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传媒》2009,(9)
媒体的公信力就是生命力周志懿:在昆明采访期间,听说您有"报业恶人"之名,您如何看待这一评价?孙学敏:"恶人"在云南话中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能人,另一层是不近情面之人。从事报业工作25年,无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消费导刊>发表石玲玲的文章〈"免费报纸"方兴未艾〉,文中提到首份<地铁报>()在瑞典登场后,"美国头号报业巨头甘尼特一口气推出了9份免费报纸.  相似文献   

3.
普利策是美国19世纪报业的先驱者和新闻教育的奠基者,对美国新闻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精于管理、勇于创新,主办的<纽约世界报>标志着美国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的新式新闻事业的开端.他凭借着独特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报业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办报作为一种重要事业的时代".他热心公共事务,关心新闻教育,出资200万美元创建了享誉全球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开美国新闻教育之先河.普利策的成功之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1985年<真理报>头版分析 <真理报>作为苏共中央的机关报,与苏共的关系密不可分.<真理报>直接反映了不同时期苏共的方针、政策和新闻思想,在苏联报业中享有无上的地位.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唯一机关报,<真理报>的社论和其他重要文章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常被许多国家重要报纸转载,因而有"报纸的报纸"之称.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证券报》看报业改革中的行业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国伟 《传媒》2005,(3):19-23
走进中国证券报社的大楼,就能感觉到这座大厦如同这份报纸一般的低调,没有华丽的装潢,没有醒目的标语,空气里充满着证券人独有的谨慎与智慧.<中国证券报>作为一张全国性证券类报纸,即使一些综合类报纸在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上也是难以望其项背的,但<中国证券报>一如其他国字头的行业报纸,有着共同的低调本色,不是传媒业的话题与焦点所在.就是这样一个报业的"沉默巨人",虽然缺少话题性,却是报业改革这部报业大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中国报业发展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报业而言,2008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受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喜庆事件的刺激与牵引,中国报业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所忧者,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报业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劳动法>的实施导致报业经营人力资源成本攀升;新闻纸大幅涨价导致报纸运营原材料成本的抬升;国际油价走高导致报纸物流成本大增;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日益显著,给报社广告经营带来严峻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查国伟 《传媒》2005,(6):10-12
北京战区 代表队伍:<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华夏时报><北京晨报><法制晚报> 领队:张延平任欢迎毕昆吴海民戴自更王建男丁亚韬吴佩华 竞争指数:★★★★★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和文化的前沿阵地,一直是报业发展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北京这么多的报纸,数量多、品种全、派头大、行业繁.这些年北京报业市场一直比较活跃,从2000年-204年5年间,先后有<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华夏时报>、<新京报>、<法制晚报>共5家报纸创刊或改版,加入市场竞争,加上原有的<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和<北京晨报>共8份报纸共同争夺北京市场.  相似文献   

8.
广告是报业经济的支柱,广告策划是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好的策划,不仅能给报纸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大众日报>"高速公路突破4000公里"的策划,就是-个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法国报纸发行备受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书卿 《传媒》2005,(3):60-61
法国目前的报业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全国性日报,在巴黎出版全国发行,二是地区性报纸,仅关注本地区.法国几种全国性的报纸几乎全部集中在巴黎,主要有<解放报>、<费加罗报>、<世界报>、<巴黎人报>、<今日报>和<法国晚报>等.与全国性报纸相比较,地方性报纸似乎更受读者的喜爱.但与杂志、图书等其它媒体相比较,法国人似乎不太喜欢报纸.  相似文献   

