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不光留下了众多的文学名篇,而且他对教育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本文从柳宗元的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和他曲折的人生经历入手,来探求其师友观及教育思想形成之本原。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韩愈一道,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在唐顺宗永贞年间进行的政治革新运动,反对宦官专权,反对藩镇割据。不久,永贞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贬并赐死,柳宗元也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永贞元年到元和十年(805——815),他一直  相似文献   

3.
《洪城幸氏族谱》所载柳宗元作《唐故开国子祭酒文贞公墓志铭》是伪作,可由避讳、认李绛为同年、文末署名、抄袭柳宗元韩愈文章中的词句四个方面证明其为伪作。此文是后人有意作伪。同时推测了作伪者可是幸姓后人。  相似文献   

4.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其文学天赋超群,才华横溢,造诣精深,不但在唐宋文坛上被欧阳修、苏东坡、柳宗元等人推崇备至,占有无人撼动的历史地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观念、写作风格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苏哲 《兰台世界》2014,(5):121-122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其文学天赋超群,才华横溢,造诣精深,不但在唐宋文坛上被欧阳修、苏东坡、柳宗元等人推崇备至,占有无人撼动的历史地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观念、写作风格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佛教《大藏经》中,有大量关于柳宗元的记载与评价。透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释氏眼中的柳宗元形象:对佛法有深刻的理解与同情;批评当时佛教界的混乱局面,并为其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努力调和儒佛矛盾,充分发掘、利用佛教"辅时及物"之功能,为现实政治服务。这些评价都是很中肯的,对全面理解柳宗元的佛教观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今山西省永济市人,生于773年,卒于819年,享年46岁,是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共同浸润下,柳宗元提出了"统合儒释"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8.
亓元 《兰台世界》2014,(4):24-25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今山西省永济市人,生于773年,卒于819年,享年46岁,是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共同浸润下,柳宗元提出了“统合儒释”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773-891),字子厚,是唐朝杰出的散文作家,他在唐朝散文史上的地位,仅次于韩愈。韩愈非常推重他,在《柳子厚墓志铭》里说他“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卓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这是讲他的议论,也是讲他的论文。说他的论文很杰出,精练而强悍,根基深厚,证据坚固,意气风发。他在政治上参加比较进步的王叔文这一派,王叔文想改革弊政,夺取太监执掌的兵权,没有成功,被斥退.柳宗元也连带被斥黜,贬官为永州司马。韩愈又称他贬官后“居闲益自刻苦,务记(?)为词章,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指他那时更用力做文章,所作内容更广阔,更深厚。这样赞美柳宗元的文章,是很得当的,没有过分的夸奖。跟柳宗元一起贬官的刘禹锡,在《柳先生文集序》里,谈到韩愈写信给他,说:“吾尝评其(柳宗元)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拿柳宗元来比司马迁,这话不够恰当。司马迁的《史记》,大气磅礴,是对古代学术文化总结式整理的历史巨著,可以称为雄深雅健。柳宗元的散文没有这样大的气魄。柳宗元爱永州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江雪》为依托,引出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文章首先对柳宗元的仕途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此为基点,引出其:师承尧舜,拒师名,重师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其教育理念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1.
新出土柳宗元撰《独孤申叔墓志》勘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出土唐代墓志对唐代文献的补遗与勘证具有重要价值。21世纪初西安出土了柳宗元撰文的《独孤申叔墓志》,对全面了解独孤申叔其人、其家世、其葬期葬地及其文学知友等提供了详准的资料。本文通过与《柳宗元集》所载该墓志文字的异同比勘,补证了集本的阙讹并澄清了唐史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柳宗元的叙事文,最著名的是《段太尉逸事状》和寓言性的文章。《段太尉逸事状》写了段秀实两件逸事,只就第一件事来看,段秀实的精神面貌就非常鲜明地刻划出来,并且具有感人的力量,成为传记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柳宗元凭着怎样的表现手法才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呢? 首先,他描绘出一个典型环境,从而  相似文献   

13.
徐敏 《中国广播》2004,(2):61-62
先看《江雪》。《江雪》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是唐朝中期进步的政治家和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祖籍是河东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所以人们也称他为柳河东。柳宗元21岁考中进士,他一生都关怀国事,积极进取,坚贞不渝。唐顺宗时,他参加了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起草政令文件。可  相似文献   

14.
意境被文艺理论家们说得太玄妙了,诸如空灵、神韵、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好则好之,可惜,让学习写作者常“高山仰止”而不知其途。意境是文艺家追求的目标,他们也创造了无数令人心折骨惊的意境典范。但,若把意境解释得过于玄妙,则有脱离地面之虞。意境既然是人创造的,就总有思维规律可循。几何思维就是创造意境的思维规律之一。意境,通俗简单地讲,就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比如柳宗元的《江雪》  相似文献   

15.
唐代大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跟随父辈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这些游记散文不仅有着卓越的文学艺术特色,而且还蕴涵着独具一格的旅游审美思想:感官美、心灵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06年第1期发表柳哲《柳宗元佚文〈谱牒论〉》,说:"笔者以为该文为柳宗元所写无疑。"他把伪作看成佚文,而且说得这样肯定,对读者产生误导,需要澄清,以免伪文流传,混淆视听,误人不浅。今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辨。一、关于"贞观十三年论世家"问题史书一律记载,贞观十二年《氏族志》修成。伪《谱牒论》云贞观十三年,误。唐太宗对高士廉的训话,古代无录音,柳宗元不可能听到,只能于文献中看到。今将《贞观政要》、《旧唐书》、《资治通鉴》、伪《谱牒论》所载太宗对高士廉的训话,全文对照如下:  相似文献   

17.
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等人大力创作记体文,为其成熟定型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韩愈、柳宗元则创作了不少堪为后世楷模的名篇佳作,完成了记体文的定型。  相似文献   

18.
唐代风景建筑的兴盛带动了其城市审美文化的进一步提高,而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则在园居生活的理解,尤其是其风景建筑的理论研究与建设方面都独具自己的审美特色,也表现出了他在风景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19.
李益是中唐时期年寿既长成就又高的一位杰出诗人。通过考察李益与中唐时期重要诗人孟郊、杨巨源、柳宗元、刘禹锡、王建,特别是贾岛的交游情况以及这些诗人对他的推崇、敬仰之情怀,可以窥见他在诗坛所占有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身处中唐旅游繁盛时期,所创作的诗集里到处都是唐朝士大夫旅游盛况的掠影,无论是中上层官员的"宦游"还是下层士大夫的"士游",无一不再现着唐朝旅游业的繁华,构成了唐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