游泳运动员骨的发育有推迟的现象。温小铁等把骨龄的发育与性机能联系起来,提出了“选材时用骨发育与性征发育相结合来评价运动员发育程度是可靠的”。在选拔儿童少年运动员时,人们之所以重视发育情况,是因为它对运动员的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各器官系统不同发育敏感期的探讨,归纳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从而为科学安排儿童少年的体育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研究工作中,判断儿童的发育水平是一个主要内容。儿童少年身体发育水平的判断,可分为个体及群体两个方面,经1985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和国家民委共同领导,由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采用群体发育水平的调研方法,对全国29省市、28个少数民族的7—22岁的大、中、小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的检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儿童少年随年龄增长,大脑发育渐趋完善,速度素质也随之提高。脑电图记录到的皮层神经元集群电活动可以反应中枢神经发育成熟情况。本论文旨在研究正常儿童少年随年龄增长脑电变化特征及其速度素质发展,希望找到儿童少年发育过程中的脑电图变化特征及其速度发展的中枢机理。方法 研究对象为四川省广元市620名6-16岁中小学生,采用Nation9128W数字化脑电图仪测试其安静闭目清醒状态下脑电图及其50m速度,分析各脑区导联随年龄增长的分布规律及发展变化以及速度发展中枢机理。结果 1、总体上,6-16岁儿童少年脑电各频段的绝对和相对功率均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随年龄增长,δ、θ、α1波的绝对和相对功率均减少,α2波的绝对和相对功率均增加,而β波的绝对功率减少,相对功率增加,并且6-11岁和13-15岁是α2波的快速增长期。2、额区和颞区6-16岁一直以δ波为主,中央区6-14岁以δ波为主, 15岁以后形成α波优势;顶区6-10岁以δ波为主,15岁以后形成α波优势;枕区6岁开始一直以α波为主。且6-12岁儿童少年速度素质与θ/β和α2%相关。结论 儿童少年各区脑电图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特征,其中6-11岁和13-15岁是青少年脑发育快速增长期,中央区和顶区在15岁基本发育成熟,而枕区在6岁时就发育成熟,儿童少年大脑发育成熟顺序为枕区—顶区—中央区—颞区—额区。儿童少年速度素质的增加在12岁之前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从全国学生体质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儿童少年的肺功能发育低于形态的发育指标,说明在过去体育教学活动中缺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肺功能锻炼的有效方法。为此,特邀郑世忠同志根据儿童少年兴趣、爱好、心理、生理特点创编了一套比较系统,富有趣味性,想象力,并且有助于开发儿童智力的‘呼吸游戏’。  相似文献   

6.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但在以往的高等师范院校的《田径》教材中,训练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从成年人训练的角度来阐述的,没有很好地结合儿童少年的训练特点,而儿童少年与成年人有不同的训练特点:1)训练任务不同高等师范《田径》教材中提出的训练任务以“提高”为主要特征,而儿童少年正处在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发育的生长时期,同时也是学知识和思想意识、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少年的心理状态也不够稳定,若过分强调提高,有可能给学生的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注意学生德、智、体  相似文献   

7.
以4 973名温州城市汉族青少儿为样本,以《中华05》和《CHN》标准评价各年龄组的骨龄,并与北方沿海城市大连儿童青少年相比较.结果:温州儿童青少年骨发育也表现出了加速的长期趋势.温州儿童出生后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低于大连儿童,5岁以下儿童期和青春期更为显著.但除了5岁以下的温州女孩骨发育比大连儿童延迟0.3-0.6岁外,其余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的骨发育速度基本一致.结论:修订标准《中华05》适用于温州儿童青少年;温州与大连儿童成年身高、体重的差异主要由5岁以下年龄段和青春期的生长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前,科学选材是各体育强国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战略措施之一,科学地预测有才能的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是我国泳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内外的研究告诉我们:儿童少年运动员优选的研究工作,涉及他们的生物发育、形态、机能等因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艰苦的工作,不可能在“一次性”或“发现性”的研究中完成,它必须经过初选、复选、精选,长期多次的筛选工作才能完成,必须全面地、总体地占有  相似文献   

