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作为报业经营的一大支柱一报纸广告,在经历了2002、2003年高达30%%的黄金增长期之后.增速开始逐渐放缓。2005年,传媒业更是拉响“报纸广告寒冬来临”的警报,报纸广告的增长速度甚至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报业广告发展的拐点”。一直到今年上半年.广告形势还在下滑,出现负增长的报纸越来越多,报业广告再次陷入衰退之中。  相似文献   

2.
2005年以来,报业“寒冬论”甚嚣尘上,中国报业似乎被一种消极气氛所笼罩。一些报社报纸发行量明显下降,广告收入大不如以前,业内人士大喊报业遭遇“寒流”,报业的“冬天”已经到来。更有甚者,有人断言报纸这种媒体形态在几十年后将消亡。  相似文献   

3.
吴锋 《新闻实践》2007,(1):8-10
与电视业的高调繁华、网络业的胜利凯歌和广播业的逆市上扬相比,2006年的中国报业就显得寂静。报业广告增幅仍旧较低,竞争更加惨烈,来自网络等其他媒体冲击愈发明显。如果说,当2005年报业广告增长首次大幅下滑时,中国报人显得惊慌失措、大呼“报业寒冬”的话,那么,2006年的中国报人则显得沉着冷静。表面平静的报业市场背后却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面对传统报纸阅读率持续下降、广告增长幅度不断减小的现状,“寒冬论”、“拐点论”弥漫报界。有人推测,传统报业正在走向没落,在未来几十年后将寿终正  相似文献   

5.
2005年.随着网络媒体、移动电视等一批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从广告市场卷走了一块大蛋糕后.结果发现报业广告收入大幅缩水。一时间大江南北有识之士都开始正视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地盘划分问题.“报业寒冬论”也在这种焦急心态中面市了。报业内无论是战略领导者还是战术执行者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在新技术助推下的新媒体发展势如破竹.传统报业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4年我国报纸共有1926种,广告总收入231亿,比1983年增长了360余倍.依然雄踞于第二大广告媒体的位置,广告超亿元的报社也首次超过了100家。2005年报业广告经过了几个阶段:一季度基本保持了上一年度的增长,二季度逐步放缓甚至有较大幅度下滑。三季度逐渐回升,四季度进入迅猛增长阶段。总体来说,2005年中国报业并没有出现有些从业人员和专家所说的“中国报业的寒冬”。反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当然,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报业的外部环境、读者和广告商、报业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随着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一些新兴媒体发展速度很快。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报业应该居安思危.时时刻刻去审视变化.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变挑战为机遇。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06年第3期发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范以锦的新说:《我不赞成‘报业寒冬论’》。 范以锦说,如果硬要说“寒冬”,也不过是“倒春寒”,是暂时的。2005年,不少报纸的利润降低,广告收入下滑是现实存在的。但我们应该看到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杨驰原  鲁艳敏 《传媒》2016,(12):8-13
我国报业经历了十几年高速发展后,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步入了衰退轨道,一些报纸甚至出现了发行量和广告双双断崖式下滑的惨状.经过4年的持续衰退,报纸广告累计下滑超过50%,整个报业笼罩在瑟瑟的寒冬中.  相似文献   

9.
敖先红 《今传媒》2007,(9):33-34
中国报业广告自1978年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可从2005年起,报业广告增长大幅度下滑,开始出现低于同期GDP增长率的情况,与报界预定的期望值相差太远.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先生就此发表系列文章,"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报纸的蛋糕缩小了"等观点迅速在报界广为流传①.我不赞成"报业寒冬"之类的悲观论调,因为仅依据一两年的报业广告市场突变就得出"报业危局"的悲观结论是缺乏充足理由的推断.但一个长期繁荣的报业市场突然出现增长率大幅下滑,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报业将要经历一个深刻而又艰难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10.
汤莉萍  殷俊 《今传媒》2006,(6):29-3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持续十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1-8月,平面媒体的广告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北京前8月仅增长4%,广州为-1.5%。传媒业的专家、学者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报业广告的透明天花板现象”、“报业拐点”,认为报业进入“微利时代”。在全球和全国报业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在成都,市民报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保持增长和繁荣。《成都晚报》广告突破1亿大关,…  相似文献   

