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交通发展是影响我国工业空间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通过影响沿线城市的可达性,改变其工业区位条件,而对其工业发展产生差异性影响,导致工业发展空间格局变化。2011年的截面数据分析表明,铁路交通发展在总体上促进了沿线城市工业发展,但是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却存在差异。这有可能增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提速沿线城市与非提速沿线城市之间工业发展的差异,加大全国工业空间格局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汽车工业与城市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征  曹慧 《中国软科学》2004,(11):57-61
本文首先提出了汽车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主要分为汽车工业与城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方程的拟和得出基本结论。通过对结论的分析,提出了针对解决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与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措施和政策建议。这些建议着重从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制定、汽车工业绿色循环体系建设、先进技术的研发与采用以及政府的制度安排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态创新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刚  陆琳忆  何金廖 《资源科学》2021,43(1):94-103
理清生态创新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和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对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测算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度、工业绿色效率,构建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生态创新对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绿色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绿色效率都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且两者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表现较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和内蒙古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②生态创新对提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种作用对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均显著;③生态创新对提升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生态创新对成长型城市提升工业绿色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对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的影响则不显著。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生态创新对于促进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显现,并提出完善中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创新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但是在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也成为了影响城市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的不利因素,如何有效的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环境监测及治理工作进行探讨,浅析城市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任晓松  孙莎 《资源科学》2022,44(12):2399-2414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能否进一步促进城市工业实现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亟待研究。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非期望超效率EBM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特征,解析数字经济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的赋能效应。研究结果如下:①中国城市工业碳生产率总体呈波动性增长趋势,空间正相关性和集聚现象十分显著,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现象并存,空间非均衡现象仍然存在。②数字经济可以赋能城市工业碳生产率,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字经济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地工业碳生产率,也会通过溢出效应对邻近城市工业碳生产率释放促增红利,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③数字经济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的赋能效应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实现,现阶段绿色技术创新尚未发挥机制作用。④数字经济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因城市区位与创新环境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如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周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具有辐射带动效应,而高人才集聚区则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未来应重视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破除城市“各自为战”的治理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城际绿色协同治理体系,突破地理边界以形成区域工业减碳合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特点,比较国内有关城市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剖析了杭州汽车工业的发展地位。在对杭州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杭州汽车工业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建议,为推进杭州及相关地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老工业基地包头而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是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包头市现状和优势的分析,提出在包头市建设生态工业城市的可能性和构想,并提出加快实现生态工业城市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我国城市,自古以来,是封建帝王、官僚地主统治人民和寻欢作乐的地方,是为一些游手好闲的人服务的场所。所以说解放前的城市,几乎都是一些商业性的消费城市,即便是大、中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地有一些工业,也不是生产性的工业城市。以上海而言,也还是商业超过工业的发展。解放后,我们党重视城市建设,把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结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一般消费城市的面貌。在发展轻重工业的同时,发展了一些大、中生产性的工业城市,这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大飞跃。但城市建设的发展,还不能停留在这一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5)
在当前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工业场所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合理改造工业城市遗产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对城市工业遗产进行合理保护与利用,既能节省城市开发建设的资金,又能够推动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必须要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更好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推动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水平的提升,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9)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记录城市发展的工业遗产逐渐被提上议程。本文通过挖掘河北井陉矿区工业遗产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通过对其工业遗产价值的分析,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背景下,井陉煤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洪毅  袁德辉  海英 《科技通报》2012,(1):62-67,100
通过对1981-2006年浙江丽水市区、外围高山测站的气温资料与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城镇人口、建成区面积、道路面积等城市化发展统计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分析了城市发展对环境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水城市发展对环境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环境气温的升高、城市与其外围地区的气温差值发生增大变异,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建成区面积、工业总产值、城市道路、城镇人口等城市化发展因子的迅速增长对城市环境气温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熊朝勇 《内江科技》2010,31(9):38-38
本文通过对国外工业遗产景观再利用案例的评析,从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工业遗产地的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地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学习借鉴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我国工业适产景观再生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实施以循环利用为主的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是对我国城市工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对城市工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该战略的有效实施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业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的同步、推动节约型城市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城市以传统城市为基础,通过不断丰富其创新资源,提升其创新能力发展而成,并以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埃因霍温目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城市,通过对埃因霍温城市发展的相关文献和政府报告的梳理及分析,介绍了埃因霍温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目标,总结了该地区成功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经验:包括政府主导全面创新,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三位一体螺旋式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和重塑老工业区域地方品质的文化创新。针对我国城市发展现状,为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冯雨豪  王健  邵子南  杨莉莉  朱乾隆  吴群 《资源科学》2022,44(12):2511-2524
众所周知,资源的空间错配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但二者之间的影响路径却鲜有研究深入探讨。因此,为探讨中国城市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黑箱”,本文基于2003—2019年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工业产业集聚—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纳入中介效应的GMM动态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从全国、区域以及错配类型3个维度,分析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如何通过工业产业集聚影响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①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工业用地空间错配总体呈加剧趋势,东部城市大多呈短缺型错配,中西部城市大多呈过度型错配。②全国层面,工业用地空间错配不仅直接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而且通过降低工业产业集聚度,间接降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③区域层面,工业用地空间错配的加剧抑制了东部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由于工业用地短缺促进了工业产业合理集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抑制效应。中西部地区工业用地空间错配的加剧导致工业产业集聚度的降低,二者同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④不同错配类型下,过度型错配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结果一致。短缺型错配地区与东部地区结果稍有差异,其错配的恶化导致工业产业过度集聚,降低了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主要政策启示为:应立足不同地区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合理配置工业用地,促进工业产业适度集聚,激发用地效率。  相似文献   

