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堂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给学生创设快乐学习的环境,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内化素养,是当前新的课程理念的主题。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励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更是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将情感教学发挥到极致的学科,只要我们教师精心演绎,必然能激活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引导他们自主探索新知。本文就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实施激情教育,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课程资源是课程教材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我理解,教师作为实施教学的第一人,是运用智慧调动学生参与认知课程的基本资源,教师决定《品德与生活》课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阐述中开宗明义地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让课程回归生活,摈弃过去"学科化"背景下,"思品"课与学生现实社会生活基本无关、就教育而教育的落伍课程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课程和教材毕竟是由成人设  相似文献   

4.
所有的课程里,语文课程是最"尴尬"的.我们似乎可以不用上语文课,学生似乎都懂.所有的评课里,语文学科是最"亲民"的.我们的语文课,谁都可以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丧失了尊严!语文课的尊严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通过语文课赢得一个语文教师的尊严?有人说,什么时候,我们让其他科目的老师听不懂我们的语文课,我们...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利用校外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这明确地告诉我们:生活实践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此,开发生活资源、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已经向我们走来,"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课程形态,是所有课程领域中综合程度最高,开放性实施过程中不确定性和关联性最高,实施时涉及的课程最为宽泛的一种"由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改的一个难点,更是一个绚丽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杨翠英  和梅 《云南教育》2005,(16):40-4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之一是具有开放性:“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校的配合和联系中弹性的延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和配合,把家长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8.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它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生活,融入社会。社会和生活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滥用资源。那么,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如何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提高指导效率,增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呢?下面的这则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地沟油",人们谈之色变又想深入了解。有教师抓住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以"地沟油"为研究对象,带领学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可见,品德课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观,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其中,家长资源是品德课程中较之于其他资源更为重  相似文献   

10.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是有生命的课程资源,这种富有生命的课程资源具有顽强的内生性,可以产生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非常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的需要,尽可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确立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自身的群体的智慧自由释放,因而课程改革获得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1.改变了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工作学习化,学习研究化”。校本课程开发是新生事物,所有老师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此我们努力通过专家报告、外出学习、互动反思、个案研讨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学习,制定了《校…  相似文献   

11.
在实施"生活、学习、做人"课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课程资源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还应包括家长、社会等更广泛的资源;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也不应仅局限于运用显性的课程资源,还要充分挖掘、利用隐性的课程资源;对于传统的教育资源,也应合理取舍,使之"老歌新唱".因此,教师已不仅是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实践者,更应是开发者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12.
<正>地方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充分反映地方特色。我们要从丰富的地方资源中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利用具体、可感的乡土资源,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地方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在研究活动中,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对乡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引导学生从"教材"走向"生活",实现教材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课程以儿童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历史、地理、环境教育等有机结合.由于课程有不少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教师驾轻就熟的教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点面结合""面上选点"来组织教育内容."点"就是一课中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应的内容,是组织和突破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些内容不仅仅局限文本中提供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相关的内容,包括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等.那么怎样找准这些"点",使品德课堂灵动高效呢?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课程,这就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品德与生活课(以下简称品德课)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一、如何开发品德课的人文资源1.深入开发人本资源  相似文献   

15.
陆虹清 《学子》2013,(9):15-16
信息技术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作为工具性课程,我们更有必要来让这门课程为其他课程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服务。我们来看教育强国的教师培训课程,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外语和保健,这些课程占总课程的37.7%;同样,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非常重视教师的"通识教  相似文献   

16.
黄福生 《教师》2015,(1):6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怎样才能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引入每一节品德与生活课堂,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进  相似文献   

17.
<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引进有效(生活)资源可以使课堂更生动,开放教材资源可以使课堂更精彩,把握有效(生成)资源可以使课堂焕发生命光彩。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的质量。所以,新课程下的每个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本人通过多年的品德课程教学实践发现,只要用心关  相似文献   

18.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教育理念认为,青少年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由此就诞生了学校的"伙伴课程",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和资源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在活动的愉快感受中健康成长,在交往的良好体验中塑造自己,使之形成完整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校教育更具有活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9.
<正>课程行动研究是教师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实践问题而进行的一种与课程教学行动相结合的教育研究,其要义是"在课堂中研究教学,在行动中创生课程"。我们一线中小学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课程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是对教师知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改革,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让教师从"施教者"和"执行者"变成了"研究者"和"开发者",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能力重新完善和构建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树立课程资源优势,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我们能够洞察、识别、发现蕴藏在身边的课程资源,将其引入课堂。使语文课堂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