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顺势而为     
忻志伟  周骥 《新闻实践》2013,(1):84-I0003
图片是报纸版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可以这样说,用好图片是设计好版面的关键所在。在版面的谋篇布局中,美编的眼光通常会死死盯住那些能令人兴奋的好图片,而且会尽全力将这些好图片用好、用足,让其在版面的创意中发挥淋漓尽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时政报道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报道,时政报道要把握好"五关"。一是把握好导向关。二是把握好提法关。三是把握好排序关。四是把握好错字关。五是把握好送审关。在新时代,时政记者一定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力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3.
李惠 《新闻采编》2009,(2):34-35
在相同的面对面的采访中,有的记者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人们常常认为他是一个好的提问者,殊不知,一个好的记者更应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或者说,一个好的记者是在倾听的过程中能够适时发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战地记者水均益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演播室里我是主持人,但我依然还要采访,所以我身上更多的是记者的色彩。在新闻领域,很多时候是二者合一的。一个好主持人必定是一个好记者,一个好记者也具备着好主持人的特点。从我个人内心来讲,我还是希望也相信自己更适合做一个合格甚至是好的记者。把这个工作做好,我可能就是一个好主持人。"水均益这段话体现的正是主持人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必须具有记者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在<难得最是好编辑>一文中,曾对媒体编辑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过相当精辟的评价.他指出:从微观层面讲,所有稿件都要经过编辑加工这道流程;从中观层面讲,各类题材、体裁的报道都要经过编辑的统筹安排;从宏观层面讲,编辑工作体现明确导向,反映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倾向……可以说,有好编辑,稿件就可以点石成金;有好编辑,就有好点子、好策划、好版面;好编辑尤其是好主编,是媒体难得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09,(11):49-49
作为一个业界的从业者,我发现好的内容越来越少、成本也越来越高。什么是好的内容?NBA、音乐、影视剧、游戏都是好内容;天气预报、股市行情、地理信息、地图都是好内容;论坛、博客、百科都是好内容。新闻是不是好内容?在中国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湖北日报深入开展以提高报纸质量为中心的红旗竞赛运动。这个运动是在响应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关于反右倾鼓干劲掀起增产节约新高潮的伟大号召下开展起来的,它是持续了五个多月的“六好编辑”(一是政治思想好,二是组织报道好,三是学习政策、掌握情况好,四是群众工作好,五是精编稿件好,六是团结互助好)运动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广电系统在体制上正经历着一场巨变,各地纷纷成立广电集团,本人作者认为广电集团化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垄断"经营与良性市场竞争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任务与产业经营的关系;四是处理好不同类节目形态的关系;五是处理好不同类型媒体、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不仅能讲好自己的故事,也能讲好他人的故事.作为媒体的代言人,主持人所讲的每一个故事不仅仅是让受众爱听就够了,还要起到教育引导受众的作用,而故事这种体裁比播报更容易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主持人需要充分利用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去讲好故事,那么主持人如何在短时间讲好故事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10.
郭远辉 《声屏世界》2014,(12):32-33
<正>近两年来,大型励志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火爆荧屏。这档节目,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声音至上。表面上,它只重其声,不顾其他。细究之下,我们又不难发现,其实这些"好声音",不仅仅是一副天然的好嗓子,好声音只是一种形式,它最本质的蕴藏在声音中的内容,是铸就声音的"材质"。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的配音与此同理。好的配音,是一部好纪录片、专题片的生命。"好声音"配出好作品,那么,如何才能铸就"好声音"呢?  相似文献   

