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错在哪里     
<正>1安徽省繁昌县第一中学卢成(邮编:241200)题目已知2sin2α=1+cos2α,则tan2α=_.解4sinαcosα=2cos2α■tanα=1/2或cosα=0,(1)当tanα=1/2时,tan2α=2tanα/(1-tan2α■tanα=1/2或cosα=0,(1)当tanα=1/2时,tan2α=2tanα/(1-tan2α)=4/3;(2)当cosα=0时,tanα无意义,所以tan2α=2tanα/(1-tan2α)=4/3;(2)当cosα=0时,tanα无意义,所以tan2α=2tanα/(1-tan2α)也无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三角函数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如下一类型的题:例1已知sin(α 45°)=3/5,45°<α<135°求sinα.大部分学生会如下的解答思路:由两角的正弦公式有:sin(α 45°)=sinαcos45° cosαsin45°3/5.即2~(1/2)sinα 2~(1/2)cosα=3/5,①又sin~2α cos~2α=1.②联立①②解方程可求解.且45°<α<135°,所以sinα>0,cosα<0,进一步可确定sivα的取值.此种解法,需要解方程,其中的运算过程稍显繁琐.若仔细分析已知条件,可以将α化为(α 45°)-45°.45°为特殊角,其正弦值与余弦值均已知;又由α的取值范围可求α 45°的取值范围,整体运用α 45°的三角函数值,从  相似文献   

3.
在确定直线诸因素中,斜率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 1.斜率的三种表示法(1)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α∈(0°,180°),则当a≠90°时,斜率kl=tana;当a=90°时,即l⊥x轴,斜率不存在. (2)若直线l过(x1,y1),(x1,y2)两点.当X1≠X2时,kl-y2-y1/x2-x1;当X1=x2时,l⊥x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围绕三角形的知识,在中考中出现了许多考查能力的探索新题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探索规律型例1如图1,已知∠ABC=8°,θ=90°.(1)若α1=β1,则β1=;(2)若α1=β1,α2=β2,则β2=;(3)若α1=β1,α2=β2,α3=β3,……,αn=βn(n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试猜想βn的度数与n的关系式.解:(1)β1=90°-∠B=90°-8°=82°;(2)β2=α1-∠B=90°-2∠B=74°;(3)由(1)、(2)知:当n=1时,β1=90°-1×8°;当n=2时,β2=90°-2×8°;进而求出当n=3时,β3=90°-3×8°=66°,于是可猜想βn=90°-n×8°.二、探索条件型例2如图2,AD、A'D'分别是锐角…  相似文献   

5.
一、变公式要善于将公式正用、逆用和变形用,以开拓解题思路.例如: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可变形为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或tanα+tanβ-tan(α+β)=-tan(α+β)tanαtanβ等.例1求tan20°+tan40°+31/3tan20°tan40°的值.解:由tan60°=tan(20°+40°)=(tan20°+tan40)°/(1-tan20°tan40°)得tan20°+tan40°=tan60°(1-tan20°tan40°)=31/2-31/2tan20°tan40°.所以原式=31/2-31/2tan20°tan40°+21/2tan20°tan40°=31/2.二、变角度  相似文献   

6.
解析几何课本(甲种本)49页中,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分α<90°和α>90°两种情况,分别得α_1=α和α_1=π-α。讨论相当烦琐。但,如果采用下面的推导方法,将简便得多。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斜边上的高为d。大家熟知有c~2=a~2 b~2。利用面积相等有:a~2b~2=d~2(a~2 b~2),这样就得另一有趣的简单关系:1/d~2=1/a~2 1/b~2。下面就利用这个关系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已知点P(x_0,y_0)和直线l:Ax By C=0, (1)当A≠0,B≠0,且P不在l上时: 这时l不平行于坐标轴。过P分别作平行于y轴,x轴的直线分别与l交于M(x_1,y_1)和N(x_2,y_2)。在所设条件下,PMN  相似文献   

7.
<正>一、试题呈现(2021舟山中考第24题) 小王在学习浙教版九上课本第72页例2后,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将一个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矩形AB′C′D′,连结BD.探究1 如图1,当α=90°时,点C′恰好在DB延长线上.若AB=1,求BC的长.探究2 如图2,连结AC′,过点D′作D′M//AC′交BD于点M.线段D′M与DM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8.
1.α=90° β(或β=α-90°或α-β=90°),β<90°<α(或α>90°>β)。2.(1)甲厂每天能加工16件产品,乙厂每天能加工24件。(2)甲厂单独加工完这批新产品所需的时间为960÷16=60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 0分)1.已知y =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当x>0时,f(x) =log2 (1 x) .那么,当x <0时,f(x) =(  ) .(A)log2 (1 x)    (B)log2 (1-x)(C)log2 (- 1 x) (D)log2 (- 1-x)2 .若p、q为实数,则函数f(x) =x3 px2 qx r(  ) .(A)在(-∞, ∞)上是减函数(B)在(-∞, ∞)上是增函数(C)当p2 <3q时,在(-∞, ∞)上是增函数(D)当p2 >3q时,在(-∞, ∞)上是增函数3.已知α、β均为锐角,cos(α β) =- 45 .若设sinβ=x ,cosα=y ,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A)y =- 45 1-x2 35 x (0 相似文献   

