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何正确地表达一个“命题的否定”及“否命题”是“简易逻辑”中的难点之一.有些同学在写原命题的否命题时,仅写了对结论的否定;还有一些同学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却假设条件和结论都不成立.说明他们混淆了“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这两个概念.事实上“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原命题是“若p则q”,那么这个命题的否命题是“若非p,则非q”,而这个命题的否定是“若p则非q”.可见,否命题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而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  相似文献   

2.
用高中学生的学习来探讨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懂而不会”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在新知识学习时学生课上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课下却不会灵活运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也有学生的.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学习角度对“懂而不会”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具有不同的境界,“懂”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本境界,而“会”是一个更高的境界.本文就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喝牛奶长大的我,从小就对母亲有一种依恋,在我看来,母爱就像牛奶,白得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一丝遮掩,抹去糖的调和.依然满口醇香:而父情则是“沉默寡言”的黑咖啡.虽苦涩却香气扑鼻……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而家长却出于某种原因把玩具拿走了。这时.有的孩子不吭声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停。许多家长都喜欢前一类孩子,认为这类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后一种孩子却太“犟”,不听话.因此.常常遭到家长的斥责和批评.  相似文献   

5.
温晓芳 《文教资料》2011,(18):49-51
现代汉语中用在谓词前边的“正”、“在”及用在谓词后面的“着”词性不同,但是在单独使用或搭配进入组合时却体现出共同的语法意义.而在很多句法环境中却不能互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6.
关颖 《宁夏教育》2005,(7):137-137
提出学习与生命孰轻孰重的问题,似乎大可不必,没有人不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重要的.可是当我们关注生命的质量,即关注孩子健康的时候。却也实实在在地感到一些家长对孩子生命的漠视。具体有以下表现:1.学习挤占了吃饭时间。有23%的孩子“不是每天都吃早餐”,他们中有56.5%的孩子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我刚参加工作时,对一些“好”学生的喜爱是情不自禁的:喜欢他们的彬彬有礼.喜欢他们的勤学好问,喜欢他们的聪明智慧,喜欢他们的听话乖巧。而对“问题学生”却不然,就我本人来说.  相似文献   

8.
陈伏兰 《今日教育》2007,(3S):48-49
何谓“存在教育”?“存在教育”即“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增加人的存在的意义.教给人以存在的信念和智慧。”“现代的教育归根到底是‘生存的教育’.而不是‘存在的教育’。这种生存的教育给予了人们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没有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其结果是,在现代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发生怀疑。”  相似文献   

9.
“但却”与“但……却”及关联词作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却”与“但……却”都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关联词,它们的作用 除了与一般转折关联词一样,在复句中为分句分类,标明转折关系类型外,还起着协调语气, 凑成整个语句的舒缓、和谐语音的作用,即它们是语句意义构成和语音构成的重要因素.当然 在具体的语句当中,它们在表意上又存在细微的差异。“但却”是将转折点与转折界线重合,意 义比单独的“但”或“却”都重.而“但……却”则是分别在同一语句的不同地方标明转折点 与转折界线,其作用主要在于“节律调整”,意义上为双重转折。  相似文献   

10.
一位朋友说过这么一则益智故事:夏天,大人带孩子到乡间的一条小河中去摸鱼,奇怪的是大人叫孩子“儿子”,孩子却不叫大人“爸爸”.也许是孩子管大人“爹”,亦或叫“父亲”?可能刚认领的儿子还叫不惯“爸爸”?难道孩子不会说话…‘··说来也简单:大人是孩子的妈妈.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面对一个问题,总是以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来对待和解决.这种心理准备状态或是受先前活动的影响所致,或是受已有的经验的影响所致.人总是按照比较固定的、习惯的思路来思考,这就是“定势效应”.走势效应即思维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却…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学习中经常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通过课堂实验创新、分组实验优化等实验教学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一、"懂而不会"的界定学生听讲能听懂、基本题目会做,但知识的巩固、迁移却没有到位,所以碰到知识的应用层次的题目就无法准确、迅捷完成,也就是所谓的“懂而不会”.“懂而不会”指的是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常用技巧,却不会解决问题(包括习题或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学江 《语文知识》2006,(10):21-21
在现代汉语中“贫穷”是一个词.指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缺乏。而在古汉语中“贫”和“穷”却有不同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往往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常态课.重字词,翻译,教师常常“一言堂”,逐字逐句串讲.基础知识落实了,课堂却沉闷不堪,让学生对文言文敬而远之:公开课,重表演,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学生却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追求文言文教学“活”与“实”的统一.陈翠微老师执教的《孙权劝学》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作为“班级授课制”的有益补充,“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教学活力.但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却产生了“合而不作”“合而伪作”“合而虚作”的现象,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甚至无效.“走向高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深情呼唤,实践中通过科学分组、动态管理,设置任务、激发需要,预留时空,突出自主,可以重建“小组合作”学习范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而能“快乐”,这既让人羡慕,又令人生疑。这只要看看今人的“学习”,就能知道。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解决问题”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意义不同.应用题是一种“现成”的问题,而“解决问题”则是一种“现实”的问题.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解决问题”教学中依然沿袭的是“应用题”教学的思路.老师们津津乐道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巧妙的解法。而对“解决问题”本身的意义却弃之不顾,久而久之,“解决问题”就不再跟“实际应用”相接轨,而成了单纯意义上的“应用题”了.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自主与合作学习研究体现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并着力于实现语文学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根本性转变。但实际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自主学习与语文教学二者之间“整”而“不合”。这种“整”而“不合”的裂缝,导致语文教学遭受“内伤”.最后将耽误语文教学,耽误学生。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和“传统性学习”是启发式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者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的差异性上。“研究性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更多地呈现着辨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这应该是我们的一条教育原则。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比如,平常都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可是实际上,喜欢优秀生是容易的,而“热爱”“差生”就不大容易了。  相似文献   

20.
一本书可以说成一册书.有的还被称为经典,但这“册”与“典”,却原是竹书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