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黄国勤 《资源科学》1997,19(5):64-70
我国南方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分布广的特点:目前,南方作物秸秆资源主要用作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但其利用上明显存在“三低一重”的特点(即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今后,开发利用南方作物秸秆资源,必须做到:1、充分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2、扩大秸秆生产,增加秸秆来源;3、充分利用秸秆,避免一切浪费;4、合理利用秸秆,提高转化效率;5、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99,自引:0,他引:99  
该文从资源的角度,根据各作物秸秆的经济系数,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作了全面的估算,分析了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发展趋势和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秸秆资源产量达到79454.4×104t的水平,并每年以1251.2×104t的速度稳步增长;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存在地域性特点,东部农区是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主要分布区,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和四川是作物秸秆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对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认为,每年有95%以上作物秸秆资源通过不同的利用途径转化成其他的形式而被耗散,资源浪费严重。针对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主要作物品种资源潜力及其开发的区域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毓英 《资源科学》1999,21(1):9-14
作物及其品种是特殊的农业资源,通过育种改良作物种性,可以协调作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虽然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的品种改良在作物产量增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作物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仍然巨大;作物品种的品质改良依然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区域、作物品种资源、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12(4):258-260
文中分析了我国南方草山草坡资源的特点与优势,阐述了对其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及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高效性,从总体规划、产业政策、资金投入、资源评价、山地权属划定、畜牧业实体形式、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等方面,对加速南方草地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建新 《现代情报》2002,22(1):28-28,63
本文从农业网络信息资源的新特点;农业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原则;农业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和开发服务的主要形式;加强农业网络信息开发利用研究;Internet上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方面论述了农业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中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目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矿物能源资源量不足,二是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太低,三是浪费严重。本文重点研究生物能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共性问题,中国每年可生产生物质资源8亿多吨(不包括畜禽粪便和海洋生物质),其中作物秸秆类6亿多吨,林木残余及加工剩余物2亿多吨。目前国内外高品位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生物柴油、生物乙醇、成型燃料。文章以此为中心研究了合理利用这些能源资源需要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丘陵岗地旱地资源丰富,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旱地大多耕作粗放,用养失调,产出效益低,有的处于半荒芜半闲置状态,甚至丧失资源更新能力。枝江县区划办对丘岗旱地农业开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提出、评价和实施的丘岗旱地农业系列开发模式,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丘岗旱地农业开发效益走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伟  杨婕  马占云 《资源科学》2010,32(10):1926-1931
生物质能在缓解能源紧张,降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作物秸秆作为其丰富重要的原料之一,它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秸秆产量,本研究利用CERES作物模型模拟了基本气候BS情景下(1961年-1990年)和SRES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B2情景的(2011年-210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秸秆生产量,分析并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其秸秆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作物秸秆生产总量表现为先降低(2020s)后增加(2050s、2080s)的趋势,其中水稻的秸秆单产和总量将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单产、总量则有增加趋势,尤其是小麦增加幅度更大;②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大作物秸秆生产总量的年际波动,影响秸秆利用量的稳定性;③华北地区是未来三大作物秸秆总量增加的主要区域,有利于秸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东北的东部地区秸秆总量表现为大幅度的降低。本文成果属初步研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今后需要继续深入探讨,逐步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论山杏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鸣军 《资源科学》1994,16(2):70-73
本文从山杏资源分布及其特点、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资源保护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北方、特别是内蒙古地区10多年来山杏资源经营利用状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90年代应遵循保护、利用与发展这一宗旨,解决山杏资源发展缓慢、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并提供相应技术保证;加强应用研究山杏资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潜力与秸秆能源企业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秸秆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科学评估中国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的潜力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布局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各省农业生产数据测算了全国各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产量和可利用秸秆资源数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地遥感数据和GLO-PEM模型,测算了1km×1km栅格尺度的秸秆资源分布密度并评估了秸秆能源企业在各地区布局的适宜性。相比之前的研究,本研究考虑了秸秆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密度差异,这对于计算秸秆这类收集和运输成本较高的资源的可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也通过2014年和2010年的对比,分析中国秸秆资源分布密度和能源企业适宜布局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主要大田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8.97亿t,可收集资源量为7.69亿t,可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总量为1.86亿t,吉林、江苏、河南、安徽、黑龙江等省份适宜建立大型秸秆能源企业,且未来秸秆能源布局也将向这些地区集中。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成都平原、西南以及新疆等少部分地区适宜建立小型秸秆能源企业。  相似文献   

11.