9.
儿童少年钙营养状况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补钙对儿童少年钙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及运动对补钙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综述了儿童少年钙的需要量、摄入量以及有关钙补充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青春期前和青春期(尤其早期)可能是补钙和运动干预改善儿童少年钙营养状况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年棒球运动员神经类型选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1991年汉中全国少年棒球锦标赛参赛运动员神经类型的测试和调查,并结合我们对1989年上海全国儿童棒球锦标赛儿童运动员神经类型的测试结果,分析和探讨我国优秀少年棒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以及我国优秀少年运动员与优秀儿童运动员在神经类型、及其神经类型在防守位置分布上的异同点,从而为我国少年棒球运动员神经类型的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摘要:证据强烈支持体力活动对骨强度有积极的因果效应,并指出儿童进行体力活动对预防骨质疏松有长远益处。年轻时的健康骨骼可能对预防成年后由于骨量丢失而发生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家庭、学校(特别是体育课)和社区是进行骨骼健康促进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然而,有关健康促进和体育课对骨骼健康的话题很少,因此最佳的实践方法还不清楚。基于文献资料的了解,我们提出了应该被解决的健康促进和体育课研究的10大问题,从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12.
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抗阻练习能提高肌肉力量、增强骨骼密度、减少受伤几率和改善心理状况。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都还不够成熟,练习中容易出现风险。为规避风险,不仅需注重指导,还需注重准备活动、练习器材、练习强度与运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骨龄是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目前自动化骨龄判读算法研究中,针对骨化中心的准确分割提取是重要一环。然而之前的研究多采用单一算法、过度追求算法效率,导致稳定性、准确度不高。本研究基于《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中RUS-CHN方法,针对13处骨化中心的提取问题,改进了骨化中心提取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所用算法包括: Canny边缘识别、基于局部图像灰度特征的边缘筛选,边缘连接、骨中轴线多项式拟合、基于Gabor纹理分析的骨化中心精确定位算法。实验表明:对随机抽样的980张待分割样本,本研究应用综合算删除法,对RUS-CHN判读方法所关注的13个骨化中心区域进行分割,13个骨化中心均正确识别并分割的成功率达到了99.2%。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推动我国大众艺术体操更加科学、健康地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 探讨儿童少年不同年龄阶段艺术体操身体动作练习内容,构建出我国儿童少年艺术体操适切性身体动作内容体系。结论:我国儿童少年艺术体操适切性身体动作内容体系构建应遵循趣味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我国艺术体操初训年龄5岁较为适宜;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出我国儿童少年适切性身体动作指标:包含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儿童少年适切性身体动作内容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为:非难度动作(基本动作)中全身波浪和大舞姿动作适合在7岁以后开始练习,其它各类型身体动作均可作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练习内容。随着年龄增长,难度动作级别逐步递增,但在数量和内容方面呈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7~19岁畲族儿童青少年进行了身体形态的测试调研,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畲族男、女儿童青少年之间的身高、体重二项指标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系统比较分析.通过对畲族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二项指标的自然增长值和自然增长率的分析,来描述我国畲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的内在客观规律,为我国畲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体育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还有待完善,尤以体育知识方面的测评体系为代表。为此,儿童青少年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构建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尚不完善的问题。通过专家和体育教师的讨论,对标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了适合水平一至五的“体育知识测评体系”,并采用百分制评价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知识水平。所构建的“体育知识测评体系”主要从运动人体、体育运动营养、体育运动保健(健康促进)和体育运动安全(损伤/伤害)4个方面测评相关知识。本“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知识水平总体较好,但尚有进步空间。“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构建意在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学校体育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丰富、完善体育教学过程和提供方法学参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可穿戴设备在身体活动测量中的信效度进行分析,探讨身体活动类型、佩戴位置、测量指标、工具类型和测量环境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进一步从适用对象、设备类型、佩戴位置、身体活动指标、执行标准、研究环境和技术意用性等维度探讨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由可穿戴设备所反馈的各项身体活动数据得出:可穿戴设备对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身体活动干预较为有效;可穿戴设备对复杂的活动测量精度较差;可穿戴设备须选择步进计数、能耗和心率等基础类指标作为测评衡量参数;可穿戴设备在身体活动、养成健康行为层面对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促进作用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介绍第63届运动美国医学年会暨第7届运动是良医世界大会和能量平衡的基础科学世界大会的概况和主要热点为目的。以大会主报告和专题报告为思路,重点阐述了第63届ACSM年会主报告”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基础科学专题报告“能量平衡”。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报告指出了面对儿童青少年的静坐少动行为增加、身体活动不足的现状,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干预方式,包括建立“全方位身体活动模型”,制定相关运动处方和公共政策,从学校、家庭和社区参与等多方面促进身体活动。能量平衡的基础科学专题集中在讨论能量平衡的生物和生理学机制,强调可以调节能量摄取和能量消耗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与慢性疾病相关联。这些研究成果为更深入研究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速度素质为研究对象,以儿童青少年(8~21岁)为测试对象,以年龄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以探析基于生长发育的速度素质特征,以及界定儿童青少年速度素质的发展阶段为目的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以50m跑反应儿童青少年速度素质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指标有效性;儿少速度素质随年龄递增呈稳步提高趋势,但不同性别的增幅各具差异,呈一定的阶段性;另外,将儿少速度素质发展阶段划分为萌芽期、敏感期和稳定期能科学界定基于生长发育下速度素质自然发展规律的年龄区间,以期为儿少速度素质训练提供有效参考,以及促进不同阶段速度素质发展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0.
“顽童”是儿童文学文本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顽童是富有游戏精神的儿童,是儿童文学中有别于正统“好孩子”的“另类”人物形象,在顽童的“顽”与“玩”的背后体现了儿童的生命冲动。从梳理了的顽童形象的演变历史可看出,其间顽童形象的变化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儿童观内涵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