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在《老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道”的概念,并赋予它以形而上的意义。认为“道”是宇宙之最终依据,“道”生“有”和“无”,“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而完整地完成了以“道”为宇宙之根本地宇宙本体论。在此基础上,该书提出了“无为”思想,并以“无为”作为人生活的根本根据,倡导不争、尚无、处下、守柔、虚静的思想理念。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独特的哲学语境。在哲学语境的笼罩下,该书蕴含了“无为”思想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无中生有     
出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释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相似文献   

3.
老子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下引只注章数)“反者道之动”体现了道家的基本思想。在道家看来,任何事物都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正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因此观察事物不仅要看到他的正面,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道本论是中国哲学史上典型的一元本体论。其典型的表达是今本《老子》第四十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直是学界的共识,本无异议。但是随着郭店楚简的出土,该章的竹简本出现了异文,作"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一些学者因此认为老子是以有和无共同作为本体,其哲学是一种二元本体论。这种观点涉及到对老子哲学的根本性解读,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关系到老子哲学定性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分析老子整个文本一贯的哲学立场出发,坚持认为老子哲学是一元本体论,并非某章节的个别字句便可轻易推翻。  相似文献   

5.
窦豆 《中文自修》2010,(3):52-52
司马迁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朝图书馆或档案馆馆长。老子见周王朝衰落,就骑青牛出函谷关,关令尹喜坚持请老子留下著作再走,说:子将隐,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老子写完《道德经》后,司马迁说了五个字:莫知其所终。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2500年来,《道德经》无为的思想影响巨大,它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他卓尔不群的智慧闪耀辩证的光芒。《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劝告人们说,为无为,事无事——即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其实老子的无为,只在强调顺应万物的本性而不去人为地干扰。《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又进一步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看似悖论,其实不然。不为,即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则遵循自然规律,又无所不为,从这个意义上,老子的思想是积极用世的,因此西汉才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才有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傅佩荣说:道家采取釜底抽薪之计,突破人类中心的格局,从永恒的无限的层面来观察,发现一切都是无谓的盲动与执著,不如点破而化解之,以无心的态度顺其自然。遵从自然规律而不人为破坏,尊重自然、...  相似文献   

6.
艺术本体论探讨艺术的本原或本质问题,是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艺术本体,中国古典美学从先秦起一直沿两个方向在探索。道家鄙薄事功而究心抽象,故侧重于万物存在方式以求之,理论上表现为“有”、“无”之辩。《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但道家对文艺影响最大的,不在艺术的本体观,而在艺术的虚静、朴拙等审美境界。儒家倡礼乐教化,故侧重于“体”、“用”关系以求之,理论上用道德政治厘定文艺。“诗言志”(《尚书·尧典》)号为“开山”,“征圣”、“宗经”、“文以载道”嗣响不绝。儒家对文艺影响最大的,同样不在文艺本体观,而在所谓“诗教”传统。以儒道互补为基本线索的中国古典美学对艺术本体的探索,直到晚清,迄无突破。汗牛充栋的诗文评囿于文体分割,从未  相似文献   

7.
“无”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老子》中的“有无相生”“有生于无”以及“无为而无不为”,这些思想又可以在《易经》中寻找到思想资源。“有无相生”的思想源头是《易经》对“对待之象”的辩证认识与“观物取象”的思维方法。在“有无相生”基础上产生的“中空的无”的思想及《易经·大有》卦象可以看作“有生于无”的思想雏形。  相似文献   

8.
纽扣、卷纸筒、电线、铁钉、木块下脚料……它们能做什么呢?难道只能被无情地扔进垃圾桶吗?让我们来看看这群可爱的“有无手作”人偶吧! “有无手作”人偶创作者宝住先生非常崇尚老子“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追求顺应自然而行,减少人为私欲的境界.“有无”——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手作”的具体含义是“废物再利用”,就是将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如盒子、纸筒、瓶子等“无中生有”,改造成一个新的玩物.  相似文献   

9.
一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探索“存在”的本体,展开“有”“无”之争,由来已久。《老子》称“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墨子》则一面说“有之而后无”;一面又说“无之而无”。魏晋以降,“崇有”论者与贵无派针锋相对;亦有“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而使“儒、佛、老、庄混然一途者”。蔡尚思《王船山思想体系》(以下简称《体系》)说王船山破“无”“立“有”,提出了实有的本体论。根据何在?没有明言。我考查了一下:“有”、“实”、“实有”、“有皆实”等词和词组,王船山用作哲学语言,最早见于《周  相似文献   

