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采用狭义概念,将苦荬菜类群(Ixeris group)处理为4个属,即苦荬菜属Ixeris Cass.沙苦荬属Chorisis DC.小苦荬属Ixeridium(A.Gray)Tzvel.及黄瓜菜属Paraixeris Nakai并提供了分属、种检索表。文中记载了3个新种及7个新组合种。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00,(3):32-33
一、种植模式 (一)果草间作:在柑、橘、柚、桃、梨等果树下种植鸭茅、白三叶、红三叶、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等牧草。 (二)水稻田(秧母田)种草:即在水稻进入成熟期时放干水,将多花黑麦草、紫云英种子撒入田内或在水稻收割后播种牧草,待水稻收割后,施追肥,冬春收割。也可于水稻收割后,浅耕或划破表土播种多花黑麦草,利用到5月翻耕栽水稻,此法在我省和南方各省区广为采用。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00,(3):34-34
苦麻菜,又叫苦荬菜,原为野生植物,经多年驯化选育,已成为广泛栽培的优良高产饲草作物。目前,在南方各省、区都有大面积种植。是猪、牛、禽、鱼的优质饲草之一。 选地与整地 应选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种植生长最好。苦麻菜种子小而轻,子叶小而薄,出土力弱,播种前必须精细整地,才能保证苗全苗壮。  相似文献   

4.
拉萨河下游河谷区三叶草引种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拉萨河谷的自然气候条件, 选择了9种三叶草品种进行集中品比试验, 观察各种牧草的越冬率、生育期、高生长速率和产草量等生产形状。结果表明, 拉萨河谷下游河谷区适合引种栽培三叶草,三叶草能够顺利越冬,能够取得与其它地区相似气候条件下的相当产量。在参试品种中,Zgrk8802 红三叶、Beskyd红三叶和Vesna 红三叶是适宜于拉萨河谷下游的优良牧草品种,在越冬率、产草量、生长期和生长速率方面表现都是优良的品种,值得在拉萨河谷下游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几种植物在稀土尾砂基质上的抗旱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土尾砂为基质,在盆栽条件下对南方几种常用的复绿草种进行了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影响的试验,试验时间135天。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不同草种生物量影响有一定差异,干旱胁迫3周处理与对照的生物量(干重)之比为:百喜草(0.92)>白三叶(0.83)>狼尾草(0.81)>弯叶画眉草(0.8)>狗牙根(0.72)>高羊茅(0.7),干旱对百喜草生物量的影响最小,其次是白三叶、狼尾草和弯叶画眉草,对高羊茅生物量的影响最大。干旱胁迫下叶片卷曲形态观测表明,百喜草受影响最小,其次是弯叶画眉草,狼尾草、高羊茅、狗牙根和白三叶受影响最大。综合比较,百喜草的抗旱力最强,其次为弯叶画眉草,可作为可能遭受较长时间伏旱影响的南方地区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理想种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哈萨克斯坦生产的苜蓿干草和胡草干草以及吉尔吉斯坦生产的紫花苜蓿干草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分别对三种牧草产品的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干草的粗蛋白含量(21.6%)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4.3%)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4.1%)最低,并与其它两种牧草的三种营养成分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从营养成分指数来看,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优秀,苜蓿干草良好,胡草营养成分次之;三种进口草产品均适合新疆地区批量进口供家畜食用。  相似文献   

7.
西藏高原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是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继粮食作物品种引种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抓的又一项重中之重的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经过1998-2001年四年的实施,共进行了从国内外引进的157份牧草品种和15份草坪草的试验。试验根据生态条件划分为两个类型、四个点,即高寒牧区类型的那曲、当雄点和高寒河谷农区类型的畜牧兽医研究所曲尼巴综合基地、中科院达孜生态站。各试验点通过对引进品种的物候期、生物量、农艺性状及越冬率的观测,筛选出适宜在不同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29份,其中按习性、科属分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6份,多年生禾本科牧草14份,一年生豆科牧草2份,多年生豆科牧草5份,其它科属的牧草1份;按生态类型分为:适宜在高寒河谷农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13份,豆科牧草品种6份。试验结果表明:燕麦草类、黑麦草类、羊茅类、梯牧草类、冰草和鲁梅克斯K-1杂交酸膜在西藏河谷地区(海拔3800米)均能收获到成熟的种子。区间试验显示,区试品种在高寒牧区和高寒河谷农区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郭水良 《科技通报》1998,14(5):369-372
应用七级目测法对浙江金华地区16个麦田样点中随机取样的160个样方的杂草进行了优势度等级调查,将所得数据转换成重要值。以杂草在16个样点中的重要值为运算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图论聚类中的最小生成树法,对22种杂草的生态学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2种杂草中,野燕麦与猪殃殃、波斯婆婆纳、卷耳、艾蒿及荠菜等杂草的生态学相似性较大,而看麦娘与雀舌草、牛繁缕、水苦荬则与棒头草、稻槎菜、一年蓬及Wang  相似文献   

9.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83-283
抗盐耐海水植物栽培技术是国家863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德国国际盐生植物利用学会主席利斯先生、加拿大留学博士盐生植物专家张先生、南京农业大学刘兆普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赵可夫教授、中国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刘小京研究员等通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利用转基因、组培筛选等技术培育出了多种抗盐生植物,如西红柿、叶菜、牧草、草坪草、花卉、乔灌木等,适合我国沿海及内陆盐碱沙化地区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与机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西藏自治区气象台、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郑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部门分两组实地考察青藏高原植被环境气象要素和优势植被信息,本课题组负责青藏公路沿线优势植物和气象要素的实地调研。因课题组分工不同,本小组负责优势植物叶绿素和叶面积指数调查。调查表明青藏公路沿线气候类型较为丰富,有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等多样气候。气候的多样性导致每个地区优势植物不同,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多珠芽蓼、滨藜,小嵩草等;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多红景天、草地风毛菊、银边草;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物种较为丰富,降水的不同也对植被分布有影响,主要有高山柏、圆柏、苦马豆、圆刺、羊茅、披针叶野决明。  相似文献   

