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震云的很多小说都体现了强烈的批判意识.大多都涉及到对无处不在的权力链条的剖析.他的部分小说也因此而得名为“官场系列小说”。尤其是刘震云小说《新闻》《手机》揭示了当下权力与舆论的错综复杂的缠绕关系.并分别分析了人性是如何在权力的控制下逐步走向异化的.在权力与舆论的联合操控下.群众由权力的赋予者、舆论的监督者一变成为被操控者。本文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权力批判和人的异化理论来解读刘震云的小说.揭示出人性是如何在权力的支配与控制下变得扭曲.并体现了作者对权力深刻的批判精神以及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刘震云在《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官场》《官人》一系列小说中所表现的人的生活都可归结为生命的异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在世纪之交的官场写作中,莫言的短篇小说《倒立》独树一帜,小说通过一场看似平常的同学聚会,揭示了权力空间中人性的异化,小说的权力叙事以官场局外人的冷眼旁观层层深入,达到了无声的反讽效果。  相似文献   

4.
略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传承与突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年作家王跃文因其小说集《官场春秋》和长篇小说《国画》,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被一些媒体称之为“官场小说”。与我国传统官场小说相比较,作家王跃文既有传承也有突破。首先表现为题材的趋同性。以“官场”人物勾心斗角、追权逐利为主;其次,古代官场小说对人性关注不足,更多地表现为奴性、兽性、神性方面,而作家王跃文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对小说主人公所持的态度,并打上作家自己人生经历的烙印。但作家并未达到他预设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度,仍需对社会现实和所谓的“官场”作更深层的哲学思索。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官场小说”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官场小说”的否定性评价已经成为批评领域对待这一文学现象的主流态度和重要特征。官场小说是作家面对转型期社会复杂矛盾所产生的现代性焦虑的一个表征,在对官场腐败、价值失范、人性异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思、批判中隐含着对正义、公平、法制等合理化社会秩序的诉求,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跃文一直被称为官场小说第一人,其实是一种误读王跃文的小说创作既包括官场小说,也有乡土小说.尤其是近期中短篇小说集《漫水》的出版,更显示出王跃文乡土小说创作的实绩、就官场小说来说,王跃文的创作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审美艺术均明显高于时下流行的其它官场小说,并且达到优秀政治小说的高度《漫水》则承接五四以来乡土文学的传统,以鲜明的现代意识与忧患意识对现代文明是如何破坏和影响传统乡村文明进行了深刻揭示.尤其是对乡亲们的美好人性的书写以及对压抑人性破坏人性的时代、政治、历史、文化等等作出了有力批判。因此,对王跃文及其小说创作进行全面认识与把握,不仅可以避免对其误读,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一定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震云的短篇小说在叙述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的表层之下,寄寓着较强的现实批判性;而其长篇小说则通过象征和讽喻透射着对官场权力深刻的历史批判.刘震云官场小说继承“五四”启蒙精神,其多维度的批判性、独特的讽刺艺术等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与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张平的《抉择》等主流色彩浓厚的反腐小说不同,新时期描写官场的小说多转向新写实,这类小说更注重描写原生态的官场。作家用可堪玩味的态度把“场中人”的无奈一一呈现。小说从对官场的关注上升到对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关注,深刻揭示了在金钱、权力等欲望中生存的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和信仰危机。其中,作家们对古典精神沦落的叹惋,对整个社会人生的关注,对人性的探索构成了小说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刘震云的早期作品,即他写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和中期的中短篇小说,主要是以乡村生活为题材,主要描写乡村居民的生活困境以及随着时代的变动而引起的乡村居民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前期,刘震云的笔锋由贫穷的乡村转向了城市的机关大楼和都市小人物居住的狭窄公寓,以冷静而锐利的“新写实”笔法,深刻地解剖社会转型期中国官场、城市的权力关系,以及在权力结构的挤压下中国现代小市民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异化。笔者将通过对刘震云写于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的《一地鸡毛》《单位》《官人》《官场》等“新写实小说”的阅读和阐发,以权力为关键词,对那个时期中国城市政治经济结构的一些症状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0.
反讽是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叙事的显著特征。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的反讽叙事主要体现在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以及性格反讽三个方面,同时又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刘震云表面采取冷静客观的叙事态度,实质暗含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并对其笔下的"小人物""官人"形象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同情,而这与他平民的创作视角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在多数的文学史著作和评论文章中,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而其代表作品: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的《风景》《黑洞》;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官场》;刘恒的《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则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品。这些作品都注重冷静地展示下层社会人们的平庸的原生态,注重对世俗人生的叙写,含蓄地表达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意味的思考。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对生活真实性的强调使这些新写实小说读来真切感人。这些小说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相似文献   

