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一项旨在宣传中国国家形象和提高汉语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国际中文比赛.本文主要研究问题是国家汉办网站在海外传播上与国内外其它有关网站有何差距以及如何提高“汉语桥”的海外传播影响力.论文首先分析了与网络传播影响力相关的研究,提出了基于Alexa搜索引擎统计的到访量和浏览页面数计算的网络传播当量和传播影响因子表示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方法,然后选择了多个国内外相关网站,通过对比研究方法分析了“汉语桥”海外传播的现状和不足,并针对“汉语桥”未来的宣传工作,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其海外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际中文教育图书的海外出版与传播是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构成.文章以美国亚马逊图书网站的数据信息为基础,考察了国际中文教育图书在海外的出版与影响力状况,并对受众反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我国中文教育图书在海外市场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作为汉语推广的明星品牌,"汉语桥"已经成为广大汉语学习者交流学习经验、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成为中国民众了解海外汉语推广成效、感知世界风情的窗口. "汉语桥"比赛的借"势"传播 "汉语桥"比赛内容通常包括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和中国文化技能.站在国内观众的角度,外国人的中文知识和技能竞赛水平并不会被赋予多大期待;人们收看"汉语桥",一般也不会是出于学习、求知的需要.然而"汉语桥"又有其吸引力,这主要是由于外国人说中国话、演绎中国文化所带来的新鲜感以及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特殊喜剧效果.因此国内观众对"汉语桥"的收视,主要还是带着娱乐的心态.这就决定了"汉语桥"节目可看性的基本内核:挖掘赛事中的娱乐元素,将才艺展示和舞台表演等作为比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冰  吴亦楠 《今传媒》2023,(9):37-41
本文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下“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节目内容的叙事特征与叙事策略;采用文本分析法,概括出该节目以圆形场地创造对话叙事空间、三元主体共创叙事文本、明暗双线交错推进叙事的结构特征,探讨了该节目具有的跨平台融合与网感化传播、梦想叙事激发情感共鸣以及柔性传播三重叙事策略,旨在为提高跨文化节目制作水平和国际传播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家已经把树立中国大学的良好品牌和形象视作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应有之义。本论文选取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159 家高校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抓取国际搜索网站和大型社交平台数据,设定具体的维度和指标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中国高校在海外影响力及品牌形象塑造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大陆高校对海外网络传播平台的利用不足,没有把现代传播的双向性、互动性和发散性的理念应用到海外传播中,海外传播力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传播打破了不同媒介形式间的隔阂,通过多元渠道进行内容传播和扩散,让信息能够触达更广泛的人群,提升了内容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全媒体时代的传媒生态对中文学术著作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聚焦中文学术著作全媒体传播发展路径,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特点总结,探讨、分析了中文学术著作全媒体传播的现状与困境,针对其出版业态的现存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优化路径,并对中文学术著作全媒体传播发展提出了包括树立全媒体理念、进行市场化运作、提升全媒体技术、培育学术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在内的发展路径建议,为中文学术著作的传播实践和创新发展提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成  赵鑫 《现代视听》2015,(2):49-54
本研究基于监测记录优酷用户网络收视行为的大数据平台——优酷指数,较为直观地分析了"2013年度网络十大视频"在网络用户中带来的传播效果和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视频网站的议程融合尽管体现了媒介机构的品牌定位和价值引导,但其传播影响力较为有限。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议程设置,视频网站必须保证视频策划的信息量和可看性、做好相关视频的链接与整合,并继续加强与其他媒体之间的媒介互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界定了新闻传播专业网站的定义和分类 ,描述了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的发展概况 ,并通过网上搜索查找出相关网站按类别对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站进行了评析 ,在与国外海外同类网站的比较中指出了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动态     
《网络传播》2010,(5):8-9
4月13日,中国日报网与济南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管的“天下泉城”网站实现链接,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这一举措,旨在利用《中国日报》及中国日报网的强大国际传播能力,进一步加强济南市“天下泉城”城市品牌的海外宣传,双方通过合作将向海内外全方位报道和展示济南市城市品牌和形象,以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天下泉城”网站英(中)文频道以网络链接方式加载在中国日报网内。海内外读者可以分别在中国日报网英文和中文频道首页对“天下泉城网”进行访问。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析"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基础研究类和工程技术类梯队中文期刊的特征,思考如何建设一流中文科技期刊.通过调研期刊网站和查阅《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全面了解梯队中文刊发文量、影响力、影响因子、网络首发、微信公众号等情况,分析影响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因素.调研发现,建设一流中文科技期...  相似文献   

11.
