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具有完整正常的心理状态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它包括情感特 征和意志特征:正常的认识;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内容。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 师身心健康的一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的生理健康有标准,心理健康也有标准,只是标准不同。生理健康的标准是可以量化 的、具体的,而人的心理健康却不一样。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正视现实,有较强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2.
陈琳 《少年世界》2014,(1):45-47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足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其中,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孙俊 《考试周刊》2012,(21):147-149
本文阐释了近年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心理健康标准,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辩证思考了这些标准,得出结论:应该对各种心理健康标准理论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取长补短;从实际出发,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标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心理健康标准。文章最后论述了心理健康标准与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心理正常即健康,反之即不健康,这是一种程度的差别。我们把心理健康所具备的特点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即:能乐于工作、学习和生活;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评价他人和正确地对待自己;能有乐观而稳定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一、心理健康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心理健康的内涵。关于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正常的现象存在,还指每个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社会行为方面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况。”由此可见,身心健康状况平衡、情感理智和谐是一个健康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而心理健康则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而且在个人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狭义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网上网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不因网络的使用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以及网络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新概念及心理健康的标志、我国心理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实际是这一标准提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心理矛盾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心理健康不等于心理各个部分的健康,也不等于心理正常。且难以用社会适应性作为评价标准,因为心理的某个部分不健康,偏离平均值的正常,以及不适应社会的人,同样可能是心理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当从心理矛盾的发展过程去考察,由此得到的心理健康标准是,对心理矛盾带肯定性的正确评价,寻求矛盾解决的积极行为倾向,从实践活动中完成心理发展的自觉意识,以及面对失败的某种乐观情绪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本质及其标准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标准,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是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的正常运转;心理不健康不同于心理障碍,它是平衡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平衡态。心理健康标准的个体发展性取向本身就包含了社会适应性取向,既具有文化相对性又有跨文化性。  相似文献   

9.
周德秀 《文教资料》2005,(35):75-76
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中健康教育目标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社会存在。正确认识中学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加强对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热门话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仅从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体育教学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心理健康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内陆山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教育观,结果发现:(1)他们已经具备现代健康观念,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他们对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的认识接近心理学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乐于学习、生活;情绪乐观、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人格完整;智力正常;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具体分为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和自我方面。  相似文献   

12.
秦静 《新疆教育》2012,(20):218-219
健康儿童的标准应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良好,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其中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幼儿是否健康的标准,因此,调查了解问题儿童的性格特点,探究性格形成的机制,分析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概念、标准、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的需要,并在适应中不断发展的协调状态。心理卫生就是利用人类已经发现的身体和心理规律,运用预防、锻炼、治疗等手段,维护健康、保护生命为人类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工作过程。心理素质就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品质。心理教育是利用教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和塑造学生的各类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活动过程。心理健康标准应当是卫生学角度的标准,心理素质标准应当是教育学角度的标准,心理学可以分别制定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在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测验的编制和具体测量中,要以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为依据,分别编制心理健康测验和心理素质测验。在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要分别建立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探索高校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体育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1.心理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健康下了新定义,认为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指疾病和病弱。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认识能力正常。(2)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心理与环境相互统一。(3)意志品质优良。(4)人…  相似文献   

15.
既然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相似文献   

16.
赵静 《幼儿教育》2004,(11):11-11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它归纳为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性格开朗、乐于交往、行为协调、意志坚强、反应适度等。然而,这些都是描述性的、不可能进行量化的评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四个方面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7.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引自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心理健康则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应该是广义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主要从学习、人际关系以及与自我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来衡量。其标准如下:(一)心理健康与学习。智力发展正常是青少年学生能  相似文献   

18.
心理解压操     
虽然一再地说“减负”,但是现代中学生面临的种种压力,还是使他们觉得不堪重负,甚至有的小小年纪就变成了小老头,心事重重。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有六方面,即智力正常和灵敏、情绪正常和稳定、意志坚强和自制、行为协调和自然、人际关系良好、对外界反应适度。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调适过程,不可能有一个静止的理想标准,许多人都是处于健康与不健康的边缘状态。因此,我们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心理状态,经常调适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国外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促进是解决全球健康问题的新策略。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美国健康促进政策的连续性、科学性、法制性、可操作性以及灵活性值得我们借鉴;(2)转变心理健康服务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健康价值观;(3)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4)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健康促进委员会统一规划指导全国的健康促进工作;(5)建立高效务实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人人健康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实践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与标准界定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含义;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