11.
曾经持续创造财富神话的中国报业,如今正在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作为衡量媒体经济效益运行态势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都市报纸不得不承受广告经营状况陷入“寒冬”的沉重压力。相关研究机构的监测数字显示,从2005年3月开始,全国报业广告收入首度呈现同比增速下滑态势,长达10多年的广告经营额平均增速超过30%的黄金时代就此终结。更为严峻的是,这种下滑态势已经在国内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报纸中普遍出现。在诸多影响并改变报业经济生态环境的因素中,来自互联网新媒体的汹涌冲击不容觑视。传统媒体根本无法回避网络时代的生存挑战,…  相似文献   

12.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和报业总量的增长,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或进入“寒冬”。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广告以及发行增长下滑趋势明显。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报业寒冬论增添了注脚:世界最悠久的报纸——瑞典《国内邮报》在发行362年后,已经在2007年1月2日停印。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中国报业的调整之年,也是进入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新阶段的过渡期。回顾全年报业市场的总体发展态势,可谓喜忧参半、竞争激烈、有退有进、走势明朗。持续高增长多年的全国报业出现了增长率的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再加上全球报业的整体滑坡态势,引发了不少人士关于报业已成“夕阳产业”的忧思,“报业寒冬”、  相似文献   

14.
报业突围的三个路径
  报业广告增长乏力是当前不争的事实。业界人士较早地感觉到新媒体带来的威胁,2005年就提出了“报业寒冬论”,并积极寻找报业突围之道。从业界的实践来看,有三个突围路径:一是资本化运作。比如上市融资;二是数字化生存;三是区域化发展。报业区域化的重点是跨区域发展,也就是突破报纸的行政区划和市场区域,进行跨区域的经营。但限于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前报业的跨区域化发展方向,是在同一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区域着力或者省市报业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15.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和报业总量的增长,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或进入“寒冬”。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广告以及发行增长下滑趋势明显。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  相似文献   

16.
从去年以来,业界对报业发展的状况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中国报业的发展出现了“拐点”,甚至有人说已经进入了“寒冬”时期。坦率地讲,我不太赞同这个看法。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兴起,报业发展确实遇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呈爆炸式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众多方面带来了突飞猛进式的促进。单就信息传播而言,网络媒体、QQ、博客、播客、BBS在线等等层出不穷,其中的网络媒体以信息传播快捷、信息量巨大为特色,对传统的纸质媒体——报纸,带来了强烈冲击。报纸理论界不少人惊呼“狼来了”,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前两年提出的“报业寒冬论”,认为报业由盛而衰的拐点已经出现,报业已经进入永无尽头的寒冬。  相似文献   

18.
对于纸媒来说,2008年的冬天来得似乎有点早,喊了几年的报业寒冬论和报业分水岭在这一年里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一年,对于都市类报纸来说,遭遇的已经不仅仅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广告资源以及读者群的争夺。因为即使在都市报自身,一种叫做“新型都市报“或  相似文献   

19.
受宏观政策调控、经济结构调整等综合因素影响,今年我国报业广告中,房地产、医药、汽车、通讯等领域的投放量普遍下滑,加之未出现拉动性强的广告新亮点,报业经营几乎全线遭遇寒冬.不少区域中心城市报业的一线品牌,广告经营额或是跌幅显或是勉强完成与上年持平的创收指标.在许多报人感叹寒流何时过去时,我们在经济欠发达的南昌报业市场看到了一片暖冬:央视索福瑞的数据显示,南昌强势报纸品牌的广告经营额持续增长,广告增幅达15%,其中,房地产广告更是拉动性行业……  相似文献   

20.
曾经持续创造财富神话的中国报业,如今正在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作为衡量媒体经济效益运行态势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都市报纸不得不承受广告经营状况陷入“寒冬”的沉重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