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项目研究是在“优质牧草引种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将“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筛选出的牧草品种在西藏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生境地区进行扩大种植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进行了豆科牧草的制种试验。项目经2001年,2003年三年的实施,共在当雄县、尼木县、日喀则市和本所曲尼巴综合试验基地四个扩大试验基地进行了14种牧草品种的扩大试验和在林芝县进行了6种豆科牧草的制种试验,同时在当雄和曲尼巴进行了11个牧草品种的引进试验。各扩大试验基地累计种植的14种牧草品种,按习性、科属分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4种;一年生豆科牧草3种,多生豆科牧草1种。经过两年的扩大试验观察,证实除陇东苜蓿在尼木麻江适宜性较差,且不能越冬外,其余13个品种生长态势及其适应性均较高,一年生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鲜草产量均在2000kg/亩以上,多年生禾本科牧草鲜草产量为900kg/亩以上。在林芝县进行豆科牧草制种试验的6个品种,分别为一年生3种,多年生3种,经过两年的试验观察表明除日喀则箭菩豌豆获得制种成功外,其余从甘肃引进的豆科牧草品种均不宜在林芝县进行制种。引种试验的当年生牧草能正常生长发育,生物量也较高,但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多年生禾本科达乌里披碱草与中华羊茅不能完成生育周期;豆科牧草阿尔刚金苜蓿有少许的种子可以成熟,但难以收获;歪头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房前屋后"人工种草是藏北高寒牧区防减灾饲草料储备的重要措施。利用"房前屋后"特殊适宜区域种植当年生优质高产牧草,可有效解决高寒牧区牲畜冬春季饲草不足的问题,加强牲畜防减灾能力。筛选高产优质牧草品种,研发"房前屋后"人工种草关键技术,提高饲草单位面积产量,推广应用于藏北高寒牧区,缓解天然草场承载压力。研究表明,"房前屋后"人工种草平均亩产鲜草3501.3kg,青干草产量较周边天然草地产草量高31倍,可多承载16933个绵羊单位。因此,"房前屋后"特殊适宜区域开展人工种草适合在那曲高寒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华北平原主要优质牧草的种植模式与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华北平原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但优质青绿饲草的不足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在农区发展优质青绿饲草是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牧草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都比秸秆等传统饲料高,一般禾本科干草的蛋白质含量为13%~15%,豆科牧草为18%~24%,并且牧草中所含的蛋白质更容易被家畜消化吸收。本文试验研究了几种适宜华北平原种植的优质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华北平原牧草种植与利用现状,提出了适宜华北平原的8种牧草和种植模式。并对平原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畜牧业产业发展方向作出了规划设想,即建设山前平原青绿饲草产业带,促进奶牛业发展;建立海河低平原和黄河三角洲两个饲草业出口基地,以大城市和亚洲市场为对象,发展外向型草业经济;建立山前平原、沿黄地区、淮北平原三个精饲料生产、加工基地,生产优质高产饲用玉米,发展精饲料加工业和秸秆加工业。  相似文献   

4.
拉萨河下游河谷区三叶草引种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拉萨河谷的自然气候条件, 选择了9种三叶草品种进行集中品比试验, 观察各种牧草的越冬率、生育期、高生长速率和产草量等生产形状。结果表明, 拉萨河谷下游河谷区适合引种栽培三叶草,三叶草能够顺利越冬,能够取得与其它地区相似气候条件下的相当产量。在参试品种中,Zgrk8802 红三叶、Beskyd红三叶和Vesna 红三叶是适宜于拉萨河谷下游的优良牧草品种,在越冬率、产草量、生长期和生长速率方面表现都是优良的品种,值得在拉萨河谷下游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从德国引进的冬小麦斯伯波品种,经几年试验、示范,表现抗寒、耐旱、越冬力强和丰产、优质等特点,适宜在海拔4000米以下河谷农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聚合草,又名紫草根,为紫草科聚合草属多年生丛生型草本植物。原产欧洲,不仅产量高,而且营养价值也丰富,其茎叶是畜禽良好的青饲料。每年可以收割4~5次,从5月初一直到10月下旬都可不断收割,可以单独或与禾本科草混合青贮。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可以晒干,制成草粉,作为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的补充来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藏北"窝圈"栽培的适宜牧草,于2014年在那曲地区的那曲县和聂荣县对10个牧草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外来牧草品种在藏北"窝圈"上引种栽培较为成功,而那曲垂穗披碱草、巴青垂穗披碱草、那曲草地早熟禾、饲用青稞等4个乡土草种应作为当前藏北"窝圈"人工种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首选草种;引进草种小黑麦、加拿大草地早熟禾、青海燕麦长势较好。提出了藏北"窝圈"人工草地建植的牧草混播组合。  相似文献   

8.
一、二年生的草花类植物都是良好的地被植物,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引种时间不长或刚开始应用的一些品种和野生地被植物。地被植物中的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相当多,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宿根花卉或球根花卉,本文分析的地被植物侧重于具有较强覆盖地面能力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9.
潘永年 《科技通报》1990,6(6):360-360
一年生黑麦草或称多花黑麦草(L.multiflorum Lam)具有生长快、分蘖多、再生力强、茎叶柔嫩光滑、品质良好等特点,各种家畜、家禽均喜食,是冬春季节极好的禾本科牧草。 1.种植一年生黑麦草有利农牧结合养猪要大量消耗粮食,粮食增产,人吃了有余就喂猪,粮食减产则少养猪。据40年资料统计表明,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是,遂昌县坚持贯彻“种草养畜,以草兴牧”的指导方针,实现乡乡、村村种草,以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推动西藏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引进了高产、优质专用型青饲玉米新品种“科青一号”、“科多四号”、“科多八号”并分别在拉萨、山南、林芝、日喀则四地(市)进行试验示范种植。试验表明:“科青一号”等三个品种均适合我区种植,但以“科青一号”最佳,推广潜力也最大,其出苗率高、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逆性强、食口性好、持绿期长、利用率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进行青贮后是各种食草动物的极佳饲料。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3.
14.
对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文献计量学目前的状态 文献计量学存在着定义多、模型多、争论多的问题,总的说来,对文献计量学是什么,研究什么,还存在分歧,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部制的推行,改变了学校以学院为基本组织形式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如何利用学部这个平台,促进相近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目前亟需研究的课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术机构及其功能,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构建强大的信息系统,将能更快、更好地推动跨学科合作,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要培养面向未来,能参与竞争的各级各类人才,学校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全体教师主人翁的作用,在学校创建有序而又自由、紧张而又宽松的工作氛围。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是21世纪教育所呈现的新特点。网络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这一媒体手段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赢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为什么要建设课程资源管理平台,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研究内容、系统功能设计与分析,以及研究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领域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重构性差、与企业资源计划软件集成的灵活性差等不足,在领域工程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过程,建立了基于领域工程的开发模式。结合统一建模语言与领域构件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统一建模语言的领域构件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评析历年来创新联盟记分牌(IUS)及其指标体系的演化,对IUS2015中欧盟与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的创新绩效及其差距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公共部门的研发投入亟须加强,而专利创造和运用、创新合作及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虽然严重薄弱,但其增长潜力很大。最后,探索IUS对"新常态"下我国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