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喊报告且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教室”,这在我国的中小学校是一条重要而且普遍的校规,当然这条校规指的是学生上课迟到或老师已经在教室的情况。这条校规源自何处,为什么会成为我国中小学校的一条重要而且普遍的校规,无从查考,只记得自己自上小学到现在工作的二十几年,无论在本单位的工作中,还是到外地的学校参观学习,都感受到这条校规在我国中小学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然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越来越凸显这条校规的刺眼和不和谐,越来越意识到应当立即取消这条所谓的校规,取消“喊报告且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教室”,代之以“轻轻迈步进教室”。取消这条校规有以下九条理由。  相似文献   

2.
有些学校规定迟到者须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去,说明迟到理由,经老师同意后方能入座;有些老师怕影响多数同学听课,将迟到同学一律关在教室外边,待讲完课后才让进入教室;还有的老师虽允许迟到同学进入教室,但却在室内罚站很久。我认为,这三种做法都有弊端。第一种像是有一套规范,实际上至少有三点不足:其一,迟到的同学不分时机地喊“报告”,势必会影响老师讲课;其二,突如其来的“报告”声成为班上同学的“新异刺激”,势必会影响同学集中听课;其三,在课堂上处理迟到问题,耽误了教和学的课堂活动时间,且这种简单的固定形式的教育常常缺…  相似文献   

3.
学生上课迟到要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才能进教室,这是各学校通行的做法,多年来已经形成一种习惯,笔者认为这样做其实不妥,应该改一改。  相似文献   

4.
“女老师上讲台前必须化上淡妆”,这是上海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亮出的一条奇怪的新校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新校规引来了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叫好声。据悉,除此之外,该校对女老师开出了从“上”到“下”的美丽工程清单:从进校门起,老师的头发不能染色,不能穿超短裙、吊带衫,不能穿有搭扣的鞋子。而且校方将此作  相似文献   

5.
曾闻 《教育文汇》2013,(3):45-45
前几天,由于儿子触犯了“校规”,我被班主任“喊”去。据儿子说,他们班常常有一些“犯规”吃“黄牌”的学生家长也被老师“喊”到校。老师“喊”家长到校,是关心孩子,但笔者认为其效果不一定会好。  相似文献   

6.
教室内外坐满了听课的领导、老师,学生们感到奇怪,不知是怎么回事。因为市教育局组织城区学校老师到我校听公开课,我准备上的是一节课前没告诉学生的创设情境作文课。上课了,我走进教室,宣布上课后,向教室扫视一眼,突然喊:“陈芳、陈玉豪,请你俩跟我到办公室去一趟。”我走到教室门口等学生。教室里沉静了一会儿后,有人说:“陈芳,是喊你。”“是喊我吗?”陈芳茫然地站起来问。“是喊你。”“是喊你和陈玉豪。”陈芳、陈玉豪俩迷惑地站了起来,不知所措地挪动着脚步。当陈玉豪从后排走到教室中间时,一个同学拉了一下他的手说:“好朋友,不要怕,…  相似文献   

7.
两条小鱼儿     
伴随着上课的铃声,我像往常一样被孩子们簇拥到学前班的教室门前。有两个小朋友嚷着说:“老师,老师,韩一佳带了两条小鱼儿,说是给您的。”“是吗?”我一边答复着孩子,一边想:这个小调皮,带小鱼儿有什么用,如果你能改掉在课堂上玩东西、乱讲话的习惯,认真上课就好了。走进教室,韩一佳边喊边跑到我的身边:“老师,我给您带了两条小鱼儿。”她边说边把一  相似文献   

8.
李晓晶 《师道》2004,(3):33-34
“女老师上讲台前必须化上淡妆”这是上海某所小学的一条“奇怪”的新校规。据悉,该校对女老师开出了从“上”到“下”的美丽工程清单:从进校门起,老师的头发不能染色,不能穿超短裙、吊带衫,不能穿有搭扣的鞋子。而且校方将此作为评价师表形象、明班组的关键一分,新校规获得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叫好声。有人认为,老师为学生容,“容”的过程就是美育的过程,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完美的化身,点点滴滴的展示都将调整着学生的行为准则老师化淡妆.温尔雅,大方得体,既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也会让学生产生美的感悟.但也有人持完全相反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儿子触犯了校规,我被其班主任“喊”了去。虽感激教师关心孩子之情.但不免对其“喊家长”的做法有些想法…… 据儿子说.他们班常常有一些犯规“吃黄牌”的学生被老师勒令回家。喊家长来校,笔者认为这样做欠妥。  相似文献   

10.
正刚接手新班,任课老师就告诉我这班有个"小魔鬼"——小森(化名)。经了解,小森确实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孩子。他喜欢在课堂上说话,做出各种各样怪异的举止去打扰同学听课;下课后更是肆无忌惮,在教室里横冲直撞,整个教室被他弄得像打了一场大败仗。上课铃响后还故意往洗手间奔,等老师开始上课时,他又大声到教室门口喊报告,  相似文献   