10.
n边形的内角和为 :(n - 2 )·1 80°,根据这个公式 ,我们可以由边数n求出内角和 ,也可以由内角和求出边数 .然而近年来 ,有一种拓展性试题 ,例如 :已知一同学在计算多边形内角和时 ,多算了一个角 ,结果为m°,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对于这类问题 ,师生们算法多样 ,而且繁杂 ,现就此问题 ,给出一个简便解法 .设多边形多算的一个角为α,则有 (n - 2 ) ·1 80°=m° -α.所以n - 2 =m°1 80°- α1 80°.因为 0° <α<1 80°,m°1 80°- α1 80°是正整数 ,所以 0 <α1 80°<1 .所以 m°1 80°的整数部分为n - 2 ,把 m°1 80°的纯小…  相似文献   

11.
直线方程是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内容,必须认真学好,并注意以下四点. 一、注意学好两个概念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直线的倾斜程度,是学习直线方程的基础,关键是抓好定义. (1)直线倾斜角的定义要点是:①直线向上方向;②x轴正向;③最小正角. 若倾斜角为α,则O≤α<π. (2)当α不等于90°时,α的正切值,叫直线的斜率.即k=tanα=γ1-γ2/x1-x2(x1、γ1、x2、γ2是  相似文献   

12.
1.在倾角θ=30°的斜坡上某处A,以初速度V_0=20米/秒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这个小球将落在斜坡上什么地方?(设斜坡足够长) 2.如果在倾角θ=30°的斜坡上A处以与水平方向成α=60°的角向山坡下抛出一个小球,初速度V_0=20米/秒,那么这个小球将落在斜坡上什么地方? 3.一架敌机在离地面h=2000米的高空沿水平方向向我炮兵阵地飞来。如果炮兵将炮弹的发射方向调节在与水平面成α=60°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2005年高考题中的直线内容,揭示此类问题考查及求解的一般规律,供参考.一、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主要考查直线倾斜角α的定义及范围(0°≤α<180°),直线斜率κ的定义及存在条件(当α=90°时,κ不存在),直线斜率κ的三种常用求法:(1)已知直线倾斜角为α(α≠90°),则κ=tanα;(2)若直线过点P_1(x_1,y_1),P_2(x_2,y_2),且  相似文献   

14.
问题:如图1,电影屏幕的上下边缘A、B到地面的距离AD=a、BD=b(a>b),屏幕的正前方地面上一点P,求视角∠APB的最大值,以及当∠APB最大时,P、D两点的距离.解:设∠APB=β,∠BPD=α,PD=x,则因为β为锐角,所以当tanβ最大时,∠APB最大.由tan(α+β)=a x,tanα=b x得tanβ=tan((α+β)-α)=a x-b x/1+a x·b x=a-b/ x+ab x≤a-b/2√ab,当且仅当x=ab/x即x=√ab时,tanβ有最大值a-b/2√ab.故得结论。  相似文献   

15.
1归纳先导(p.25页)设圆锥面的母线与轴所成的角为θ,截面与轴所成的角为α.试观察,当θ<α<π2,0≤α<θ,α=θ时,截线分别是什么曲线?答:当θ<α<π2时,截线是椭圆;当0≤α<θ时,截线是双曲线;当α=θ时,截线是抛物线.  相似文献   

16.
利用配对法 巧解高考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考试题的解法,对高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配对的方法,可以获得一些高考题的巧解。下面举例说明配对法在解高考题中的应用。 一、和式配对 例1 sin20°cos70° sin10°sin50°的值是( ). A.1/4 B.3~(1/2)/2 C.1/2 D.3~(1/2)/4 (1993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 分析:本题原型见高中《代数(必修)》上册P.190,3(3)题。根据该题的特点,可以利用和差角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和cos(α±β)=cosαcosβ于sinαsinβ配对解之。 解:设a=sin20°cos70° sin10°sin50°, b=cos20°sin70° com10°cos50°. 则 a b=sin90° cos40°=1 cos40°, ① b-a=sin50° cos60°=1/2 cos40°. ② 由①一②得 2a=1/2,即a=1/4.故选A.  相似文献   

17.
题目某同学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1.5米,在同一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一幢楼房,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1米,落在墙上的影高为2米(如图1).求旗杆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2013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填空题第13题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以中,设定点A(a,a),P是函数y=1/x(x>0)图象上一动点.若点P、A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2(1/2),则满足条件的实数a的所有值为__。部分考生的解法如下:因为定点A(a,a)在直线y=x上,而函数y=1/x(x>0)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易知,当点P运动到点(1,1)的位置时,点P,A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2(1/2),则满足条件的实数a的所有值为__。部分考生的解法如下:因为定点A(a,a)在直线y=x上,而函数y=1/x(x>0)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易知,当点P运动到点(1,1)的位置时,点P,A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2(1/2)于是((a-1)(1/2)于是((a-1)2+(a-1)2+(a-1)2)2)(1/2)=22(1/2)=22(1/2),解得a=-1或3.  相似文献   

19.
<正>中考题是命题者智慧的结晶.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若能创造性地利用中考题,是化解"题海战术"的重要方法.本文将2019年广西贵港一道中考题的结论作如下拓展,与同行们作一交流.一、原题呈现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将△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C,记旋转角为α,当90°<α<180°时,作A′D⊥AC,垂足为D,A′D与B′C交于点E,(1)如图1,当∠CA′D=15°时,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阅读》2008,(7):17-19
一、直线与圆的方程 【例33】某人在一山坡P处观看对面山项上的一座铁塔,如下图所示,塔高BC=80(米),塔所在的山高OB=220(米),OA=200(米),图中所示的山坡可视为直线l且点P在直线l上,l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α,tanα=1/2,试问:此人距水平地面多高时,观看塔的视角∠BPC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