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宋黎明 《中华武术》2005,(10):15-15
金秋十月,四年一次的代表着全国最高水平的武术比赛——全国十运会武术决赛即将在江苏拉开战幕。  相似文献   

2.
通过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执裁实践,发现竞赛规则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在演练水平评分中出现“评分盲点”,由于规则对套路的步型没有严格规定导致定势动作异化,对难度动作的过分重视导致具有攻防含义的一般动作被忽视,此外,难度动作的编排也不太合理,难度动作前的过多停顿影响了演练整体节奏。而且,对练部分尚需进一步量化。文章根据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的实践检验,提出了十运会后竞技武术竞赛规则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游泳》杂志2005年第12期刊登了日队雅典奥运会总教练上野广治谈他对中国十运会游泳赛的印象。上野广治称,我随日本奥委会代表团参观了中国十运会,受到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的接待,观看了3天游泳比赛。赛场在新建游泳馆进行,比赛进行得非常顺利,每天决赛人满为患,感到游泳比赛十分受欢迎。印象最深的是中国运动员的体格,不像是曾一度由兴奋剂造成的肌肉发达,而是训练出来的。观看了100米仰泳破亚洲纪录比赛全程,从半决赛前半程的情况预感成绩在54秒左右。决赛前程50米26.23,我感觉将要突破54秒。短距离项目是中国运动员的传统强项,现在长距离项目同样令人刮目相看。比赛前后程游速掌握得很好,特别是男子100米自由泳49.56的新亚洲纪录令人吃惊,后半程可与世界一流运动员相媲美,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4.
5月15日晚上,为期5天的十运会武术散打男子预赛在西安市北郊体育馆结束。来自38个队伍的201名运动员在50公斤级、58公斤级、67.5公斤级、77.5公斤级、87.5公斤级和87.5 公斤级六个级别中展开了十运会决赛入场券的争夺。经过225场激烈苦战,6个级别分别排出座次,每个级别前十六名共96名选手如愿以偿获得了十运会男子散打决赛资格。  相似文献   

5.
我国十运会女篮决赛阶段防守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现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十运会女篮决赛阶段防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十运会女篮决赛阶段比赛无干扰的投篮较多,抢到前场篮板球绝大多数因防守未挡抢,大多数犯规为手部犯规,夹击效果一般,防守快攻较差。重新认识防守理念和提高个人防守能力是主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宋斐 《乒乓世界》2005,(11):26-27
10月18日晚.江苏无锡体育中心.十运会乒乓球比赛的收官之战.男单决赛即将开始。赛前.充满悬念.同时被认为很有可能掀起十运乒乓赛场新高潮的高手对话只进行了25分钟.就以王励勤4比O完胜王皓而画上了句号。场上一边倒的情形让观众满腹狐疑.甚至浮想联翩.这比赛玩的是什么猫腻?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全面参加“八运会”,“九运会”,“十运会”的基础上,精确统计“十运会”决赛164场比赛的抽签编排表、预赛、1/4决赛、半决赛、决赛各阶段的取胜方式(同队弃权、不明原因弃权、实力悬殊)场次统计,各队金牌、奖牌统计,得出贵州拳击队在“十运会”上实力排位:金牌数我省和其它五个代表团队并列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解放军、江苏和北京。奖牌数我省排在第五位,前四位分别是解放军、江苏、辽宁和内蒙古。得出“十运会”的竞赛特征:参赛队运用他们的技术优势以同队不同级别之间的取舍互换等手段力图把比赛胜负的主动权掌握在运动队、教练和运动员手中。这对我省今后的竞赛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探讨今后我省拳击运动的走势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易善军 《体育科技》2010,31(1):59-61,71
根据古典式摔跤新规则改变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我国十运会预决赛成绩统计和技术的分析。结果表明:十运会古典式摔跤预赛主要得分动作是站立"过胸"和"转移";决赛主要得分动作是跪撑"提抱"和"滚桥"。比赛名次都有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9.
年度赛事     
年度赛事:张怡宁4比3王楠(-6,6,-8,-6.7,6.9),十运会,女单决赛 入选理由:这是一场很多人期待看到,却又不愿意看到的比赛,两个当 今女子乒坛的顶尖高手理应在决赛中相遇,理应诠释中国乒乓的精髓, 然而,对于同样可爱,同样曾经经历过磨难和正经历着世事变迁的她俩 来说,胜负确实有些残酷。 这是一场十运会所有比赛项目决赛中,水平最高,受关注程度最高, 意义最为深远,最没有负面新闻的对决,整场比赛打满7局,胜出方的优 势只有乒乓球比赛中胜利的最小单位——2分。比赛结束后,关于张恰宁 和王楠的报道铺天盖地,有为张恰宁叫好的,有为王楠惋惜的。作为一 个曾经叱咤赛场的职业击剑手,十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 局长肖天,在无锡体育中心的主席台上也领略了一次乒乓球赛场上的华 山论剑,并大为感慨。  相似文献   

