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入WTO后,中国加快了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在此大背景下,国际化与民族化如何和谐统一,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大问题。这要求我们既要吸纳世界先进的文化,加快中国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又要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凝聚力,既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国际人,又要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涵养的中国人。 崇仁路小学主动适应时代要求,提出"弘扬崇仁儒家文化,搭建绿色生命平台"的办学理念,努力让绿色生命根植于崇仁文化的沃土之中。  相似文献   

2.
文化不仅影响一个人、一群人甚至一个民族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而且将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要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需要构建全过程、全方位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班级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软肋,在班级层面上实现文化育人,就涉及到班级文化的内在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3.
渗透民族文化的主体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教育的根基在于民族文化,渗透民族文化的教育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和技能,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既使人懂得何以为生,又使人懂得为何而生,拥有人所特有的意义世界。民族文化、道德教育在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中具有重要作用,关注道德教育向民族文化回归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文化即人化,是人的自我生长和自我组织的过程.作为民族优秀文化传递的主要手段,民族高等教育不仅担负着传递和保持自己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对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主流文化、现代西方文化以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多元整合功能,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现代性,最终培养出具有跨文化学习能力的现代民族人才.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民族不会因为贫穷落后而灭亡,但是民族失去文化和精神后注定要灭亡。文化不仅仅影响人自身的素质,而且对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没有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让世界所抛弃。  相似文献   

6.
李曼  杨瑞华 《培训与研究》2007,24(12):55-56
现代化进程中的和谐文化建设,着力点在于实现文化转型、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培育新型民族精神。文化转型就是要用理性主义和人本精神重塑国人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模式,实现人的现代化;增强文化凝聚力就是要加强文化认同度,建构既有民族性又有先进性、现代性的文化体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再造反映时代发展和进步要求的新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与大学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承接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使我们从中…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A4):98-99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生态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人文素养及民族风俗。因此,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民族文化与教材内容适时整合。  相似文献   

9.
通过论述民族音乐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阐明民族文化最终要走向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开放、包容的方向、不断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积极与世界文化接轨,使本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一部分,从而宏扬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0.
吴悦 《考试周刊》2010,(42):94-95
1.和谐文化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要大力发展与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发展,就要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色,挖掘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性,建设当代体育文化,并以此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林,为世界体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面对人类文化日益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随着中国全面走向世界,中国体育文化应大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和谐世界与爱国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世界理论是根据当今中国在世界的历史方位、发展方向与和平发展合作时代主题要求而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和谐世界理论以爱国主义为基本价值依据,并将其延伸、强化、深化;赋予其世界视野和开放意识;要求人们摈弃冷战思维,具有互信、互利、合作意识和民主法制精神;克服弱国心态.使爱国主义更加理性、健全;要将发展民族文化、强化民族文化教育提高到增强国家实力的高度,爱国主义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不竭动力和旗帜.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是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从小处说就是融化在每个人血液中的乡情,往大处说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很多名篇佳作都在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方面赢得了我们的青睐。其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道理用在戒们作文中也是有道理的。不过这要要求您走出校园,调查研究,了解你所在的地方的具有文化特质的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地方风物、婚丧嫁娶的习俗等等,这些好东西,泡在“题海”里是找不到的。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说,对于人的成长,文化的东西很重要。那么,如何在国际理解教育的氛围中让孩子感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立足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具有理解国际、感知世界的基础。而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唯汉字文化的传承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也最为真切。  相似文献   

15.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演进变迁、族群喜好、接受外来文化等等,造就了侗族文化的多样性。侗族文化多样性反映在其文化遗产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生产、生活、艺术创造、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侗族文化多样性是其不断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侗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对居住地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中,在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保持本民族良性文化的基础上,尊重其他民族的良性文化,相互借鉴,积极主导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在韩国,民族精神教育是公民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道德教育,始终都有明确的民族精神教育目标。韩国现行的《教育法》中规定:教育要培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精神,为维护和发展国家的自主独立进而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创造和发展世界文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德育与文化的内在关系要求我们应该从文化的视野中去探寻德育理念的变革。世界德育理念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是一致的。德育理念的变革既要看到全球化背景下德育的普适性要求,又要看到国家、民族、文化在德育理念中的特殊意义。德育理念的变革需要我们在厘清德育内涵、确立目标和分层教育方面倍加努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三)精神世界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习近平"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大道至简的哲学命题。我们由此入手理解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微言选粹     
《陕西教育》2013,(10):49-49
山东大学徐显明:文化对一个民族的作用体现在它是一个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是把民族连接在一起的最重要的纽带。文化的高度在于思想,思想也代表着大学的高度,所以大学不仅要进行知识创新,更应当成为一个思想库。山东大学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受人尊重的大学,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民族文化面临着新的选择。固守民族本位或者全盘否定走向西化都不能使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民族文化应趋同存异,既从内部坚守我们民族文化的个性,又要从外部联系中发展与全球文化一致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