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的基础,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考在此部分设置的题目也多为基本题或中等题,但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时,学生易因题意理解不透彻而出现偏差.因此,在解决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的过程中,应注意阅读题目,把握问题的实质.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分清分类与分步的标准和方式,并注意遵循两个原则:(1)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2)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在解题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求有效途径.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分类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纵观学校教育,不乏这样一种现象.由于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以及家长与学生之间存在很多误解,使教育与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此,理解教育的倡导者们开发了《教师理解歌》、《学生理解歌》与《家长理解歌》.并坦诚说明这些”歌”虽有其形,未尽其神,只有常诵常改,方可逼真。  相似文献   

3.
理解教育建构了自己独特的道德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包括理解即德行的德育内容论与德育实践论.“善解入意”的德育基质论,“将心比心、体贴关怀”的德育方式论。“学校道德场”的德育建构论等丰富的内容。它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说教式的、教条化的道德教育模式,成为构建理解型学校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数学理解及理解障碍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数学理解障碍是数学学习障碍中的一种重要障碍.如果不注重学生是否具有理解的意向,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不能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在教学上,可以通过创设恰当、有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数学表象、注重数学交流等途径来排除理解障碍.  相似文献   

5.
反函数是中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它涉及映射、象与原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图象和解析式等问题,因而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然而在学习中,学生对反函数的概念理解不深,常常出现某些模糊的认识甚至错误,现对常见的几种错误给予澄清.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反应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机理.在揭示机理基础上的记忆属于理解记忆,会形成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NMET2001阅读理解B篇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Popularity of the igloo is beyond doubt...其中beyond doubt的意思是“毫无疑问”、“不容置疑”,这里是用介词beyond表示否定。英语中表示否定意义的介词很多,除了最常用的without,instead of,but等,还有其它一些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介词。现将常用的一些归纳如下,以便同学们在阅读中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07,(3S):51-51
这一年.生活让我懂得了许多。学会了原谅。学会了包容,学会了感恩。“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不再以自己的标准、自己的好恶去衡量别人。学会理解,相互适应.不再为迎合别人而失去自己的个性.更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丧失自己的尊严。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阅读理解题.它一般由阅读材料和考查内容组成.在阅读材料中,或定义新概念,或给出新法则,或介绍新方法.考生需先通过阅读,理解概念,掌握方法,领悟思想,抓住本质,然后才能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阅读过程是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网读不仅要求学生“读”.而且要“理解、体会”.也就是说要明白字符号表层结构的基础上.要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学生阅读理解困难在于他们不了解由话语的语境所决定的话语含义,本提出的语境化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学习数学,理解是关键.结合具体例子,说明高中数学教学凸显理解学习的八种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例说数学教师的数学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一样,数学理解也有很强的层次性,对同一个问题,由于认识的观点与方法不同,人们往往有多种层次的不同理解.一般地,理解得越深,认识问题的观点就越高,反之亦然.我们需要的是,层层深入,永不停留.  相似文献   

13.
第3讲整式     
1.能够运用字母或整式表示一些关系的量,加深对式的认识和理解,感受字母或整式表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2S):24-25
从这期开始,借助这个专栏.我将和大家一起展开“教育演义”.也就是和大家一起聊聊教育.让一些生僻的名词和大家的日常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教育.从事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吕建誉 《学周刊C版》2010,(2):129-130
本文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一线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对比新老教材,结合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强调通过探寻一些新颖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些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16.
常春华 《中学理科》2007,(10):22-23
近些年来全国和各地的高考中出现了相当多的阅读理解问题。由于部分考生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对阅读理解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少针对性的训练,因而在解题上出现了不应有的失误,本文试对这些失误进行分析,并给出应对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理解是物理学习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对物理知识、技能、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来发展他们的能力.在实际中,有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牢固、灵活,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具有创造性.而有的学生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地记住了某个概念的词句,对公式、法则的套用,不知道概念的本质属性,不知道原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变通.理解学习无疑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阅读理解已成为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必须掌握各种题型的特征及应对技巧.笔者就阅读理解中的各种题型和应对技巧作一个归纳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过程,是一个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也是中考命题的立足点.传统的阅读理解题不断创新,出现了定义新运算、学习新方法、学习新知识、渗透新概念等新“品种”.信息含量大、含金量高、考查功能全,是创新型阅读题的特色.朵朵奇葩,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0.
朱建石 《考试周刊》2011,(74):83-8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题目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化.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体现知识的运用的多面性和层次性,使学生较全面地理解每个章节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