10.
燕侠 《中华武术》2005,(6):48-49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武术年,重头戏当然是十运会武术比赛。一进4月门,十运会武术套路和散打预赛就在石家庄、太原、西安等地拉开了战幕,一时间,刀光剑影,杀声震天,把个桃花灿烂的春天震撼得落英缤纷。与此同时,一场由民间组织的武术邀请赛——“中国长安武术跆拳道邀请赛”,也于4月8日悄然在古城西安登场。此次比赛由西安市长安区文体局和教育局主办,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2005,(12):9-19
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已经圆满落下了帷幕,运动员高超的竞技水平至今让人难以忘怀,而严格执行的裁判制度,更是让我们印象深刻、感慨万分。三天六场比赛,组委会、裁判员认真努力,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本次比赛公开、公平、公正,让人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12.
武宣 《中华武术》2005,(8):15-15
7月16日晚,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江苏省体育局、南京审计学院承办的2005年“南审杯”全国武术对练精英赛落幕。来自广东、广西、宁夏、河北、江苏等11支代表队的60多名武术精英进行了男、女对练比赛,他们都是十运会男、女武术对练预赛项目的前12名选手。  相似文献   

13.
李昆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90-492
通过对新疆十运会、十一运会拳击比赛的半决赛、决赛的录像进行量化统计分析,针对新疆拳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出拳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改变部分训练手段,加强教练培训等方法,对目前新疆拳击技术训练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十运会男子篮球决赛阶段南京师范大学赛区比赛的现场观察及查阅技术统计等资料,对山东队的各项技术指标与河南、吉林、北京3队比较,分析山东的优势与不足。可以看出山东队的年轻队员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宋斐 《乒乓世界》2005,(11):36-36
劭果评选十运会男团比赛中的最佳“第二人”,八一队的李陟恐怕是极有竞争力的第一位,就像很多人没有想到八一队能够在半决赛击败广东队一样,更多的人认为李陟根本不可能击败马林。然而,他做到了。1/4决赛时,李陟还战胜了天津队的头号主力郝帅。  相似文献   

16.
江四辈 《精武》2006,(7):48-48
不管武林中某些武人如何自诩,武术发展得并不好。我所说的发展,指的是武术在普通人中的普及程度,而不是说某一门派或某一拳种有了一两个顶梁柱式的人物便叫发展了。发展武术,其实主要还得靠国家,但从现状来看,国家对武术的开发力度还不够,虽开展着散打和套路等运动也不能否定这一点。十运会的武术比赛中不就在套路比赛中加入了音乐吗,运动员还化着浓妆——武术终于被舞蹈同化了。但看台上的观众屈指可数,这说明“武蹈”远不如舞蹈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录像分析法与讨论法,针对十运会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改革现状的“定位”和“度”的把握存在的不够准确、完善之处,提出:应对难度动作的界定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教练员综合素质培养;武术理论研究工作者、科研部门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以期对竞技武术套路的改革、创新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鲁夫 《中华武术》2005,(10):20-20
刘海波,八运会上为河南武术代表队夺得惟一的一枚金牌——男子刀棍冠军。九运会,因伤发挥失常,从此告别运动员生涯,转而成为河南武术队的主教练,带领他的队员们准备迎战十运会。从优秀运动员到主教练,海波似乎不需要适应过程,一上岗就极有感觉。他说自己训练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给队员们做示范,这个当年的冠军如今依然身手不凡。在山西太原进行的十运会预赛上,刘海波带的队员有5人进入十运决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国际摔跤联合会对规则进行6次"跳跃性"的修改,其目的是使摔跤比赛更具有观赏性,更吸引观众和媒体。2005年十运会预赛和决赛前后时间相隔不到半年,而规则的改变幅度较大,比赛成绩变化也很大。竞赛规则的改变将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训练方法、手段及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及时掌握新规则,并利用新规则指导比赛和训练,是对教练员、运动员的严峻考验。因此,熟悉规则和深刻理解规则精神,无疑是提高运动技能和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摔跤竞赛新规则的特点,以参加我国十运会古典式摔跤比赛各级别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技术统计和分析,预测我国古典式摔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时尚球类》2005,(4):35-35
棒球无疑是十运会上最尴尬的一个项目:十运会设置棒球决赛为12个队。却只有11个队报名。比赛设置非常正规。但是很少有观众会到现场去为运动员加油助威。更为严峻的是,棒球被淘汰出2012年奥运会。在中国奥运战略的体制下.棒球可能胎死腹中。如何挽救棒球.使之在前所未有的窘境中重获新生.摆脱奥运的阴影。成了当前中国体育界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