10.
E:因《呼唤黎明》中的《通哉反也》而被更多人熟知,自己对手这首曲子是怎么理解的? 贾茹涵:这首歌的概念是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体现了“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所以我在演唱的时候,用非常东方的处理方式来诠释,加入了昆曲的韵味。  相似文献   

11.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老子》一开卷便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常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一章) 作为哲学著作的《老子》,在这里没有为“道”这一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哲学范畴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老子先从“无”和“有”这一世界起源的根本问题入手讨论。我们注意到老子对“无”和“有”的解释:“无,名天地之始。”“始”的本义是少女,《说文》:“始,女之初也”。“有,名万物之母”,“母”,《说文》:“从女。象褒子形,一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意思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这句话十分形象地揭示了软实力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琴 《教育文汇》2008,(11):45-46
读《老子》不是迷恋术士们篡改变味的教相和法相,而是探求恒常不灭的“道”与“德”。在老子那里,“虚极静笃”不是消极的无为不争,而是“为无为”故“天下未能与之争”的道法自然。推荐阅读的版本有:吉林出版集团的“图说天下”系列丛书中的《老子》版,比较适合没有文言阅读能力的读者;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则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4.
<正>一《道德经》的第一章是全书核心,讲了十几个重要概念、重要思想,总归于一个字:"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说,"道"有两个最基本的秘密:"无"和"有",它们"同谓之玄",这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门。那么,"玄"是什么?玄,在现代人的理解中,应该是中  相似文献   

15.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问题。千百年来,人们无时不在探寻着它。老子站在他所处时代的高度,对世界的本源、世界的形成等哲学本体论问题作出了杰出的回答,从而形成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学说。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由道化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以下引《老子》只注章名)道作为“天下母”,天地万物都由道化生,就象子由母生一样。所以,道就是世界的本源。 “道”是老子哲学的一个特定的范畴。道并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体,而是一种“无”(形)的状态。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二十一章)“视之不见,名  相似文献   

16.
战国初年,伴随七大诸侯争霸天下的急骤马蹄声,儒、墨两家论争所煽起的百家争鸣之风气,使一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这时,从老子的“众妙之门”走出了一名宋国蒙城漆园小吏庄周。他就是《庄子》这部道家著作的立论者,史称庄子。他及其追随者,以《老子》的“无,名(谓之)天地之始,有,名(谓之)万物之母”的基本观点为指向,“循道而趋”,以洋洋十余万言构筑了道家思想体系,并形成了独特的表述形式和风格。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朝图书馆或档案馆馆长。老子见周王朝衰落,就骑青牛出函谷关,关令尹喜坚持请老子留下著作再走,说:子将隐,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老子写完《道德经》后,司马迁说了五个字:莫知其所终。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2500年来,《道德经》无为的思想影响巨大,它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他卓尔不群的智慧闪耀辩证的光芒。《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劝告人们说,为无为,事无事——即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其实老子的无为,只在强调顺应万物的本性而不去人为地干扰。《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又进一步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看似悖论,其实不然。不为,即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则遵循自然规律,又无所不为,从这个意义上,老子的思想是积极用世的,因此西汉才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才有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傅佩荣说:道家采取釜底抽薪之计,突破人类中心的格局,从永恒的无限的层面来观察,发现一切都是无谓的盲动与执著,不如点破而化解之,以无心的态度顺其自然。遵从自然规律而不人为破坏,尊重自然、...  相似文献   

18.
道是《老子》本体论中的核心概念,是《老子》对天下万物进行抽象之后对宇宙做出的哲理化解释。这一抽象过程经历了从天下万物到有、从有到无、又从无到道的过程。《老子》认为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是生化万物的终极根源,但就其实质说,道是物质与精神的混合体。道是《老子》哲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对它的研究不仅是理解《老子》本体论的关键,也是开启《老子》哲学体系大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9.
《老子》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生有”这一成语便渊源于此。有某种情况下,人们不仅会“有中弄错”,产生错觉,同时也会“无中生有”,产生幻觉。所谓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所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与错觉是不同的,其主要区别是:(一)错觉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幻觉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二)错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幻觉的产生是可以避免的,(三)错觉不会消失,幻觉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消失。(四)错觉是实有的、正常的,幻觉是虚幻的、不正常的;(五)正常人产生错觉,不正常人产生幻觉。  相似文献   

20.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但“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四十三章)。意思是说,有道的人顺其自然而不恣意妄为,潜移默化而不发号施令,但天下人很少能够得到这样的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