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哲学经历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在这一范式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确立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无法克服由于自身主客二分带来的弊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和时代发展的推动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超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向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新兴的哲学范式,近年来逐步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厘清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演进。通过探寻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点,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的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以期通过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哲学和指导思想转向的必然性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新时期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克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主体间性越来越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对主体间性方法的兴起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显得十分的必要,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进行了重构,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对象化活动转向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以注入式灌输构成其实践背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理论基础,完整灌输论也要求注重交流与沟通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纠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彪 《教育导刊》2011,(1):13-16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和突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7.
现代哲学是在扬弃了近代哲学唯我性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主体间性理论,现代哲学被称作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旨在克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充分发挥主体间性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而交往则是实现这一转向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无论从哲学的维度还是现实的维度都具有一定必然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不仅能够克服单一主体性的缺陷,而且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模式、回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世界以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休闲范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施教模式以主体性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以注入式灌输构成其实践背景。主体性施教的困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和完整灌输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转向提出了理论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哲学基础。按照主体间性哲学思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教育理念,树立和贯彻主体间性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途径和手段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与方法。传统灌输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缺失,导致强输硬灌;教师主体性缺失,导致价值虚无主义。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念主体间性转向,变"主体—客体"关系为"主体—主体"关系;变单向灌输为平等对话;变对象化过程为交往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应有之义,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诉求就是通向主体间性。随着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哲学转型,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超越单子式的主体性的必然性,而且在实践中也具备了通向主体间性的现实必要性。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展现的是真实的主体间性,它对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实践生成、普适化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折射出全球化大背景下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从关注人的主体性出发,强调主主关系,彰显主体间达成"互识"、"共识"的价值所在,实质上构想了人文关怀下教育的理想状态。选择主体间性教育范式实现新课标的价值目标,是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且为教育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鸿 《教学与研究》2006,4(12):53-59
现代西方哲学从近代认识论哲学向现代语言哲学的转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其发生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与社会历史背景。现代西方哲学中很多流派都从不同角度对主体间性问题作了探讨,但由于他们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并没有真正解决主体间性问题,主体间性问题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和交往实践中才能给予真正科学的解决和回答。  相似文献   

15.
通过揭示我国现代主体性教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主体性哲学思想的演变。后形而上学主体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对象化认识的主体性、交往实践的主体间性和责任伦理的他者性三个有机向度。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为主体性、平等性、互动性的特点。运用网络媒介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整合资源、搭建平等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平台;优化环境、构建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拓展载体、形成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的局面,有效提升教育实效性,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有其重要原因:一是主体性哲学自身存在问题,二是主体间性哲学有可能为主体性哲学无法解决的现代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主体间性哲学经由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布伯的阐发,已经取得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如今,主体间性哲学已经成为了理解和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因而对于主体间性哲学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将主体间性作为他交往理性和商谈理论的前提,形成了他的主体间性思想。齐泽克则认为主体在象征性认同之前必然要借助于主体间性,否则主体的象征性认同就是不可能的。同时,齐泽克通过论证自我意识具有双重化特征,而将自我意识的双重化视为主体间性的基础。因而,齐泽克的主体性是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之上。综合来看,由于融入了精神分析的内容,在对主体间性的基础研究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齐泽克比哈贝马斯走得更远,也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只把教育者看做主体,把受教育者看做被动的客体,因而其实效性不强。主体间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做是能动平等的主体,注重教育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强调双方的互动。在主体间性哲学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党团活动方法的创新以及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的客观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中要注意突出地位平等,把握双向互动,教育内容应贴近现实生活,彰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