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信息工程大学把导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突破口,在制订规划、改善结构、培养能力、创新机制和优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实践改革。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导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全新模式,目的是通过改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机制改革中的地位研究,探索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激发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资助工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研究生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亟需加强研究生培养能力的建设,除了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责任之外,高校还应寻找多种途径以更好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论文发表过程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可充分利用知识讲座、论文编校等工作有效地培养研究生论文撰写能力,培养其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导师制度的影响与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高校的改革方案中涉及导师制度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指出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可以激发导师的培养热情,扩大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权力与作用,密切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针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提出了改进导师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我国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和双导师培养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对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完善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必须努力健全导师的遵选机制,优化导师团队的梯队结构;建立健全导师团队的责权划分机制,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导师团队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建立健全研究生监控机制,确保研究生按要求参加学习和研究;科学制定学术分歧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从研究生、导师和过程管理三方面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问题,并从研究生招生培养、导师队伍建设、论文过程管理、激励淘汰机制建立、论文质量监控和评估等五方面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苏永芝  陈景鹏 《文教资料》2010,(11):197-199
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是军队现代化建设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文论述了军队院校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紧迫性.分析了部队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需求.从导师队伍、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环境、招生制度、培育渠道六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导师负责制与研究生学术品质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为研究生学术行为不端的主要原因在于欠缺学术品质修养,建立导师负责制有助于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是有效防范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培养研究生学术品质的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导师的师德教育,科学论证导师招生数量,建立完善导师评聘机制,将学生学术行为与导师业绩挂钩.  相似文献   

10.
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在目前的培养中,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必须通过完善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与导师责任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研究生科研实践锻炼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了研究生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结合海洋化工领域的化学工程专业的专业硕士实践环节培养方案,探讨了从招生面试环节增加其专业应用能力考核权重,制定可行的专业硕士实践环节考核机制,加强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严格专业硕士导师资格评定机制,切实发挥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制定适合专业特点的专业硕士培养计划等几个方面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2.
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摆在高等学校和教育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首先探讨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及其主要构成,继而以福建省某高校为例,分析了当前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最后提出了创新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路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师徒规训研究生培养范式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也存在过分强调学科专业排他性的局限,不利于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范式对于改变高校“高墙自闭症”,打破学科壁垒、突破体制机制限制、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弥合理论与实践鸿沟,培养研究生开放思维、创造人格、创新能力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价值,而理念引领、平台支撑、机制推动、文化保障是我国研究生培养范式转换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和地方高校特点,针对交叉研究领域,在教学计划、导师指导、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从系统理论来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培养效果不仅受到创新动力等个体性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过程中受到各种制度及其之间的交互影响。本研究基于制度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研究生对培养体制的满意程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逻辑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学术行为失范的内源性因素主要是学术能力的欠缺,表现在学术积累厚度不足、学术训练强度不够、学术交流质量不高等方面。对此,研究生应重视学术积累、提高积累效率,树立学术信心、勤于学术训练,培养学术交流能力、注重学术交流效果。这样,既有利于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也有助于减少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文中简称"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地域、行业和满意度三者因素,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与学生能力培养建议,以及毕业生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就业工作建议,认为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内培综合能力,外树良好形象;建立激励机制,重塑优良学风;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系,建立巩固的教学实习基地;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根据社会不同职业要求,增开学生职业需要的选修课等。  相似文献   

18.
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处理好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保证学生的学习投入,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都重要,但存在一定的冲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需要保证学习总时间,逐渐减少上课时数,还需要将科研引入教学,开展能发挥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双重作用的学术活动;学习投入是研究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为此有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向学生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同时对其进行检查、督促,把住质量关;良好的学术环境是研究生成长的动力和保障,为此不仅需要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还需要保障研究生的学习自由。  相似文献   

19.
课程设置改革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程设置在整个课程教学工作中又起着基石性和原本性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