12.
官场历来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存在。新时期官场小说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它真实地反映了官场百态,对官场的腐败现象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对腐败官员的思想和人性进行了细微的描写,尤其是对官本位思想作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描写和揭露封建官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传统主题之一。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两部小说名著中,对封建官场权钱交易、卖官鬻爵、贪赃枉法、欲清不能等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进行了比其他古代小说作品更加全面深刻和细腻具体的描写与批判。尤其是《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把对封建官场政治黑暗腐败的描写与揭批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4.
进入现代以来,权力和金钱对人的异化和影响越来越严重。阎真的《沧浪之水》与王跃文的《国画》是我国两部典型的有关官场生存环境中的知识分子小说。面对权力和金钱的诱惑,池大为和朱怀镜最终都选择了屈服,戴上了官场角色所需要的面具。官运亨通后的他们最终在"权力"与"人性"夹缝中迷失成为精神的流浪者。在"权力"与"人性"两极的摇摆导致他们在人格上的严重分裂,身处高位的他们不得不时刻面对心灵的煎熬和灵魂的拷问。  相似文献   

15.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的小说《钢琴教师》描写了一种异化的母女关系。母女二人如共生体般密不可分,却又相争相斗,互相伤害。女儿的人性受到压抑、摧残。作家通过描写母亲对女儿的全方位压制,对人性受压迫主题进行夸张和典型化处理,鞭辟入里地批判了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珊 《海外英语》2015,(1):195-196,214
约瑟夫·海勒是二战后美国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通常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创作,通过极具个性特征的写作方式,不仅真实地表现了美国社会的生活,而且还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抗议和不满。读者也能够在阅读作品的震颤中学会思索,在喜剧中感到悲哀。《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以战争背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尤素林等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主题。从该文来看,研究了这部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并指出它在若干方面的体现。文章批判了官僚资本主义扭曲了人性,对人造成了极大的异化,由此可以看出海勒关注人性、关怀人类所处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毕飞宇小说“玉”三章与《青衣》是集体主义文化的批评文本。前者表达了作者对集权下人性异化的忧虑.后者则张大了抗击集权文化的人性力量。谄媚或反抗现实成为这几部小说可资比较的基础,传达出毕飞宇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以及在体制外建立个人乌托邦理想之于文化乃至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分析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的文本片段《附录》.以细读方法,运用跨文本性理论,将之与小说正文的某些细节进行对话和互证;对"韩书记"和"领导人"形象进行挖掘.正是对这两个人物的解构,刘震云深化了权力批判力度,把话语批判的目标确定为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叙事.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热潮的历史文化缘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形成了一股“官场小说”的热潮。从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考察,“官场小说”可以说是百年文学中官场叙事传统在新的时代境遇中的延续和发展。一方面,权力异化而导致的官场腐败与自由宽松的话语氛围为它的兴盛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官场小说”是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对自身角色的确证,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批判与建构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一批文学新锐如刘震云等把他们的视点放在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琐事的关注上,他们所写的小说,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先锋派的新潮小说有着不同的面貌,我们称之为新写实小说。这些新写实小说在创作方法上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他们的作品真诚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为新时期以来一度沉闷的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发表后被多家刊物转载,评论界公认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下面就《单位》、《一地鸡毛》谈谈刘震云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