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育”的声音:这个说“我的孩子太任性了,一不如意就闹翻天”;那个说“我的孩子一点个性都没有,窝囊得不行”;也有的说“我的孩子天生就是跟我作对来的,什么事都跟你反着来”;还有的说“我的孩子光长年龄不长能力,什么事都依赖你”……社会在不断地变化,奇怪的是,孩子身上的这种缺陷却一代代流传下来,这些毛病不就是我们许多大人小时候的缺点吗?为什么这些问题会不受时代的影响而成为永远的问题?这正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任性、自卑、逆反、依赖”———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为什么既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2.
选教师     
我在私立华诚学校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却让我耳目一新。“程校长”,他说:“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我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老教师不能太死板。”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却挺有独特想法的,你的理由是什么?”他顺嘴就来:“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如果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想,“这个家长真不是东西,对于孩子的教育怎么能如此当儿戏。”因此,也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过于在意。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3.
一些家长找我咨询孩子厌学或有厌学怎么办?他们对此也很不理解。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够幸福了,吃的好穿的好.哪儿像我们那时候,这么幸福的生活还不好好念书,不愿意念书。我们那时候.想念书念不了.因为“文化大革命”了,后来又上山下乡,这些孩子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相似文献   

4.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在学校建筑工地附近,有一位调皮学生的家长指着农民工对孩子说:“你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会像他们一样一辈子下苦力。”听到此话,我不禁有些感触。记得在农村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经常对我说:“不好好读书,就一辈子穿‘草鞋’,想穿‘皮鞋’,必须考上大学。”而现在依然还会听到许多家长和老师这样告诫孩子。  相似文献   

6.
不雷同的路     
一 我认为,现在人的人生路都走得太雷同。家长总对孩子说:“孩子啊,你得好好读书,为爸妈争光!要不然就没出息呀!”可是不少孩子就会想:“我不会读书。就真的没用吗?”  相似文献   

7.
“官”的诱惑力究竟有多大?某市一小学前不久推行了一项校内体验教育实践,把校内工作岗位都拿出来供学生选择。结果,校长、校长助理得票高居榜首。早些年前,许多学生是不愿“从政”的,怕影响学习,而现在,一些孩子乃至家长对“官位”已是趋之若鹜。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当班干部可以管人,可神气了!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经常训他,“别的小孩都能混个一官半职,你怎么从小就这么没出息?”有的家长说,当过干部的学生在升学时可以优先录取。“当官”有那么多眼前的、长远的好处,孩子能不削尖脑袋去“当官”吗?然而,不管是在社会…  相似文献   

8.
从难说起     
当了几十年语文教师,但没有小学教学的实践,跟小教界的同志接触也不多,本当没有什么发言权的。然而,在社人会上接触过不少小学生的家长,有时也问问一些小学生语文学得如何,从而多少了解了一些情况,只是未必准确与全面,就照直谈些感想吧。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共同的反映是一个“难”字:读书难、写作难、测验难,考试难……有的家长说:算术什么的,我们还能指导指导,正误总还有个标准;语文实在没办法,无从指导起。再问一句:难在哪里呢?难在总难达到老师的要求,总难和考试的标准答案一致。然而据说,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的老师讲的也不一样,考起试来究竟该听谁的呢?总该是越高级越有权威吧?于是,家长们就到处为孩子搜寻  相似文献   

9.
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家长的作用,如有的学校让家长定期评议教师,有的学校让家长为孩子选教师,更多的学校则是对家长的意见由原来的漠然视之变为现在的高度重视,真正做到了“闻者足戒,言者无罪”。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解决了学校管理长期以来解决不了的痼疾,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那么作为学校领导如何动员家长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呢?一、端正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认识。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学校是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在内的所有人普遍关心的育人场所,因此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学校领导要想办好学校,家长的参与必不…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眼泪     
学校决定召开六年级“部分学生家长会”。“部分学生”指的是那些学习、纪律后进的学生。我们这些六年级的科任老师听了,都暗暗高兴,平常与家长的联系大多只在电话里,有很多话都不能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好好地和家长们“探讨”其孩子在学习及成长中的一些问题了。这天,家长们都陆续来到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学校淘气、做错了事、打架或学习不用心,有的老师总以“请家长”作为震慑学生的一种手段,动辄“请家长”,向家长“告状”。前不久,我见到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其实是老师留的作业过多),被老师处以体罚,第二天又请了家长,说这孩子学习不用功,光贪玩,家长要好好“管一管”。学生回到家里,爸爸便大发雷霆。尽  相似文献   