11.
英国女作家伊·鲍温在《小说家的技巧》一文里认为,一个好的小说家必须要会说故事,而好的故事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它是简单的。这里的简单是指一个作家在选择故事上的简单。二、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故事讲的一定是我们感到重要的、感到极端重要的问题,是你我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事。三、一个好的开头。从这个开头可以让读者看到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好的故事尚且需要一个好的开头,在电视频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一条好的电视新闻要想吸引观众,开头的重要性就毋庸置疑了。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我国拥有良好的尊师重教传统,历史的积淀、传统的承继,为我们培养好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镜鉴.好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在吸取优秀传统的同时,也应为其增添新鲜的时代内涵,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传统与时代的协同中,才能使中国教师队伍建设日趋成熟.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今天,如何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如何培养幸福的好教师,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始终是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主编的《中国好教师》这套丛书,紧扣时代主题,对中国好教师的内涵进行了系统解读,对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幸福的好老师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中国好教师的幸福之路而明灯指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说一个人干净,如今,是个极高的评价。说一个男人干净,是说他为人坦荡,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各自担当理该担当的责任,没有阴暗,算计,背叛,欺瞒,两面三刀,阳奉阴违,曲意逢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里,他是好丈夫、好父亲;在单位,他是好部下、好同事、好上司;朋友圈里,他是可以交心、患难中出手相救的挚友。这样的男人往往并非社会名流、  相似文献   

14.
世道确实在变,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正常的老张们其实很"不正常". 不知老外如何,我们是一贯崇尚正统、正宗、正常的. "反",跟"正"相对.自古以来,在我们的脑子里,都有一个预设的"正"在,"反"就是错,"反常"就是孬.我们或多或少会觉得:大比小好,多比少好,重比轻好,高比矮好,宽比窄好,长比短好,粗比细好,首比尾好,有比无好,上比下好,前比后好,进比退好,快比慢好,白比黑好,热比冷好,公比私好,纯比杂好,雅比俗好,新比旧好,忙比闲好,正方比反方好,赞成比反对好,原告比被告好,作用比反作用好.这些观念,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此处不多言,有心的可自己去揣摩.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文看题。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现在报业竞争激烈,读者在选择报纸的时候,目光停留在一张报纸上的时间往往只有几秒钟。如何做到能在这几秒钟内抓住读者的眼球?好的标题无疑是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16.
小说评论和一般书评同样要做到三点:一论说,二分析,三引导。论说是对作品的总体评价,它好或不好或坏?为什么说它好或不好或坏?它好或不好或坏是在哪些地方?而小说作品中最普遍的是好又不好,不好又好,好中有坏,坏中有好,这就更加需要评论予以仔细论说了。  相似文献   

17.
一条好新闻一定要有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好标题,一个好标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在社会民生类新闻的写作中,对于标题的拟定就越发显得突出。起好了标题不仅能一下子抓住人的收看欲望,吸引人的眼球,还能增强观众对新闻的印象,加深对新闻本身的记忆,使得新闻更加生动而鲜活,过目不忘。标题是文章的眼,是文章的魂,好的标题如同一个好名字,令人记忆深刻。比如有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剪辑是一门艺术,编辑技术的好坏与戏剧的完善度紧密联系,在良好的情况下,好的戏剧需要好的编辑技术,才能够将好的戏剧带给观众。  相似文献   

19.
胡适在论及文学翻译时曾经说过:“译者要向原作者负责。作者写的是一篇好散文,译出来也必须是一篇好散文;作者写的是一首好诗,译出来也一定(要)是首好诗。所谓好,就是读者读完以后要愉快。”(转引自刘重德《浑金璞玉集》许渊冲序)胡适在这里为文学翻译提出了一个标准:译得好才是对原作者负责。但怎么叫译得好呢?读者读完之后愉快才叫好。乍一看,胡适这段话也跟他的为人一样随和,宽容。一个“好”字作为对原  相似文献   

20.
陈力 《新闻传播》2010,(4):73-73
一张优秀的报纸,必然是好的内容和好的版式的有机统一。遗憾的是,在办报实践中,一些报纸既说不上有好的内容,也说不上有好的形式,把内容为王的观点绝对化,根本不注重版式设计。我们认为,形式不仅是内容的载体,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讲,形式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