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动产登记制度产生、存在的内在因素是不动产物权本身特征,外在因素是交易安全之保护。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比分析法介绍了国外受污染不动产评估准则的特点。就不同点而言,国外制定评估准则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或学会;不同国家的评估准则中存在是否建立受污染不动产注册薄和是否考虑评估中的公共关系的差别。就相同点而言,国外评估准则中影响不动产价值的因素和受污染不动产的评估方法具有相似性。鉴于此,我国在构建受污染不动产评估准则前可先以协会为主体提出受污染不动产评估意见,同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污染场地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并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受污染不动产评估方法。这将有利于降低受污染不动产的评估和治理成本,进一步促进不动产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3.
不动产登记以属地登记为基本原则,意味着不动产登记实行属地管辖;不动产的登记机构是其所在地域的登记机构,而不是所在地点的登记机构;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为唯一的登记机构。其法理依据是不动产登记的功能定位要求、不动产的本质属性、不动产登记的技术。不动产登记制度设立的具体规则包括:不动产登记机关按地域设立;不动产登记实行属地管辖,无级别管辖;不动产登记簿实行物的编成主义。我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体现了不动产属地登记原则,但相关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机关的立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有关不动产登记机关的情况复杂、多样,我国应借鉴国外不动产登记的先进做法,但不能忽略不动产登记应当符合我国的国情这个因素.我国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设计不应当采取一步到位跨越式的改革,而应当采取过渡性渐进式改革,即以土地登记为基础,将土地物权、房屋物权的登记统一起来,由统一的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待房地产登记逐步完备后再考虑移植到其他机构,比如司法行政机关,然后再单独剥离出来成立专门的不动产登记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5.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是民法中关于不动产物权变动的重要制度,旨在保护期待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权利人基于其不动产物权取得的债权请求权的利益,是不动产物权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概念入手,阐述了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法律意义及性质,对<物权法>规定的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内容进行评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该制度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不动产法是我国未来物权法的重点,而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是不动产法的核心之一.本文简要阐明了不动产对物权体系的决定作用,揭示了不动产法在物权法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进而通过对物权法基本原则--物权公示原则目的、功能的分析,指出不动产物登记制度必然存在及必须存在的理论基础,提出几点对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加以完善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7.
不动产租赁权具有物权的基本属性,首先应在理论上还不动产租赁权为物权性质的本来面目;不动产租赁契约与不动产租赁权具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不动产租赁权是用益物权,是传统民法上之地上权和准物权。不动产租赁权在我国为特别物权,研究不动产租赁权的性质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最主要的是将其与债权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开始实施后,不动产登记在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存在登记风险.不动产登记中存在的风险,产生了对公证的潜在需求.公证是防范不动产登记风险的最佳选择,而公证契入不动产登记必须做好公证宣传工作,利用授权立法契机,确保公证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工》2014,(11):44-45
《京华时报》评论文章说,不动产统一登记终于迈出一大步,中国政府网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在明确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时间表之后,又拿出的实施计划。社会各界对不动产登记翘盼已久,原因是,在预期中不动产登记已经成为匡正时弊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0.
不动产登记行为贯穿不动产登记的始终,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与性质。厘清不动产登记行为性质对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不动产登记的概念入手,剥茧抽丝,将不动产登记行为性质定位进行了简要剖析,希望对理论发展和实务适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