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显军 《新闻窗》2010,(4):101-102
随着媒介的日益多元化,受众呈现出加速分化的趋势,即受众的信息需求愈加多样,这就要求媒介既要关注广大受众的普遍需求,更要满足日益细分的受众个性需要,人们对广播节目要求不再满足于有节目收听就可以了,而是选择自己喜爱的、适合于自己口味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广播媒介已进入品牌营销时代,广播品牌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广播媒介的生存,关系到广告创收。在国家有关部门压缩和整治医疗广告的大环境下,依托广播品牌经营广播广告,是大势所趋。广播品牌对广播广告经营的影响和作用1.广播品牌是受众注意力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注意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3.
魏胜利 《中国广播》2013,(2):38-39,69
作为文化产品的广播节目,具有与其他文化产品相似的属性,同时又具有其个性特征,广播媒介同样重视自身的品牌管理。广播媒介的品牌定位要基于清晰而且准确的市场细分,基于对受众行为方式与心理需求等要素的调查与分析。拥有品牌价值的广播媒介将拥有更多的溢价效应,也是广播电台发展壮大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4.
柴学 《视听纵横》2005,(4):36-3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品营销领域的品牌概念被引入到媒介之中,媒介逐渐重视品牌建设,并力求通过打造品牌来吸引受众的深入关注。广播媒体也不例外,这几年也是大张旗鼓地进行品牌建设,有的着力于频率整体的品牌打造,有的着力于主持人品牌的打造,更多的是希望通过重要栏目的品牌打造,从而引起受众的关联想象,把栏目的品牌效应延伸至整个频道。  相似文献   

5.
广告如何充分利用受众“眼球”?从广告媒介自身属性人手思考.不失为方法之一。根据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强弱,广告媒介可分为主动媒介和被动媒介。所谓主动媒介,是指媒介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非常强,能够把其承载的广告讯息主动地推(push)给消费者,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接受,如电视、广播等受众完全可以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此类媒介所传达的讯息.在不自觉中受到广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的媒介市场已经步入多元化的崭新时代:传统媒体不断扩张,新兴媒体锐不可挡。在这样一个众多媒体各展身手、激烈争夺受众市场的大竞争时期,受众面临多样化的选择,无疑给媒介消费方式带来很大的影响。走向市场的媒介,谁拥有更多的受众,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广告客户,进而意味着更丰厚的经济效益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打造品牌节目是广播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媒介能否打造出受众认可的品牌是决定其能否争取到更多受众注意力的关键。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就是品牌,打造品牌节目也就成了现代广播人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田野 《新闻前哨》2010,(4):54-56
进入21世纪,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环境中,作为传统媒介的广播正以新的传播载体和渠道影响受众,受众也渐渐成为媒介产品的重要部分。他们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媒介素养就是每位公民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分析及制作能力,其中的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同时也包括广告。目前,受众的广告素养这一课题进行专门的细化研究还比较少。有鉴于此,本文结合媒介素养理论,对我国受众广告素养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受众广告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我国受众广告素养培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塑造正在成为学界和业界日益关注的话题。 所谓电视媒介品牌,是指品质、服务、市场被受众普遍认同的电视媒介产品或机构,同时也是电视媒介对其品质、个性和核心价值的承诺保证。简言之,电视媒介品牌是受众对电视产品的普遍认同和媒介对受众的承诺保证。作为品牌的电视产品应具有独特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新闻传媒间竞争的加剧,受众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谁拥有更多的受众,谁就拥有更为广阔的新闻市场。相对于其它媒介,稍纵即逝的广播传媒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竞争中稳固地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决定着其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的受众本位,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大多数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新时期,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受众趋向个性化、细分化,受众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层次化。于是,手机报刊、手机网络、IP电视、电子杂志、网络广播、交互式电视等个性化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互动性、便利性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向传统媒体提出挑战。这些新媒体就是媒介整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广播真人秀脱胎于逐渐占据视觉媒体主流的"户外真人秀",是广播媒介不断探索的活动出路以及创意形式。一次成功的营销事件,本质上应该是品牌搭台,受众唱戏。用"真实的音响"说话,将活动内容以看不见的"声音镜头"更为真实、生动、鲜活地展现给受众。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这将是广播媒体发展真人秀互动新模式的最佳利器。  相似文献   

15.
孙炜 《新闻界》2004,(2):63-64
如今,不断增加的广告使我们感官麻木,持续不断的信息噪音使整个社会都得了“注意力短缺混乱症”。为了抢夺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媒体竞争空前激烈。如何才能让受众花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怎样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在同质化竞争中,把媒介作为一个产品进行营销早已成为圈内同仁的共识。不仅如此,媒介经营已经走过普通销售时代,进入了品牌营销时期,只有通过品牌增值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达到营销成功的A.I.A三步曲,即更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Attention)、维持受众的兴趣(Interest)、激化受众的行为(Aotion)。  相似文献   

16.
广播互动的演变和深度开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平 《中国广播》2004,(8):22-24
在信息快速流动、受众诉求提高、获取渠道增加、媒介日趋发达的今天,各种媒体都在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想方设法挖掘自身潜能,绞尽脑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媒体表达方式,拓展媒体交流途径,以期扩大受众市场占有率,实现媒体影响力和收益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依托广播媒介平台.定位细分受众群——移动人群,运用现代整合营销传播理念,整合传播资源,在激烈的媒介和产品市场竞争中,实现品牌突围.提高产品销售和品牌的附加价值,是构建媒介和广告客户的双赢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先从媒介的“双重出售”谈起:一方面,媒介通过出售自己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注意力经济”引入传播领域,那就是:传播回收并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媒介注意力、影响力与品牌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介产业化的深入,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媒介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的主导权已开始向受众转移。对此,媒介如何转变观念、调整战略、整合资源,以便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是每家媒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吴雨蓉 《新闻知识》2013,(6):28-29,75
无论是适应受众细分的市场发展方向还是面对新媒体迅猛崛起的尖锐挑战,类型化广播都必然作为传统电台的取代者而成为广播媒介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今,数字化广播技术的引入使频率资源大大增加,为类型化广播在我国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本文以媒介变迁为视角,分析类型化广播对广播媒介的传承与对广播固有传播理念的革新,探讨类型化广播在广播媒介形态变迁中的意义,从而引发对新时期的正确广播观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