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作用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环境育人”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在一切生活的环境周围,利用人与人之间的种种思想,语言和行为动作,实施相互影响,相互陶冶、相互教育、相互促进的一种广泛的进行思想政  相似文献   

2.
刘羽 《成才之路》2011,(14):31-31
恩格斯说:“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同样也创造了人。”环境,生态学上通常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教学环境是存在于教学活动主题以外的客观现实。而班级环境作为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它是指班级中能够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它具有潜在的教育力量。从大的范围来看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的一切客观现实。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改造过的自然,包括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一切。三是人的社会生活及人际关系环境。所以,环境既有自然的、物质的方面,又有精神的,心理的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是辩证的统一。所谓环境美也包括着物质环境美和人际关系所形成的精神环境的美。建设校园的环境美,目的就在于为教书育人提供高效能的客观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以影响的客观世界,能影响于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又可分为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我们这里所谈的主要是微观社会环境.它指为人提供各种活动的直接对象、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在活动中构成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这种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的心理、意识内容的主要源泉.对人的思想与个性倾向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是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这种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的心理、意识内容的主要源泉,对人的思想与个性倾向的形成起主要作用,而学校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就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当代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教育,从教育者、被教育者到教育信息都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生活。人是环境的主人,不是奴隶,人可以主宰环境,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改造了人,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规范,因势利导,既改变环境又改变人们的思想,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影响在改变人们的思想和创造人们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中的统一。一、当代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一)从国际环境来…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社会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几乎没有人不会上网,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上网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应该把网络当成教育学生的新阵地。网络教育既有它的优势,又存在明显的缺陷,需要教育工作者去伪存真,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传递教育正能量,为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谈班级「小环境」的创建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张敏洁环境是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的就是环境影响人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同样不能忽视教育环境的作用。目前,各学校都非常注意教育环境的...  相似文献   

10.
徐冉 《教书育人》2004,(1):42-43
环境是生物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其中,以社会环境、精神环境对人的道德成长影响最大,而精神环境又往往与社会环境相重叠。影响学校教育的社会环境既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环境,又含大众传媒、社区、学校、家庭等等,以学校自身环境最为专门和规范。而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认为,人文环境指的是带有“人”作用的、给人以影响和熏陶的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是区别于校园硬环境的一种环境。它的作用对象是学生。因此,学校教育中,我们必须重视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楚廷先生根据教学环境诸要素的主要特点将教学环境划分为四类:教学自然环境、教学物质环境、教学人际环境和教学观念环境.教学自然环境包括诸如学校地理位置、温度、光线等物理要素;教学物质环境是指各种教学建筑、教学设备如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及各种绿化设施乃至班级规模、座位编排等;教学人际环境指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指班级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观念环境包括班级风尚、班级规范、班级舆论及其形成的心理氛围.教学自然环境和教学物质环境属于有形的实体存在,我们称之为教学硬环境;教学人际环境和教学观念环境均属无形的客观存在,我们称之为教学软环境.本文试从教学软环境的特点与作用出发,阐述其对教学深刻的显性作用,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环境中的软环境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2.
张楚廷先生根据教学环境诸要素的主要特点将教学环境划分为四类:教学自然环境、教学物质环境、教学人际环境和教学观念环境。教学自然环境包括诸如学校地理位置、温度、光线等物理要素;教学物质环境是指各种教学建筑、教学设备如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及各种绿化设施乃至班级规模、座位编排等;教学人际环境指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指班级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观念环境包括班级风尚、班级规范、班级舆论及其形成的心理氛围。教学自然环境和教学物质环境属于有形的实体存在,我们称之为教学硬环境;教学人际环境和教学观念环境均属无形的客观存在,我们称之为教学软环境。本文试从教学软环境的特点与作用出发,阐述其对教学深刻的显性作用。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环境中的软环境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3.
教育、环境和人的遗传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历来是教育学或者说是教育哲学所讨论的重要问题。一般说来,这种讨论多半是在哲学的意义上进行的,即讨论先天与后天、外因与内因、主观与客观等关系。因此,就环境这一概念而言,是指一般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指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关系。从唯物论的观念看,正如许多教育学的专著和文章所指出的,人的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提供了人的发展的可能与条件,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些基本的结论,对于教育活动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所讨论的,则是高等学校教育环境这样一个特定的概念,在高等学校环境的结构及其特征、教育环境的功能、如何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等问题上,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班级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他人与自我、适应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目标的实现要靠班级中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班集体的形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而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促使班级目标的实现.班主任应根据班级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和一定的空间,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各项班级活动中思索、探求、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环境课程,很多人第一反应认为它是以环保教育为内容的课程。其实不然,作为我校五大课程之一的环境课程,是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于一身,同时兼容德育育人功能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整合环境课程的内容,使之逐渐走入学生心灵我们基于主课题研究目标,最先将环境课程的内容定位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主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的内在情感,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自然环境主要对与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卡片     
《班主任》2006,(9):41-42
班级教育环境是由物化形态环境和观念形态环境构成的一个班级小社会,个小社会的环境为班级成员所熟悉并扎根于师生的意志和情感中,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内容包括:精神层,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制度层,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物质层,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及班训、办班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上课并不像把预先…  相似文献   

17.
群体是指在意识、行动上相互发生联系或影响,为共同目标协同活动的一群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对群体的心理功能提出了“群体力学”概念,认为群体的行为并不等于群体各个成员个人行为的简单算术和,它包含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状态。“攻心为上”是我国古代已有的心理教育方法,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班级群体心理教育。学生群体天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他们大多数人身心特征又较为接近,如果老师能注重对学生的群体心理引导和塑造,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将班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最有价值的教育学是与人类幸福相关的教育学,表现在:它是成为人类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的教育学;能够在对生活的直观中,深度介入人类生活,创新生活意义: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教育学的幸福观与对教育的理解、与教育对生命的态度有关。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9.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积极的班级文化能使颇受冷落的中职学生唤起自我教育意识,达到自我完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一、班级物质文化层的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层建设是班级的静态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班级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包括硬环境建设(教室布置)和软环境建设(黑板报、图书交流中心等)。外部文化环境应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环境具有育人的功能,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做到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催人进步,让学生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具体而言,教室环境布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教室前方应有班级的“导航灯”——目标标语,它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标语要醒目,要能时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可以考虑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0.
最有价值的教育学是与人类幸福相关的教育学,表现在:它是成为人类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的教育学;能够在对生活的直观中,深度介入人类生活,创新生活意义: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教育学的幸福观与对教育的理解、与教育对生命的态度有关。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