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上小学,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母亲没有打骂孩子,临睡觉的时候,母亲对孩子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字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从此,孩子再也没迟到过。  相似文献   

2.
王元讯  范红 《班主任》2014,(5):55-55
看到这么一个故事:孩子上小学,可是最近他总迟到。母亲听了老师反映的情况,既没有骂孩子,也没有打孩子。临睡觉时,母亲对孩子说:“告诉妈妈,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会迟到呢?”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相似文献   

3.
莲花 《家教指南》2004,(4):51-51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儿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没说什么,给了他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怯怯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了,还遭了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哭诉。…  相似文献   

4.
倾听 激励 耐心 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精髓,更是我们为师者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爱有哪些方式,又有何作用呢?爱,就是倾听、呵护孩子上小学了,可有一段时间总迟到。老师找其母亲谈话。母亲回家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的时候,她对儿子说:“孩子,告诉我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说:“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儿子去河边看日出。母亲很感慨:“真是太美了,儿子,你…  相似文献   

5.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其母亲谈话。母亲知道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前,她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  相似文献   

6.
宽容的艺术     
丁七环 《教育文汇》2003,(10):28-28
一位母亲听老师说儿子最近老是迟到。十分不解。儿子每天走得那么早,怎么还迟到了。她没有打孩子,而是与孩子谈心。她了解到孩子是因为每天在河边看日出入了迷才迟到的。第二天母亲竟和儿子一道去看日出。自此以后,孩子从未迟到过一次。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孩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什么也没有说,给了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悻悻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例如,还遭了挨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  相似文献   

8.
拨快十分钟有个小孩无论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又喜欢迟睡迟起。因此,他几乎每天上学都迟到,叫父母头痛不已。用心良苦的爸爸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既不是惩罚孩子,也不是采用死板的教育方法,而是把孩子床头的闹钟拨快十分钟。自从拨快十分钟以后,小孩再也没有迟到过。爱的回音母亲责备了他,小男孩怀恨在心。他不敢当着母亲的面说恨她,便跑出屋,走到山边,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声:“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小男孩有点儿吃惊,他跑回屋里,告诉母亲说,山谷里有一个卑鄙的小孩说恨他。母亲听后,马…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长期在工厂值夜班。她的孩子每天要等母亲下夜班回家后,在床上吃了点心才起来,穿衣服时,孩子挑三拣四,母亲也百依百顺。有时要花上半小时,孩子才肯下床穿鞋子。后来,这位母亲改做常日班了。一个星期竟有四五天因照料六岁的孩子起床而迟到。每天早上,当妈妈忙得团团转时,孩子竟说“急什么呀?迟到就迟到吧。”懒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长期在工厂值夜班。她的孩子每天要等母亲下夜班回家后,在床上吃了点心才起来,穿衣服时,孩子挑三拣四,母亲也百依百顺。有时要花上半小时,孩子才肯下床穿鞋子。后来,这位母亲改做常日班了。一个星期竟有四五天因照料六岁的孩子起床而迟到。每天早上,当妈妈忙得团团转时,孩子竟说“急什么呀?迟到就迟到吧。”懒  相似文献   

11.
顾连梅 《家长》2013,(6):50-51
父母只有坚持理性教育,既尊重孩子,又不溺爱放任,适度约束孩子,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一天中午,我接到了梓桐母亲的电话。她告诉我,梓桐近来在家经常玩电脑游戏,很少看书写作业。"我说他,他就跟我吵。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要不,还是让他住校吧!"梓桐的母亲又着  相似文献   

12.
“孜孜,孜孜,孜孜来了没有?”“老师,孜孜还没来。”“柠柠,柠柠到了没有?”“柠柠还没到”早上8:30分,我开始组织活动了,可一点名,全班30个孩子只到了三分之一。迟到,在幼儿园是一种常见行为,一些孩子三天两头迟到,另一些孩子迟到半小时、一小时也是司空见惯。许多家长都认为迟到是小事情,又没什么关系,孩子想睡觉,就让他多睡会儿吧!其实,迟到并不是一些父母眼中“无所谓”的小事,迟到不利于幼儿形成守时的概念和养成守时的行为习惯,这种没有时间观念的行为成为习惯后对孩子日后的生活将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让孩子从小养成守时习惯…  相似文献   

