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中认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平等性、公共性、公益性、长期性、倾向性的基本特征。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应把握好的几种关系:从建设主体来看,要把握好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从建设任务来看,要把握好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及社会管理的协调发展;从建设内容来看,要把握好民生建设与其他社会建设的关系;从建设途径来看,要把握好增加投入与体制改革的关系;从建设过程来看,要把握好社会建设不同阶段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要用大智与大勇去寻求变革,用坚守与坚毅去不断实践,用情、用心、用脑去探索真的教育。"社会建设,教育优先。十八大报告中"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方面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第一点就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解决民族地区根本问题的本质要求,是发展和谐民族关系的保障,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是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在这种批判性继承中显示出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的黑格尔主义来源;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作明确区分是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与黑格尔国家理论的共同基础;两者都属于自由主义批判的共同模式.通过对近代自由主义和黑格尔国家理想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以"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了对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双重超越.研究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特别是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当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多元参与的公共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还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创新",社会建设伴随历代社会发展一直存在着。经历世纪轮回,社会建设的内涵已突破"将社会建设等同于各种社会事业建设"窠臼,逐渐深入到资源配置和改善民生;外延不再泛化为"谋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建设的总名",而逐步锁定于利益协调和格局优化;领域逐渐回归"社会性",不再从属于政治或经济领域;主体不再是"补政府设备之不足",突出了"社会"的主体地位;目标不仅是解决社会问题或笼统的"富泰康乐之社会",而聚焦于民生改善和利益关系协调;手段不再泛化为民主政治、文化、心理和教育等,则集中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发展路径优化。这些历史转向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研究取向和关键点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突显了教育的基础地位,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必将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当前,在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8,(1):34-36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民生社会建设,是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深入研究民生社会的历史演变、基本内涵、基本特质和基本要求,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保障房建设中政府的职能定位与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整个社会"减压阀"和"稳定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其主导理念、制度设计及主要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为不同的模式,但保障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恒定的,即都以法律或制度为外在形态,以互助共济、促进民生为基本内涵,以政府为最终的责任主体.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更应担当住房保障主体责任,以加大保障房建设为切入点,用投资拉动消费,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同时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难问题,树立民生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卓越领导人,陈云本着"适合老百姓的要求"的行动原则,正确处理民生与国家建设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大量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践,在一些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兼顾",极力呼吁要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探究与学习陈云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的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民生问题的发展态势,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切实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充满新意,不仅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还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支点,惠州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当前  相似文献   

11.
解决民生问题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当前党和政府政治决策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民生保障与法治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民生保障对法治存在着依赖关系,法治也需要反映民生.为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民生法治建设,加强立法以保障民生,公正司法以保护民生,依法行政以惠及民生,以此加快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保障民生,维护民权,努力建设民生法治.  相似文献   

12.
考察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一、农村社会建设史实质是党的发展观演变史,历经从"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变化。二、农村社会建设经历了从尽力满足人民最低生活需要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致力平等社会关系到建构和谐社会、从依靠政治动员到加强社会体制机制建设的过程,反映了建国以来党的农村社会建设思想与实践"扬弃"过程。启示是:新形势下农村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始终把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农村社会建设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的社会建设思想是我们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国情世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提出并不断发展完善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产物。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以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推进动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任务,并以农村社会建设为工作难点。  相似文献   

14.
民生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关切民生既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纠偏的需要。以民生为发展导向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的投入,它也是一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十分重要的利益机制,而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则有益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民生幸福是政府善治的价值导向,公共服务承载着民众对幸福的现实诉求。民生幸福视角下的公共服务考察,关注幸福感知的综合性内涵,揭示公共服务作用于民生幸福的内在关联机理和方式,为政府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和幸福社会构建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目前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围绕不同领域和主题,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在基础理论、学科视野、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还有待改进或有望突破。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以及城镇化、无子化和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亲属担任监护人的可能性日渐式微,无人照料无人监护的特困群体呈几何式增长,政府公共监护资源有限,社会公共监护制度尚不健全。分析构建我国社会公共监护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要引入国际人权思想,树立社会公共利益本位观,营造政府承担社会责任氛围,构建以政府公共监护组织为主导、社会公共监护组织为补充的完善的公共监护体系,发挥社会公共监护组织作用,加强政府对社会公共监护组织的监督与管理,构建完善的民政民生兜底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从“市民社会”这一“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入手,剖析了西方现代性进程,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市民社会又是承载现代商品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实践领地;由于市民社会内蕴着深刻的矛盾,因而必须超越“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即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按照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执政公信力的建设,六十多年的执政经验表明:提升党的执政公信力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根本目的;始终坚持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执政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把改善党群关系作为执政的坚实基础;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始终坚持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当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搞好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意义重大。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面临着价值与利益诉求多元、社会矛盾复杂多样、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公共安全事故多发和社会管理多头等挑战,为此,我们有必要构建完整的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经济社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建设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有效化解社会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虚拟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推动"多中心"社会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