李江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5):107-107
在国内外网络影响因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影响因子的三大缺陷:其一,网络影响因子的适用性差;其二,网络影响因子算法自身存在缺陷;其三,网络影响因子的假设前提难以成立。基于这三大缺陷,笔者认为Pagerank算法用于网络影响力评价更合理;在充分了解网站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可提出Pagerank的修正算法用于网站影响力评价。  相似文献   

12.
《浙江大学学报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英文版)获得国家6部委联合资助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A类项目资助后,思考如何让中国出版的科技期刊既有国际学术影响力又兼具本土特色,并能反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编辑部推出了中文概要与PPT导读,以此来展现文章的创新要点、研究方法、重要结论等主要内容.同时,中文概要上线于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网站,如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施普林格(Springer)、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此举加快双语传播科研成果的速度,提升中英文于同等重要的国际显示度,体现本土化创新走向世界的逆向思维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为改变与此不相适应的"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在国际舆论斗争中争取更多话语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紧紧围绕中央领导提出的"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的目标,在国际传播中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理念,认真研究新闻传播规律、传播现状和发展趋势,着力创新传播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宣传与节目改革,充分利用重大突发事件争取国际话语权,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在增强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以及感染力、吸引力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4.
网络链接分析法是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主要将网络链接分析方法用于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网站网络影响力评价、大学评价、核心网络与核心作者发现、竞争情报与竞争对手分析、网站关联分析、期刊评价以及搜索引擎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婕  聂传清 《传媒》2021,(22):8-11
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外宣媒体,报纸覆盖5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媒体头部品牌"学习小组""侠客岛"粉丝已超千万.海外网、海客新闻等平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初步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全球化与本土化一体推进的外宣媒体矩阵.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下简称"海外版")创刊36年来,一直走在探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前沿一线,"海味"是其颇具口碑的品牌标志.作为对海外发行的唯一主流中文日报,海外版服务海外6000多万华侨华人、500多万中国留学生和7000多万学习中文的外国人,被称为华侨华人的"家书",海外学子"家园".如何凸显"海味"特色,也是海外版一直面对的课题.几代海外版人薪火相接,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笔者试从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来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6.
造成新闻稿件网络传播力不足的原因,包括发稿速度、网站影响力等非技术性因素,也包括记者、编辑对一些需要掌握的网站技术不够了解。本文从网站技术应用层面入手分析,提出稿件内容与网站主体方向一致、字节有效控制、翻页阅读、文本可读、提高附加价值五个方面新闻稿件制作要求,以期规范新闻稿件采写、编发,提高其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迄今已经举办十年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以追求"世界水平、中国特点"为理念,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本文将华赛与世界著名的荷兰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进行对比分析,既看到华赛取得的显著成绩,也发现它与世界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和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方彬 《传媒》2023,(5):86-88
中国高校海外新闻宣传在推动“双一流”大学建设、塑造海外形象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还需在整体设计、队伍建设、内容创新、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完善,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海外传播战略意识,突出自身特色,吸收海外传播成功经验,注重运用社交媒体,善于借助国内外专业媒体进行传播等办法和途径,实现提升中国高校海外新闻宣传国际影响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周艳 《中国编辑》2018,(4):31-35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党的网络理论传播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网络理论传播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宣传理念,对于做好网络理论传播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宣讲家网站作为国内首家理论宣讲的视频门户网站,在网络理论传播规律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文章从"大"宣传和"小"传播的角度,结合宣讲家网站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网络理论传播应树立大方向、大传播、大服务的工作思路和分众化、差异化、微传播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出版产品、国际出版合作与交流、中文国际传播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出版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策略:加快出版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出版走出去传媒生态;开展多元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采取差异化、精准化策略拓展出版走出去国际渠道与平台;运用语言学习载体,基于"互联网+语言+资源"思维搭建国际中文教育与资源平台,在推广国际中文教育的同时推动中文教学资源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