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重要机会致病性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n),因其生活史和致病机理复杂,至今为止对弓形虫病的诊断仍缺乏敏感的特异的检测手段,该文旨对近年来弓形虫抗原基因与弓形虫病临床诊断最新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例猪弓形虫病的诊断报告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病是一种全世界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文就该病危害性及其国内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我区开展弓形虫病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进而为西藏公共卫生事业和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特别是随着宠物饲养的增多,该病的人群感染率逐年升高。孕妇孕期首次感染弓形虫,虫体可穿越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影响其发育,严重者导致畸胎、死胎,存活者也常有畸形及智力发育不全等严重后遗症,同时可使孕妇出现流产、早产或增加妊娠合并症。当前,弓形虫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为了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研究有效的弓形虫疫苗,防治弓形虫病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寄生虫能寄生并操控受感染老鼠的行为,使其丧失对猫的天生恐惧感,这种寄生虫就是弓形虫。弓形虫寄生于宿主体内,可随血液流动而到达全身各部位,能破坏大脑、心脏、眼底等,致使宿主的免疫力下降。这种以弓形虫为病原体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即为弓形虫病,会对胎儿和具有免疫缺陷的宿主造成严重甚至是致命的伤害。弓形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其传染的途径主要是摄取被猫科动物的体液或粪便污染过的食物。因此,有人认为猫喜欢掩埋自  相似文献   

6.
鲍行豪 《科技通报》1991,7(6):354-359
对近年伤寒免疫学诊断方法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价。伤寒免疫学诊断可分检测早期病人体液中抗原及测定患者血清中抗体两个方面。检测抗原以SPA-CoA与ELISA(包括Dot-ELISA)较为敏感和特异,而DRLAT则有简便的优点。测定抗体以PHA最为简便与快速。使用LPS-PHA可作伤寒的早期快速诊断,而Vi-PHA可作伤寒病后带菌者的初筛。ELISA有较PHA更高的敏感性,其中LPS-IgM-ELISA亦可作伤寒病人的早期诊断,而LPS-IgG-ELISA可用于该病的追溯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Vi-ELISA还可作伤寒病后带菌者初筛。不同条件实验室可根据取得试剂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扩增弓形虫SAG2基因,构建pGEX-4T-1-SAG2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设计并合成引物,经PCR法扩增SAG2基因序列,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pMD18-T-SAG2质粒,经酶切鉴定、测序,与pGEX-4T-1载体连接,构建pGEX-4T-1-SAG2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扩增出约561bp的SAG2基因序列,成功构建pGEX-4T-1-SAG2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SDS-PAGE电泳显示pGEX-4T-1-SAG2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5kd。Western-blot显示融合蛋白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病的诊断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均位居第三位[1]。早期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90%,但晚期患者生存率仅为15%[2]。所以早期发现并确诊结肠癌,是提高其疗效及改善预后的关键问题。现阶段,早期结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1粪便隐血试验(FOBT)结肠癌早期没有特征性预警信号,但异常增生的组织可有少量血液渗出,用化学和免疫学方法可检测出粪便中混入的微量血  相似文献   

9.