13.
撒谎是孩子在特殊情况下的心理反应。从教十余载,总有一些孩子撒的谎,让我难以释怀,也让我从中不断汲取成长养料。小莫和小东撒谎,完全出于他们对批评的恐惧。小莫和小东迟到了,和他俩一起迟到的还有小飞。我问小飞为什么。他的沉默告诉我,他的迟到没有任何理由。为防微杜渐,我批评了他。随即我问小莫。他犹豫了一会儿,"老师,我迟到了,是因为我发现校园有好些纸屑,我跑遍了整个校园,就是为了捡拾它们,可是却  相似文献   

14.
曾有这样一个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一向不好,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他的语文老师从不歧视他,因为他知道这孩子没有母亲,父亲又忙于经商.……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智慧     
安妮 《家长》2004,(Z2)
1.拨快十分钟在美国新奥尔良,有个小孩无论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又喜欢迟睡迟起。因此,他几乎每天上学都迟到。这叫他的父母头痛不已。用心良苦的爸爸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既不是惩罚孩子,也不是采用死板的教育方式,而是把孩子床头的闹钟拨快十分钟。自从拨快十分钟以后,小孩再也没有迟到过。小孩后来成了全球首富,他就是比尔·盖茨。2.爱的回响母亲责备了她,小女孩怀恨在心。她不敢当着母亲的面说“我恨你”,便跑出房屋,走到山边,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声:“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小女孩有点吃惊,跑回屋里告诉母…  相似文献   

16.
我和孩子经常在林间小路上散步,从前他总是抓住我的手一甩一甩,边走边跳的,而现在他常常把我的胳膊向上托,我奇怪地问:“妈妈很老了吗?”他笑嘻嘻地说:“没有啊,妈妈年轻得像小草一样呢!”“那你为什么要这样用力扶我呢?”孩子没有解释,笑着跳着跑远了。晚上,孩子的老师打来电话,告诉我,孩子几乎每节课都要去卫生间,而且每次都会迟到。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他在幼儿园曾经有过这个毛病,在医生的帮助下调养了很久才好的。现在怎么会又犯了呢?放下电话我心急如焚,医生说过,治疗这种病不能有心理压力,我决定先观察几天。  相似文献   

17.
一天早上,值周干部告诉我,近来少数同学总是在上午第三节课迟到,原因不明。果然,上午第三节课几分钟后,晓萧他们几个才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我用眼神暗示他们尽快进教室,心想,明天他们总不会迟到了吧。可是第二天,晓萧居然迟到了十五分钟。我压住怒火,直到放学才把他叫到办公室。“你为什么第三节课迟到了?”我平静地问。“我上厕所没有错!”晓萧高昂着头。“就是你的错!”我再也不能压制心头的怒火,几乎吼道。他为之一震,伴着泪水只是不停地说:“上厕所没有错!”我沉思良久,看来吼叫只会激化矛盾,“课间休息25分钟,再加上迟到的15分钟,难道上…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家访,学生的母亲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我清楚地记得,孩子那一天回家兴奋得要命。我开始以为是孩子得了个一百分,后来孩子告诉我,今天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碰到他,摸了摸他的头,还对他笑了笑,引得同学嫉妒的要命。”  相似文献   

19.
李会英 《现代家教》2003,(10):21-21
有位孩子的母亲来电话说,她8岁的儿子很调皮,损坏了东西说一说他,他根本不当回事,仍然是我行我素。让我帮助她想想办法。我说,你不妨试用一下“自然后果的惩罚”法则,看看效果如何。她问什么叫“自然后果的惩罚”?我跟她解释了一通,她答应实践一下,说有了结果一定要告诉我。  相似文献   

20.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