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疆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推进,民汉混合编班成为新疆高师院校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民汉混合编班教学模式在为少数民族同学汉语言学习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民汉团结的同时也对日常课堂教学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提高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就成为一个亟须关注的课题.本文采用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课堂教学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审视当前民汉混合编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外环境,分析在新一轮高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成因,阐述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有特色的、可操作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并总结出了一种交互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星级制。从星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同时从星级制实施前后学生成绩的对比,表明此学习体质的建立对于民汉混合编班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审视当前民汉混合编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外环境,分析在新一轮高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成因,阐述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有特色的、可操作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并总结出了一种交互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星级制。从星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同时从星级制实施前后学生成绩的对比,表明此学习体质的建立对于民汉混合编班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院校民汉混合编班新型教学模式已是大势所趋,符合时代发展过程中对民族高等教育的要求。以在内地办学的西藏民族大学为例,区内外混合编班模式在促进民汉大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和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缩小民汉教育差距,是发展新疆教育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民、汉平行班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研,特别是对民、汉班级平行教学的学习结业成绩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找出新疆民族教育与汉族教育的差距,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以对发展新疆民族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藏区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一个特别的重点。依据群际接触理论,考察藏区一所民汉合校师生交往情况,研究发现:学校管理呈现"民管民""汉管汉"的现象;汉族教师和藏族教师在工作、生活领域交往较少;师生交往侧重关注教学等工具性目标实现,忽视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关怀;混合编班的不同民族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族际友谊;民族班与混合编班的学生有交往的动机。因此,需要逐步推进民汉合校管理一体化,构建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搭建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会,有两种类型少数民族大学生:民考汉和民考民.民考汉是从小在汉校接受汉语教育的少数民族,民考民是在本族语言学校接受母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两类学生因成长和教育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心理差异.本研究对新疆在校民考汉、民考民、汉考汉(汉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民考汉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得分情况与汉族差异较小,民考汉得分情况与民考民差异较大,说明教育方式和文化背景对心理因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学龄前开始解决汉语普及问题,是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民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塔里木大学幼儿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重视关怀下,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获得了民汉幼儿混合编班推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可行性经验。  相似文献   

9.
谈高校汉语授课与新疆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民汉族高考录取分数线差距的对比,说明新疆民族教育质量比较低的现状,主要原因有基础教育的差距、高校民汉教学中的差距等。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高与汉语授课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高校汉语授课是提高新疆民族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在政府重视及多方努力下,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距"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要提高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应进一步促进双语教育的协调发展,启发"双语"教师文化自觉、因地制宜地选择"双语"教学模式、开发建设本土"双语"教材和探究"双语"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不断深化少数民族教学改革是民族地区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心,以往民汉双轨体制内的少数民族教学改革的成效已几乎发挥到了最大,要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必须彻底破除民汉教育双轨制,逐步实现民汉教学一体化。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本科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为例,分析民汉教学一体化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于田县CEC希望学校双语教学实际改革情况,分析了民汉合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指出:在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要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其根本途径在于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生的双语教学,使得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后能达到"民汉兼通"。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经历几十年的摸索改革而做出的选择,是全面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13.
贺玉兰 《甘肃教育》2020,(4):137-137
实践证明,通过阅读课外书,学生才可以对已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整合,积累更多的文学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小学实行哈汉学生混合编班,语文课时有限,因此,多数学生阅读都是在课余时间开展。因此,研究民族地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对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全疆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民汉合校,扎实推进"双语"教育,既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又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地区混合编班的教学情况下,语文的教学工作成了一个难题,因为汉维两组的学生对汉语的接受能力不同,其发音学习的差异性也比较明显。为了弱化这种差距,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汉语字音进行该纠正,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班内以汉语为第一母语的学生来进行纠正工作。本文从三个具体方面对纠正混合编班下的少数民族学生字音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中小学民汉合校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汉合校是新疆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乃至提升新疆整体教育水平的指导方针。学生是民汉合校的关键体验者和事实受益者,他们对民汉合校的意识倾向;合校后民汉学生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兴趣、性格、能力等人格特征方面的变化,直接决定民汉合校的实践价值。本研究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快速发展。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双语教学也成为新疆各少数民族提高民族素质、实现各民族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自治区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督导,规定了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汉语,到高中毕业时达到"民汉兼通"的程度;1997年自治区教委推行了《自治区少数民族学生  相似文献   

18.
民汉合校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疆的“民汉合校”改革方兴未艾,其合理性在于能尽快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但也对传统化有所冲击。政府应采积极措施来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使民汉之间相得益彰、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幼儿园民汉双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幼儿的习惯养成、智力开发以及接受进一步的学校教育,促进身心发展和民汉正常交往,均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同时也是民族教育的奠基工程和目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亟待研究的迫切问题.当前少数民族幼儿园民汉双语教学实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对双语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片面性;教师双语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班额较大,民汉双语教学的组织形式单一;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不足.改进少数民族幼儿国民汉双语教学实施应:确立科学的少数民族幼儿园民汉双语教学目标;选择正确的实施途径,合理选取并开发双语教学内容;建立一支具备良好师德、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双语师资队伍;缩小班额,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伊犁新源县中小学哈萨克族双语班与民考汉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态度,双语使用的规律与双语能力,以期为相关的教育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