11.
科普知识     
草坪中不宜用的除草剂草坪中杂草的防除有人工拔除,化学除草等方法,但是在化学除草喷用除草剂时,应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空气、土壤等)和草坪品质的影响,以免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下面介绍几种不可在草坪上喷用的除草剂。一、残效期长的除草剂,包括脒唑酮类的普杀特,磺酰脲类的甲磺隆、苯磺隆等,杂环类的广灭灵等,这几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用过这类除草剂的草坪,2至3年后播种早熟禾类草种都不会发芽,若对成坪的高羊茅喷雾,会造成草坪发黄、白化甚至死亡。二、毒化土壤的除草剂,包括伏草隆、西玛津、扑草泽。如在雨季喷用这类除草剂;会…  相似文献   

12.
测定多种象草中干物质、灰分、粗纤维、半纤维、木质纤维素、总糖、热值、无氮浸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及无机元素硫、钾、钙、磷。分析结果表明,象草营养成分和无机营养元素含量高,是适合食草畜禽的优质青饲料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3.
皇竹草系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植物,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它是南美洲狼尾草Setavla和中国橡草经过异花传粉杂交而改良的一种优质牧草.目前,皇竹草已被国家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全国牧草评审委员会一致看好,并誉为"草中之王".皇竹草之所以被誉为草中之王,是因为具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14.
体外法测定青藏高原冬季草场放牧牦牛甲烷排放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甲烷排放量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对冬季牧场放牧牦牛甲烷排放进行了初步研究。采集冬季牧场主要的可食牧草早熟禾(Poaannua)、中华扁穗草(Blysmussinocompressus)、獐牙菜(Swertiabimaculata)作为培养底物,并选择3头大通牦牛(1ive—weight:170±5kg),通过瘤胃采样器采集瘤胃液进行体外培养,36h后终止发酵。结果表明,随着培养的增加,体外产气量也逐渐上升,在24h达到最大值。早熟禾、中华扁穗草、獐牙菜24h累计产气量分别为129.2mL、70.8mL和73.8mL。而甲烷产量在0—6h逐渐升高,在9h达到最大,早熟禾为31.10L/Kg和獐牙菜18.74L/Kg,之后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牦牛采食上述三种牧草的情况下,其一天产甲烷量在18.74L/kg-31.10L/kg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丁草胺乳油是我市用于水田除草的主要药剂,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莎草科杂草及某些阔叶杂草,如稗草、千金子、马唐、牛筋草、碎米莎草、异型莎草、萤蔺、牛毛草等。对鸭舌草、节节菜等有一定抑制作用。针对水田出现的丁草胺药害现象,经过调查分析,对药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丁草胺乳油是我市用于水田除草的主要药剂,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莎草科杂草及某些阔叶杂草,如稗草、千金子、马唐、牛筋草、碎米莎草、异型莎草、萤蔺、牛毛草等。对鸭舌草、节节菜等有一定抑制作用。针对今年我市水田出现的丁草胺药害现象,经过调查分析,对药害产生撕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李冬鸣  曾阳 《青海科技》2008,15(1):15-17
目的:比较川西獐牙菜(Swretia mussotii Franch)人工栽培(西宁市、玉树县)与野生品种(囊谦县)有效成分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齐墩果酸、芒果甙的含量.结果:人工栽培(西宁市、玉树县)与野生(囊谦县)川西獐牙菜龙胆苦苷成分含量分别为25.13,23.72,21.91 mg·g-1,齐墩果酸成分含量分别为2.38,2.27,2.18 mg·g-1芒果甙成分含量分别为16.28,18.37,19.03mg·g-1;人工栽培与野生品种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川西獐牙菜人工栽培品种与野生品种有效成分含量相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青藏高原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等的进展情况,提出了"很多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还未得到有效保护","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有待加强","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方面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国家牧草品种审定程序时间长、还未建立省级草品种审定机构","牧草新品种保护缺乏、新品种推广体系需要建立"等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牧草品种是保证我国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牧草育种起步晚,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品种。由于牧草一般具有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多倍体遗传、近交退化等特性,很难解析其重要农艺性状,导致牧草育种技术还停留在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分子设计育种是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好手段,但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牧草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抢占牧草分子育种先机,中国科学院布局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以攻克"牧草复杂基因组功能解析"这一"卡脖子"技术,发展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新技术,实现从传统育种到定向分子育种的跨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晾晒处理、不同化学处理的饲草青干草含水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在自然晾晒初、中期失水率最大,经过2.5d含水量约在20%,4.5d后含水量即达到10%左右;青稞Hordeumvulgare L.var.nudum Hook.f.晾晒2.5d含水量约25%;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晾晒2.5d含水量仍在40%左右,总体表现出失水效率顺序为:水泥地组合=凉棚草架土地晾晒组合。紫花苜蓿经化学制剂处理后,水分散失在速率和时间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达到安全贮藏的含水量历时比自然处理缩短了4天;而高羊茅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不过与自然处理相比,在晾晒初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