11.
易红梅 《今日教育》2013,(11):68-68
大学毕业,我应聘到一家中学当老师。接的是初二的一个班。我本想在开学第一天树立威性,却遇到了挑战老师威信的学生。迟到十分钟,也不喊报告,就吊儿郎当地走进了教室。这把我气坏了。我冲他大喊:“给我出去。”他毫不理会地径直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2.
迟到     
小刚8点钟才起床,脸也顾不得洗,背着书包就往学校跑。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教室,喊了声“报告”,就坐在自己座位上,听地理老师讲课。“吴小刚,你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老师用教鞭指着地图,  相似文献   

13.
壮壮今年6岁。开学了,妈妈把他送到附近的小学念一年级。壮壮的个子最(zuì)小,班主任孙老师安排他坐在第一排。上课铃响了后,还有同学陆(lù)陆续(xù) 续地跑到教室门口。“报告!”“报告!”站在门口的同学一个个将右手五指并拢(lǒng),举(jǔ)到耳朵边,对着孙老师喊(hǎn)。“上位。”“上位。”……迟到的同学都进  相似文献   

14.
吴茂 《辅导员》2014,(4):52-52
刚接手新班,任课老师就告诉我这班有个“小魔鬼”——小森(化名)。经了解,小森确实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孩子。他喜欢在课堂上说话,做出各种各样怪异的举止去打扰同学听课;下课后更是肆无忌惮,在教室里横冲直撞,整个教室被他弄得像打了一场大败仗。上课铃响后还故意往洗手问奔,等老师开始上课时,他又大声到教室门口喊报告,令老师和同学们难以忍受;基于此,他的成绩总是不及格,无论哪一科任课老师对他都是一筹莫展。多年任教的经验告诉我,小森是一个缺乏责任意识的学生,而我需竭尽所能去感化他,尽快帮他培植责任心。  相似文献   

15.
一束鲜花     
陈永林 《初中生》2002,(25):12-13
李老师走进教室时,我们的眼睛不由一亮,目光落在李老师手里的一束鲜花上。我们都感到奇怪,李老师拿鲜花干吗?但一万个想不到的是这束鲜花竟是送给我的。李老师喊:“上课。”“起立。”我  相似文献   

16.
“嗖!”又一颗“流星”飞过。别误会,所谓“流星”就是课堂上往来穿梭的、写有“高级机密”的字条。Oh,不好!一颗“流星”向我飞来了。“解放了!”“终于下课了!”“唉,你们是解放了,可我还得去闯‘死亡之谷’!”这就是那颗“流星”送来的高级机密———老师叫我去办公室。My God!真是晴天霹雳!走出教室,我踏上了这条“死亡之路(教室到办公室)”。嗨,反省一下吧,我到底犯了什么错呢?违反校规了?没有啊!作业没交?不可能呀!到底为什么呢?呀?!难道是考试考砸了?答得还不错呀,该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吧……“啊!”一只足球从天而降,重重地砸到了我…  相似文献   

17.
失望     
3月5日晴“上课啦!”老师在喊同学们回教室。老师说:“现在收作文本。”当然,有的同学愁眉苦脸,有的同学却眉开眼笑。老师该收我们这组了,我装做系鞋带的样子,弯下了腰。老师走了,我暗暗庆幸瞒天过海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温柔的鞭子     
欧阳老师接了一个出了名的烂班的班主任。第一天的第一节就是欧阳的语文课,一节课差不多过了一半,一个名叫朱阳的学生才慢悠悠地在教室门口喊“报告”。朱阳是班里有名的“迟到大王”和“调皮大王”见此情景,教室里的学生一个个直盯盯地看着欧阳老师,课堂上鸦雀无声,同学们都想看看新班主任如何处置这个令前班主任头疼的朱阳。欧阳老师没有马上叫朱阳进教室,而是面向全班学生说:“我知道每个同学都有迟到的理由,可朱阳同学今天毕竟迟到了,我们罚他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有这等奇事? 同学们当然赞同说:“好!”欧阳老师接着又对朱阳道:“朱阳…  相似文献   

19.
经常看到来自国外关于教育方面的信息,摘录两条与大家共享。这条来自美国:美国的学校没有课间休息时间,上午连着3节课,每节课一个小时,中间大概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换教室,上厕所还要老师签字。中午用餐时间20分钟,下午依然是连上3节课。学生随身携带“议程簿”——记录每天在校活动的本子。只要不是集体活动,都必须在自己的“议程簿”上填写目的及出发时间,然后由老师签字才能离开,而且任何时候必须带着“议程簿”,以备老师随时检查。  相似文献   

20.
校园幽默     
名不虚传 教授对一名智力早熟的6岁男孩进行测验。 教授问:“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小孩:“2月 30日。” 教授:“哪一年?” 小孩:“每一年!” 报告 小张气呼呼地向老师报告:“老师,他们不听您的话,又喊我的外号了。” “谁呀?”老师问。 “癞蛤蟆,水泡眼,还有大头!” 比喻 家长会上,家长问老师:“我这小孩在学校表现如何?” 老师说:“他的脑筋容量有10GB,动起来速度不输 Pentium Ⅱ,但上课不太专心,内存太小,刚教到后面,5分钟前讲的东西就忘了。有一条RAM接触不良,因此有时一教就马上了解,有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