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长伟 《教育学报》2008,4(4):80-87
古典教育哲学的范本《理想国》虽为学术界反复解读,但大都认为柏拉图提出的金、银、铜铁的三类人的划分以及相应的教育,蕴涵着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但这样的解读遗忘了柏拉图是以“高贵谎言”的形式叙说这样的划分和教育的,“谎言”的背后才是教育的“真相”。进而言之,柏拉图只是叙说了一种高贵的教育理想,这样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他也无意去求得实现。倘若将之实现于教育现实,那将会把教育秩序与教育哲学置于危险的境地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是实现其“理想国”的重要手段.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明确提出:教育是一种灵魂转向的技艺.从《理想国》的几个典型隐喻(即洞穴喻、戒指喻、太阳喻、线段喻)中可以发现其教育本质观的证成逻辑.洞穴喻象征着何谓灵魂转向,戒指喻象征着灵魂为何转向,太阳喻象征着灵魂转向何方,线段喻象征着灵魂如何转向,这一完整的线索使得其教育的本质统一在灵魂转向的技艺之中,从而形成柏拉图教育本质观的系统合理的证成逻辑,也为我们现今思考教育问题提供经典文本的证成思路.  相似文献   

3.
心灵承载着国家,教育引领灵魂的转向,理想国度的实现端赖于实施良好的教育,这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基本理路。柏拉图在书中描绘了公民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内容,在此过程中,灵魂不断提升,直到得以观照实在本身也即哲学王被培养出来,这样,正义的国度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是西方文明的先哲和巨人,他的巨著《理想国》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教育理论的经典之作。书中强调实现国家正义与个人灵魂的正义,重视教育的积极作用。《理想国》中的国家观和教育观对西方世界的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力探究《理想国》的国家观和教育观及其对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民教育思想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个重要论述,贯穿了他构建理想国的整个过程。理想国是他对日趋衰败的希腊城邦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而在构建理想国时表露出来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强大的理论魅力对我们今天的公民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透过对柏拉图《理想国》关于教育论述的分析,认为其倡导的生命关怀以至真理求索、德性教育以至责任生存、身心康健以至和谐之秩,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联。虽然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思想存有争议,但其反省人性、追求"良善"所折射出的关于教育本质及功能的积极思考,对我们今天探索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仍有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公民教育思想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一个重要论述,也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途径。他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基于经过深入思考的人性论,基于他对人的心理的理解,基于对世界结构的分析,对当代教育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是柏拉图对当时希腊日趋衰败的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的深切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和谐"作为《理想国》中反复论述的重要概念贯穿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从理想国的社会系统和谐切入,系统论的方法有助于厘清城邦、教育、和谐的关系,从中窥见柏拉图在教育本质、心灵诗学与身体诗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9.
《理想国》是柏拉图思想成熟期的代表作。古希腊城邦既是政治共同体、伦理共同体,又是教育共同体。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城邦的公民教育,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正义德性的公民。以正义与灵魂为线索,就柏拉图公民教育理论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一些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洞穴比喻",象征性地说明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问题,论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理念论的丰富内涵。"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深化和总结,它代表了柏拉图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例如,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观,注重幼儿教育,倡导男女平等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成功的意义建构——从一次篮球比赛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通过"洞穴中的囚徒"这个著名的比喻说出了教育的真正含义,那就是把人,把人的灵魂、精神引向真理世界.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对教育的探讨是从哲学的层面着眼于样板城邦的考虑,因此,柏拉图的教育是一个言辞中的教育,是一个样板教育;这一点《理想国》交待的很清楚,可惜我们经常忘了这一点。这种样板教育在当今还是一个样板,不能把它变成现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有着师生关系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他们在文艺思想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部分思想,同时在其文艺思想方面作了很大的修正.对柏拉图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本文正是基于此点,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表现出的文艺观点。特别是对诗所作的辩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控诉了诗人的两大罪状:诗不表现真理;诗有伤风败俗的影响。他要将诗人逐出理想国,还说如果有人能帮诗人和诗作辩护,诗人仍可回到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对诗进行辩护的.针对柏拉图对文艺的两点看法进行批判,从而对诗作辩护。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著有大量著作并流传至今,其名著《理想国》更是蕴涵着丰富的、迄今仍闪耀着启示光芒的教育思想,本文将着力探究柏拉图在设计理想国度时涉及的教育思想,并重点论述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16.
张濛濛 《家教世界》2013,(10):224-225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西方古代教育学家在谈起教育时,很少谈及女性教育,柏拉图是为数不多的在论述自己的教育思想时谈及女性教育的教育家之一。柏拉图是第一位提出男女两性具有相同的禀赋的人,在西方首先提出男女平等思想,也是首位提出男女教育平等的教育家。本文主要以分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女性观的具体内容,以期寻求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发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是古希腊思想巨人,其代表作《理想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包括政治、教育、哲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柏拉图在这部代表作中阐述了关于教育的许多问题,包括儿童教育、由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男女平等教育等。基于柏拉图的《理想国》,系统探讨其儿童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理论体系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8.
《新教育(海南)》2005,(9):47-47
中国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很多世界之最,其中,《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论文。《学记》成书要晚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但《理想国》的主旨是讨论如何治国之类的国家大事,教育是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被论述的。《学记》则是从教育的角度论述教育,因此严肃的论著都要在这个“世界之最”上加上限定词: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的著作。也有人称它为“教育学的雏形”。  相似文献   

19.
正如黑格尔所言,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精神家园。柏拉图经历了十余年深沉的思考,取其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之精华的《理想国》,今天依旧散发着绚丽的教育之光,它是一种寄托,一种憧憬,它是教育精神家园的归宿。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公民教育思想实际上贯穿了他构建理想国的整个过程之中,理想国是他对日趋衰败的希腊城邦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