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野 《新闻世界》2007,(5):45-45
“小巨人”姚明刚到美国时,“大鲨鱼”奥尼尔曾放话说:“要让姚明尝尝我的手肘的厉害。”美国记者就此问姚明。姚明回答说:“奥  相似文献   

2.
“月是故乡明”,这大概是无数在外游子的共同心境。然而报载:小巨人姚明曾坦言,“故乡已非避风港湾,一想到回国便胆战心惊”。上海是姚明的家乡,有他最亲密的家人和朋友,有他最喜欢的小吃;北京是姚明国内的第二落脚点,那里有国家队队友。“归心似箭”似乎理应当然。姚明“恐  相似文献   

3.
征战NBA九年,姚明和他的团队已经打造出了一个高大、厚道、幽默、勤奋、富有社会责任感与慈善心的姚明形象,姚明成为了中国对外窗口一张名副其实的“名片”。  相似文献   

4.
对姚明而言,上海是主场。“无数个姚明,好一个上海”,是上海城市形象片的主题创意,他代言上海。  相似文献   

5.
佚名 《新闻世界》2008,(1):31-31
姚明智慧的言语曾被球迷们津津乐道。比如—— 有人问:长得高有什么好处?姚明答:“上面的空气新鲜点。”  相似文献   

6.
付晓静  李保存 《新闻界》2007,(3):40-41,24
作为首位进入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体育使者,姚明被媒体塑造成为中国的民族偶像。本文将姚明置于跨文化传播语境中,以中美传媒建构姚明形象的关键词为切入点,揭示其中存在的显著差异,剖析民族主义叙述语境中的姚明形象内涵,同时指出,“姚神话”的塑造受到以NBA为代表的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篮“三大中锋”在王治郅、巴特尔相继跻身NBA之后,现在又到了“姚明”时刻。 近些天,先后有纽约尼克斯、芝加哥公牛等6支NBA球队的官员络绎来华,观看CBA上海东方队的比赛,且目光只盯在东方队姚明一人身上。  相似文献   

8.
时尚人物     
姚明:劳伦斯最佳新秀奖 5月21日,一个新的桂冠戴在了姚明头上:劳伦斯年度最佳新秀奖。这个奖素有体坛“奥斯卡”之称,而姚明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运动员。 这一年以来姚明可谓硕果累累:CBA总冠军、NBA首位外籍状元秀、力压奥尼尔成为全明星首发中锋,虽然他最终没能进军季后赛。  相似文献   

9.
产品     
姚明:中国人在美国出自传 姚明的英文自传《姚:两个世界里的生活》已于9月22日在美国正式出版。姚明用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在中国的成长历程及在 NBA 第一个赛季的生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姚明登陆 NBA 前后的幕后操作给予了极为细致的描写,NBA 如何和上海东方、中国篮协进行沟通接触,如何让姚明最后成行,以及姚明收入分成比例等问题。Q 版语文 有“出版界周星星”之称的林长治继《沙僧日记》后的又一搞笑力作。作者将三十一篇我们耳熟能详的语文经典课文彻底打造成无厘头爆笑故事,内容诙谐幽默,情节出奇,对白趣怪。“三只小猪…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知道姚明是谁,姚明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我们的关注,一看到是火箭队的比赛我们都会驻足不前,想看看姚明的表现,为什么我们对姚明这么有感情呢?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但为什么不是他们?在我看来,首先,姚明是一名NBA的球员,而NBA的赛场更是在世界霸主美国的怀抱当中,这便有着不一样的化意义,在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踏进全球化的漩涡的同时,也必须要有一个支撑自己民族化的砥柱,姚明无疑充当了这个砥柱,《休斯敦纪事报》在对姚明的评论中说——姚明的性格和形象实在是与当今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他成了中华民族在全球化当中的一面旗帜。其次,姚明本人的“完美”。姚明目前正处于职业生涯最佳状态,而且“特色”又特别突出。所以,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会通过先进的动画技术来制作了这样一个动画版姚明的赛场表演短片,并在黄金时段播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经济价值的牺牲。很显然,当央视五套播出这个动画短片的时候,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直接赚取经济利润,而是化意义的传达与建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媒体文字要规范——从外来词“秀”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功炳 《新闻界》2003,(2):48-48
“秀”,在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其一是:指植物抽穗开花,如,秀穗;其二是:清秀、优秀。 近年来,“秀”的词义似乎出现了变化。如:“NBA职业生涯开始/姚明上演处子秀”(2002年10月25日《湖北日报》第12版)、“……姚明以替补身份首次亮相NBA/状元‘处子秀’6分埋单”(2002年10月25日《广州日报》A23版)、“继前天上演NBA处子  相似文献   

12.
姚明在NBA获得了巨大成功,就连一向不关注体育的我,也上网去查看全明星赛的最新结果。但看过千龙新闻网上的一篇报道后,我依然感觉十分惊讶。 这篇题为《“明王朝”告诉国人一个真实的“时代英雄”》的报道,用煽情的语调写道:“在一贯倡导‘个人服从集体’的中国社会,姚明成为张扬个性、充分展现个人价  相似文献   

13.
王治郅和姚明终于一起站在了中国男篮赛场上。 8月13日晚,回国4个月的王治郅和伤病初愈的姚明,在“斯坦科维奇杯”对阵巴西的比赛中上场,但两人同场时间只有6分28秒。全场比赛,姚明拿下16分,王治郅投中两粒三分球,获6分。最终,中国队以10分之差负于对手。  相似文献   

14.
宋扬 《今传媒》2003,(4):72
《西安晚报》5月14日摘编了新华社的一则消息:在美国NBA打球最近应召回国参加集训,备战亚锦赛的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5月20日托人给国家男篮秦皇岛基地打电话,转达了他的两点“要求”:一、得知国家队想自备两台衣服烘干机,姚明要求由他出钱为队里购置,供全队使用,国家队离开后留给基地;二、姚明提出,到秦皇岛后,集训期间不搞任何特殊,生活条件跟别  相似文献   

15.
张弢 《新闻知识》2003,(10):26-27
羊年新春,作为中国联通·新时空(CDMA)的形象代言人,在NBA红透半边天的姚明在央视黄金时段频频出现。人们议论着小巨人发了“羊”财。“形象代言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马希顺 《新闻窗》2009,(2):79-79
央视体育频道在报道NBA火箭队的一场比赛时,打出的字幕为:“众人皆醉、姚明独醒——火箭队遭遇两连败”(2008年12月27日18时体育新闻)。  相似文献   

17.
九月热帖     
《网络传播》2007,(10):74-75
东北网“东北网评”: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日子;央视网“央视论坛”:相信中国制造,感谢“中国威胁”;中青网“中青网评”:戒除网瘾是一项社会工程;东方网“东方评论”:台对姚明下“封口令”很幼稚;新浪网“百姓杂谈”:师恩难忘永不忘——记中学时代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04,(8):1-1
“我心目中的中华青春偶像”——青少年最喜爱的青年时代人物投票评选结果8月5日在深圳公布,得票名列前五位的是杨利伟、姚明、吴小莉、丁磊、邓亚萍。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肖像权纷争、黑哨、假球等,经常由于法制不完善而只能借助于行政手段处理。姚明肖像权之争,为中国以法治“体”提供了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20.
《大观周刊》2006,(35):3-6
姚明。李想。郭敬明。春树。韩寒。张悦然。 因为他们出生在1980年或此后10年间,“大人们”某次脑筋急转弯,称他们为“80版”,所有生在其中的人都成为了统一的一个版本符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