16.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是工业结构的主要反映,而工业结构转型往往引起该类城市功能的演化。本文采用区位偏远度、熵权-TOPSIS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6年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的异质性特征及其演化路径,探讨工业结构对其城市功能演化的促动作用。结果表明:①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整体持续完善,但各子功能协同演化格局尚未形成,资源开采功能显著衰退,科教创新、金融商贸功能不断强化,尤以工业制造和集聚辐射功能差异显著。②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整体上呈现向“生态保障-工业制造”引领下的多元化演化趋势,但演化路径异质性明显。其中成熟型城市功能呈多元均衡演化态势;发展型城市呈向资源开采、集聚辐射“双主导”功能态势演化;初始型城市则呈向非均衡的多功能主导演化趋势。③工业结构转型异质性是驱动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演化路径差异的重要动力,工业结构的多元化、高级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越高,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多元综合性越强。城市功能演化又影响着工业结构转型快慢,综合功能强的城市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反之较低。  相似文献   

17.
城市技术力量输入乡镇企业,是资源优势在城市与农村的正向结合和优化配置,对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先导和推动作用。需要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双方共同作出努力。本文试图通过对长安县100个乡镇企业工业与西安市165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业大厂、政府机关或个人(以下简称城  相似文献   

18.
运用城市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我国工业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报酬激励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并没有导致利润水平的同步上升。而生产性服务业在市场化程度高和基础条件较好的特大城市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实现价值链地位跃升,从而在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形成有机的专业化分工。因此,加快行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30)
工业遗产乃是存在于每一个城市中的一种标识,它是带动城市积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任何一个时代创新和发展的起点。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的历史沿革的梳理和解读,对指导思想的阐述,进而将景观改造设计中产生的各种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理解,将文化景观如何在工业遗产改造中进行表达,并阐述历史文脉对于景观表达的重要性,旨在为城市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提供部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工业城市旅游规划的新思考——以柳州市旅游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达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86-87
传统老工业城市,常常因为较差的城市景观、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僵化了的城市形象等原因,使旅游业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引入城市规划中的规划公正性,认为旅游规划也应该充分考虑规划的公正性,在工业城市旅游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工业城市产业工人的旅游权利,立足本城市渐进式地向外发展。以广西柳州市为个案,进行了旅游发展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