12.
常听一些家长说:“孩子越来越不好好吃饭了,挑食得厉害。现在越来越瘦,小脸也不红润了,真不知该怎么办!”怎么办?下面的实例对我们很有启发。小田今年7岁。为了他的吃饭问  相似文献   

13.
学生“租家长”的警示据媒体披露,曾有学生到劳务市场上去花钱“雇”人冒名顶替家长到校参加家长会。据说在一些学生中,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且事发时,孩子们有的还互相“掩护”。对此荒诞现象家长不必大惊失色,也用不着勃然大怒,更不能对孩子老拳相加。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下,孩子用这种方式撒谎,自己有没有责任,有多少责任?如何对孩子进行责罚,如何帮助孩子改正?首先,“雇家长”为什么能得逞?这说明老师不认识真正的家长,换言之,家长和老师平时根本不沟通或者很少沟通。可见,这样怎么能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孩子呢?其次,这种荒唐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参考》2008,(3):25-25
怎么样可以吹出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在杭州市教科所附小的一个课堂上,五年级的孩子想了很多方法,有的加糖,有的加甘油,吹出各种大小的肥皂泡。一堂课下来,大家都很有收获,也玩得很开心。校长罗永军说,这是他们学校搞的一个自由研究课题,目的只有一个:在玩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这个目的针对性很强,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但不太爱学习。  相似文献   

15.
日本有一所烹饪学校将40名幼儿分成5个班,每班由一名成人带领做菜,家长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孩子学习做饭烧菜。做好了,一盘盘端上桌,大家试吃。有的家长说:“好吃。”有的家长扮鬼脸说:“太咸了。”不管是褒还是贬,大家总是笑成一团后散会。  相似文献   

16.
有的家长反映,入园都两个月了,别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可我的孩子上幼儿园总不太高兴,怎么办呢?其实,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家长别太担心,你可以这样做:●尽量启动孩子的快乐记忆,经常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幼儿园里什么最好玩?”“老师为什么奖你小星星?是不是你做得很棒?”帮助孩子回忆幼儿园里愉快的情景,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还可以与孩子订一个协议,如每天让孩子讲一件幼儿园里发生的开心的事情,每天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位新朋友。让孩子带着“任务”积极投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当孩子哭闹时,家长不能一味哄骗或责备…  相似文献   

17.
七月的一天,如东县马塘小学正在举行首期母亲学校结业典礼。天气热,人心更热。一位学员代表发言时激动地说:“母亲学校办得好,它是办在咱心中的学校,愿这株新苗与我们的子女一起茁壮成长!”话音未落,就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四个月一期的母亲学校赢得了众多家长的欢心,这里颇有一段缘由哩!马塘小学老校长是个有心人,她看到有的家长常常从单位请假来给孩子送早点,有的家长极力为孩子错误辩解,有的家长甚至来帮孩子做值日生……这些孩子妈妈围着“小太阳”团团转,认为这  相似文献   

18.
七月的一天,如东县马塘小学正在举行首期母亲学校结业典礼。天气热,人心更热。一位学员代表发言时激动地说:“母亲学校办得好,它是办在咱心中的学校,愿这株新苗与我们的子女一起茁壮成长!”话音未落,就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四个月一期的母亲学校赢得了众多家长的欢心,这里颇有一段缘由哩!马塘小学老校长是个有心人,她看到有的家长常常从单位请假来给孩子送早点,有的家长极力为孩子错误辩解,有的家长甚至来帮孩子做值日生……这些孩子妈妈围着“小太阳”团团转,认为这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常有学生逃学之事发生,特别是初中一年级逃学的孩子比较多。孩子逃学,家长恼火,教师也伤脑筋。有些教师诉苦道:“话说得重了点,学生找不见踪影,教师还得承担责任,真是深不得,浅不得,现在的老师真不好当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逃学呢?我带着这个疑问与曾有逃学行为的孩子谈过心。有的孩子说上学没有意思,不爱读书;也有很多逃学的孩子是因为老师让请家长而又不敢跟家长讲,到了学校又不好向老师  相似文献   

20.
许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感受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理 ,而且家长也不配合……这正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钩的表现。须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绝大多数品学兼优的孩子身后 ,都有着功不可没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 ,班主任在加强班级管理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与家长的密切配合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 ,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而班主任要想获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更新意识有的家长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 ,认为只要供给孩子吃穿就算尽到父母的责任了 ,什么品德培养、智力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