正开车斗气、胡乱变线、强行超车……这些都是"路怒症"发作者的典型症状。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称,"路怒症"或与弓形虫感染有关,受到这种寄生虫感染的人可能引发一种被称为间歇性暴发性障碍(IED)的精神疾病。而IED患者存在突发性的攻击冲动,包括容易"路怒"。弓形虫是猫身上的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它会造成受感染生物的行为改变,比如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可能更大胆、更敢于冒险,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胶体金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隐球菌病的诊断优势。方法: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1205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疑似隐球菌病患者进行检测,并通过跟踪调查分析,将胶体金抗原检测、组织病理检查、传统的镜检、培养法等进行比较,探讨胶体金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隐球菌病诊断的优势。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阳性45例,其中44例经临床和其他检测确诊隐球菌病,诊断正确率97.7%,相比组织病理检查以及传统的镜检、培养法检出率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诊断隐球菌病患者因发现于疾病较早期,故预后相对较好。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隐球菌抗原可作为一种准确、快速的隐球菌病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按照实验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100名)和实验组(100名)两组,比较阶段性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为(80. 5±11. 5)分,实验组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为(87. 6±9. 8)分,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阶段考试成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蓝墨云班课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师生互动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蓝墨云班课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医生们发现有时很难分析不同的癫瘸病的发病程度,因为早期的病状相似。现在位于伦敦的神经病学院和神经外科学国际医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磁共振图像(MRI)系统,确信用这个系统能判断出患有早老性痴呆病、CJD(一种罕见、致命的海绵状病毒性脑病)和帕盒森氏病的患者病情状态,并希望谈项技术能用于早期病情的诊断以及加速新型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夏德发 《科技通报》1991,7(2):108-111
对已知患原发性肝癌者(简称肝癌)发生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少肝癌患者在并发肝破裂致血腹前,未知患有肝癌,急诊诊断颇为不易。嘉兴市第二医院1978年8月至1989年8月在收治的174例肝癌中,17例发生肝癌自发性破裂,均分别被误诊为脾破裂,肝血管瘤破裂,重型肝炎肝昏迷,不全性肠梗阻等病而贻误抢救时机。究其误诊原因,除通常的诊断思维方法简单化、首诊负责制不健全外,主要在于部份临床医师在肝癌破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概念上的僵化或模糊:(1)认为无出血性休克者不存在肝癌破裂;(2)误认无突发性腹痛者不会有肝癌破裂;(3)在进行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时忽视肝癌破裂的可能;(4)未能认识到及时施行腹腔诊断性穿刺术及腹水进一步检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缺血性肠病(ICBD)患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表达水平,为ICBD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指标.方法:连续选取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20年6月急性腹痛的患者72例,其中行肠系膜CTA及肠镜确诊ICBD的患者21例为观察组.另外51例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IL-10含量的检测,探讨其联合IL-6、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30在本院确诊并收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20例患者作为RA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体检中心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L-10的浓度。对患者和健康者进行比较,并对患者IL-10与各项免疫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6、RF、CRP、ESR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L-10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A患者组血清IL-10与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IL-6呈负相关(r=-0.5151,p=0.0201;r=-0.462,p=0.0403;r=-0.743,p=0.0002;r=-0.5524,p=0.0115),表明IL-10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IL-10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检测患者外周血IL-10水平有助于RA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目前大约有1100万阿耳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患者。到2025年,患病人数将达到2200万。目前,科学家正在利用成像技术对此病做出最初期的诊断,并尽快找到新的治疗方法,以阻止病情的可怕进展。他们会成功吗?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1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为临床上诊断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繁杂且系统性不强,同类病原微生物间不易区分、记忆,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混淆知识点的现象。因此,如何将碎片化的、大同小异的知识点转变成系统化、差异化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知识体系,是每一位微免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课程导入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经细菌培养确诊肺奴卡菌1例病例,回顾复习肺奴卡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并提出细菌培养辅助临床诊断的重要性。近年来,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越来越受到临床科室及检验科室的重视,不断发展,为患者尽早诊断,准确用药带来了较好的临床预后。检验科人员需不断积累实验室经验,完善自己知识水平,为临床的少见病诊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判断出正确的结果,更好的为临床、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伤寒LPS-PHA诊断试剂盒进行现场应用评价.来自各医院和不同地区977份不同类型的血清标本作LPS-PHA检测的同时与Widal试验作比较,结果伤寒沙门氏菌血培养阳性46份血清标本前者检出率(86.96%)显著高于后者(67.39%),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X~2=4.999,P<0.025),95份Widal试验阳性血清LPS-PHA阳性率为97.89%,漏检2份系乙型副伤寒抗体阳性者.607份对照血清标本LPS-PHA的假阳性率1.48%,低于Widal试验(4.84%).伤寒LPS-PH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94.33%和98.52%)高于Widal试验(89. 36%和95.72%).其他5项评价指标(阳性和阴性预示值,粗一致性,调整一致性和约登指数)亦都较Widal试验好.因此,LPS-PHA诊断试剂盒能满足目前临床上早期快速诊断伤寒的要求.但不适用于追溯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
冯维琴 《科技通报》1995,11(4):247-250
对43例颖似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患者血清及69份正常人血清用4种血清学诊断方法作检测比较,发现MAT、IM-ELISA,ICAT和EIDT的阳性率分别为95.3%、95.3%、93.0%和95.3%,对该病的诊断除了具备流行病学指针和临床病和体征外,选用1或2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即可对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作出确定诊断,便于及早提供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