张雪林 《资源科学》1994,16(4):41-45
我国南方有着丰富的笋竹资源,开发这一资源优势,条件优异,投资少,经济金闪闪高。天目山区笋竹资源在南方竹类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目山区笋竹资源分布集中,优势突出,笋竹品种多,品质优异,因此有条件进行规模性开发。但从目前笋竹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着资源浪费大,利用率低,开发原始,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当前亟待加强笋竹资源开发的研究,研制新的笋产品,提高竹笋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和战略性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与提高能源效率协调一致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论文通过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2000年-2010年)和能源效率水平(2000年-2009年)进行系统的评价,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两者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及协调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高水平区都呈线状分布,两者都具有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递减的趋势;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越高,高协调度区域表现出沿海、沿江分布的特点;③高协调度省区由点线状向线状和面状扩展,东部沿海、北部沿海、黄河中游和西北地区省份协调度增长最为明显,东北、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省份也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3.
西南岩溶山区的农牧业生产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全功 《资源科学》1999,21(5):76-80
在简述了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现状、治理进展以及开发利用的建议后;详述了西南岩溶山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低成本建制人工草地,保持人工草地群落的稳定性,提高前植物生产、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外生物生产等主要生产阶段的转化效率,依然是南方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目标指引下,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初步探讨。“粗放型”增长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不良后果,决定了它的“不可持续性”;而“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和基础条件。针对我国的国性,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重视的两个方面是: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科技进步能够解决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本、人造资本相比,人力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更根本、更有效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经济 (果树 ,木本粮食、食用油料 )林1) 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 ,探讨了经济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 ①把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当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 ②加强科技投入 ,提高经济林的优质良种化程度 ,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类 ; ③大力发展和改造以及深度开发木本食用粮食、油料林等种类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矿山表外资源可利用性技术经济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国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该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中国5年来森林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空间差异分析,流失流向分析以及重心迁移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矿山表外矿资源可利用性技术经济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首先对矿山表外矿资源利用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然后在对矿山生产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综合地运用成本效益比较法、边际分析法和机会成本分析法 ,建立了矿山表外矿可利用性临界品位计算的数学模型。模型突破了只有在矿山生产能力有富余时才能利用表外矿的分析观念 ,导出了在生产能力满负荷时的临界品位计算公式 ,从而为更充分地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了分析、评价依据。该研究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江西某露天铜矿山表外矿资源可利用性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其分析结果对此矿山表外矿利用决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并且 ,这一应用成果为模型的推广提供了操作案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江苏省秸秆资源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美  籍春蕾  邹碧莹  赵言文 《资源科学》2011,33(11):2197-2203
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为能更好的合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缓解日益突出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对其进行预测研究是非常之必要的。本文系统分析了江苏省秸秆资源现状及其资源量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并以1990年-2008年历史数据和2009年农作物秸秆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选取理论资源量、人均资源量和单位播种面积资源量为预测评价指标,基于BP神经网络(BP—ANN)对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评价指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基本在5%的范围内,平均相对误差在2%左右,预测结果与实际有较高的拟合度,且对数据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在未来5年内,江苏省秸秆理论资源量呈平穗发展趋势;而人均资源量和单位播种面积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前者较后者下降幅度大。预测结果与当地发展规划趋势相一致,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最后针对江苏省实际,提出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温军 《资源科学》1999,21(2):36-43
通过研究分析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机理,认为民族地区已陷入“人口迅速增长-文化素质过低-经济发展迟缓-民族问题严峻-经济效益低下-产业结构失衡-政府决策失误-生态环境恶化”的艰难困境,走出困境的未来抉择是:制定科学人口战略,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改善人口文化素质;切实发挥资源优势,尽快摆脱贫困落后;改变民族自我意识,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强化城镇经济职能,发挥市镇极化作用;优化发展主导产业,培植区域发展活力;规范政府行为职能,理顺区域管理机制;选择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特征参量调整法的中国省域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中国各省(市、自治区)200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分类体系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中最新的均衡因子,计算并分析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大经济板块2004年的生态足迹、各地区地均生态承载力及地区万元GDP生态足迹。引入了"地均生态承载力"概念,讨论了不同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各地区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关系。将计算结果与1999年,2002年,2003年,2005年中国生态足迹进行了比较,就其异同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人均生态赤字为1.35hm2,省际人均生态足迹差异较大,地区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调整特征参量后,生态足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现状。最后,结合各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