10.
崔恩卿最近出了一本诗集和一本画集,<信报>刊登了一篇特别报道"一段报业佳话",正是关于两部新作的讨论.画集叫<崔恩卿心画>,诗集叫<渔者心曲--崔恩卿报业诗话>,他在自序中写到:"时过境迁,回头看看这些‘白纸黑字',那些已成‘陈迹'的情景又浮现出来.情境之中,也还有些回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业的2008——报纸历史长河中一段波澜起伏的岁月。这一年里,有报纸衰退期带来的丝丝寒意,有向数字报业进军奔涌的热流,有热流中关于报纸战略转型的冷静思考,有冷热之间激荡着的美于体制创新的呼唤,有彷徨也有跃动,有争论也有共识,有顿悟也有追寻,媒体和报业市场的变局与报人跌宕的职业情感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之凝聚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号。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04,(5):9-10
转型之惑 如今,年轻一代的报人知道<中国引进时报>的恐怕不多.即便是资深报人恐怕也会认为英雄不问出处,<京华时报>既然已经取得了今日的成就,又何必再去追问当年的惨淡经营呢?但正是<京华时报>的脱胎换骨,才更值得后来者追溯他们走过的道路.在报业改革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看到的依然是"每一张幸福的报纸都有各自幸福的途径,而每一张不幸的报纸都有同样不幸的原因".<中国引进时报>曾经的困惑与无助,正是当前众多行业报仍需直面的问题.事实上,<中国引进报>的成功转型,为那些如履薄冰的媒体提供了一个建设性的样板.  相似文献   

13.
继<南方都市报>涨价后,南京报业市场也掀起了提价热. <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和<南京晨报>4家都市报自3月10目起将零售价由0.5元/份调整为0.7元/份,订阅价格也从每年180元提至252元.南京由此成为国内首个报纸集体提价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珠江之滨的<广州日报>在当地市民心目中是一份会讲如何煲汤的党报,但在众多传媒人心中,这家1996年1月15日经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是中国南方报业发展的缩影.2009年,在来势汹汹的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广州日报>勇敢面对;2010年,在报业悄然复苏的"春天",它开始了不一样的自身"再造".  相似文献   

15.
梁延耀 《传媒》2005,(7):22-23
<传媒>杂志第6期的特别策划<报业"德比"战>中把郑州列为报业德比战的十大战区之一,可见中原郑州的报业市场虽不及中心城市激烈,但郑州作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郑州报业对整个中国报业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体发展之飞速,尤其是基于移动技术的流媒体,让"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是"报死"?还是"网活"?抑或是一种别的景观?的确,报纸早已进入到一个夹缝生存的状态,前有电视、电台、户外广告的步步紧逼,后有网络、手持电视、数字报纸乃至微博的包围。中国所有报纸的老总,除了对报纸产品质量产生焦虑之外,最大的焦虑还是在经营上。报业巨子默多克有一句名言:"报纸要永远拥抱进步,才能生生不息。"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突围的关键不仅在于做好经营,更在于创新经营。本期话题,我们将邀请专家学者、报业老总共同探讨中国报业经营的现状、趋势;思考报业管理和经营中的诸多问题,为中国报业的创新经营、壮大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纸质媒体如何跨越寒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夫 《传媒》2005,(11):50-52
在眼下"唱衰"纸质媒体出版业,并非耸人听闻. 最近的市场信号来自于北美.北美是全球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而一进入2005年,北美报业市场就出现了近10年来发行量最大幅度的下滑,美国发行量排名前20的各大报纸发行量平均下降1.9%,有的老牌报纸,如<达拉斯晨报>发行量在半年中竟然下跌了12%.  相似文献   

18.
开元策略  陈愈超 《传媒》2004,(11):18-19
随着报业市场化方向的明确和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和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报业发展的兵家必争之地.从2000年-2004年5年间,先后有<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华夏时报>、<新京报>、<法制晚报>共5家报纸先后创刊或改版,加入市场竞争,加上原有的<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和<北京晨报>共8份报纸共同争夺北京市场,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所谓"厚报",即"成叠的报纸".厚到什么程度?以报社的实力和实际需要而各有所厚.如今,一份报纸已经由过去4个版、8个版,转眼间发展到40个版、80个版,甚至100个版以上,如<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国外的报纸如<今日美国>、<费加罗报>、<太阳报>等都是厚报的典型.可以这样说,当今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和报业竞争是厚报出现的必然结果,当然,这也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不断向信息化迈进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杨春兰 《传媒》2007,(6):29-30
2006年9月7日,国内中文报业将会铭记这一天:仅仅两分钟,一份18个版、大8开的当天<天津日报>就打印了出来.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天津日报>,它是通过数据传输到卫星,并由卫星数据出报机打印且装订好的报纸.作为我国第一家进入卫星报纸销售系统的中文报纸,此后,读者无论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这种出报机,就能随时读到当天的<天津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