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电视,因它依赖屏幕与观众进行交流的特性,决定了可视性成为其显著特点。而要增强电视谈话节目的可视性,我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选好题材,注重纪实谈话类节目的纪实性表现在真切的现场感和参与性,现场嘉宾和观众是直接的参与者,他们身临其境,感受真切,整个节目是由嘉宾、观众和主持人共同完成的。谈话类节目所设计的话题都是热门话题,所要求的嘉宾都足名流、典型。他们  相似文献   

2.
沈伟利  崔柳 《新闻传播》2006,(10):57-57
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有新闻类、社会类、生活类,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节目确实留不住观众的眼球,拴不住观众的心。像“两把椅子两张嘴”这样普遍存在的低成本经营的谈话节目屡见不鲜,而盲目跟风、缺乏个性也是现在谈话节目的通病。主持模式、谈话方式包括话题的雷同带来的不仅是千人一面的乏味,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多数谈话节目没有对目标受众进行准确定位,模式固定化,节目个性不突出等。  相似文献   

3.
陈怡  殷瑜 《声屏世界》2003,(7):30-31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内有些电视台制作该类节目已经有比较好的经验和编播制作团队。但综观全国整体情况,良莠不齐,暴露出一定问题。本文认为电视谈话节目获得发展的关键在于搞好选题、流程和主持环节的策划,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设想和方案。选题策划:观众是谈话节目的上帝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是其灵魂所在。谈话节目的编创人员在选择话题时应深入实际进行调研,了解目标观众最新最近的心理走势。选择的话题要贴近观众,贴近生活,具备接近性、重要性、趣味性等要素才能使节目和观众之间搭建起互动的传播空间。谈话节目有…  相似文献   

4.
高璇 《新闻导刊》2007,(2):33-34
什么是谈话节目?谈话节目是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是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它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赋予平民话语的权力,视点扩大,层次丰富,观点多元。  相似文献   

5.
张军 《记者摇篮》2006,(10):56-56
电视谈话节目是以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或观众参与的大众传播方式,通过电视媒介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某个话题或事件展开即兴的交流。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最早的应该是东方电视台1993年开播的《东方直播室》,至今算起来也不过十二年的时间,而有全国性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闪亮登场更是90年代中期以后(1996年)的事情。娱乐谈话节目话题往往比较轻松,主要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对话,以普通人的视角,多角度挖掘明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一个…  相似文献   

6.
谈话节目的开篇话题设计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谈话的基调,更是能否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面对面》、《杨澜访谈录》等优秀谈话节目的部分精彩开场话题设计,总结出一些有效的规律,以利于此类节目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徐平 《视听界》2014,(4):119-120
电视谈话节目是以面对面人际交流的方式,通过电视或网络等大众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8.
吴玉兰 《新闻界》2001,(5):65-66
电视谈话节目,源自国外“TALKSHOW”,港台译作“脱口秀”,其基本形式是一个主持人,几个特约嘉宾,一群现场观众,围绕一个预先设定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就是说,口头言谈是谈话节目的呈现形态,对设定论题的诚恳探讨以及探讨中思想的交流与争锋是节目的基本形态。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电视界已有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时代风尚和大众的行为方式。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开山鼻祖当属于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东方直播…  相似文献   

9.
时下,谈话节目在电视台栏目的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品牌影响力和生命力。如何有效的驾驭谈话节目,赢得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使节目贴近观众是每个谈话节目主持人应该聚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宋思霖 《声屏世界》2006,(10):36-36
时至今天,电视谈话节目数量繁多,节目类型也各不相同。本文着重对人际沟通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做一些分析。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是作为一个倾听者、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出现,调动现场气氛,控制话题的行进方向。主持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在现场,更多的时候是怎么能鼓动起谈话对象、嘉宾和观众,让他们畅所欲言,当营造出这个环境以后,主持人的倾听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所有的谈话者都希望得到尊重。但是在一些谈话类节目中经常会感觉到一些主持人似乎缺点什么,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在听,他在问第一个问题时,想的是第二个问题该…  相似文献   

11.
怎样让谈话节目更好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从1993年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湖南卫视去年开播的《天下女人》,全国已涌现200多个谈话栏目。谈话节目日渐繁多,说明它有市场,有需求,但有些谈话节目,由于定位不清晰,题材重复,故事大同小异,让观众越来越觉得谈话类节目不如以前好看了。怎样增强电视谈话节目的可视性、吸引力、影响力,已成为电视人一个摆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天津电视台的品牌谈话节目《男人世界》为例,通过分析其两位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及人物性格,并结合国外优秀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成功经验,具体论述谈话现场对主持人提出的要求和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对节目成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今后我国谈话节目主持人需要有哪些突破和创新,从而突出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灵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处于中心位置,是该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形象代表,谈话节目强调主持人的明星作用,以明星品牌连接嘉宾、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谈话节目名称和标识设计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突出主持人作为栏目符号的地位。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谈话节目越来越多的今天,如何使节目脱颖而出.把嘉宾和观众迅速带入节目氛围中?本文通对大量谈话节目开场话题进行文本研究.按其特性分门别类.试图找出一些规律性质的东西.以利谈话节目寻求更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赵小茉 《今传媒》2011,(4):88-89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数量很多,但是受观众欢迎的却寥寥无几,通过分析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正确的定位,优化主持人,拓展和细分话题等措施才能保持谈话节目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开放现场热线接受场外观众的电话参与的节目。一般的谈话类节目都不是现场直播的,大都采用演播室录制、后期剪辑的制作流程,而后期的剪辑在谈话类节目的呈现上分量越来越重。随着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多种元素也被引入到节目中来,比如一些非语言因素,把这些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也是谈话类节目后期剪辑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设置悬念剪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曾斌 《新闻记者》2006,(3):50-51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日广生于1995年,曾经以其话题时新、风格清新、现场活跃、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了大批观众。当年的一些文化学者由此断育:我国社会文化正从偏重教化发展到交流和信息共享,这一变化导致了谈话节目的兴盛并决定它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谈话模式,是在现场传播三方——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交流中形成的一种节目形式。节目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是整档节目的主心骨,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决定了谈话节目思想碰撞的效果。本文结合中美一些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通过对比性分析来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创新电视谈话节目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怡淼 《传媒观察》2005,(10):47-48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和嘉宾或现场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它将人际间的谈话交流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开播掀起了收视狂潮,  相似文献   

20.
郑伟 《视听界》2011,(6):107-108
一.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的因素 1.主持人的魅力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最关键的因素是主持人的个性,他们能与听众建立一种关系或是与听众构成一种亲密的联系。2.参与的力量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的因素还有听众的参与和感情投人。电视观众通常只是被动地注视着屏幕,而广播听众喜欢参与进来,并与其他人的参与产生共鸣。电视谈话节目主要是由现场观众和嘉宾起作用,而广播谈话节目会吸引许多听众打进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