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尾桨通过旋转产生的力形成力矩来抵消主旋翼产生的反扭矩,并通过改变其力的大小来控制直升机的航向,同时尾桨还参与直升机的横向稳定.但是由于尾桨动力和操纵力的传递路径很长,导致它容易发生各种故障.当尾桨发生故障时,若处置不当,则容易造成严重的事故.因此,了解尾桨作用原理和故障类型,结合试飞验证尾桨故障应急处置的可行性,对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针对直升机数据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后续直升机数据处理系统的发展规划,在直升机数据处理软件开发领域起到了参考启示作用。为了检验直升机的动力性、可操作性、安全性等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新型直升机一般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飞。直升机进行试飞时,机载测试系统对航空总线、旋翼系统、尾桨系统、机身的振动、载荷、温度等其他模拟信号及数字总线数据进行采集,将数字化的数据流合并记录在机载数字记录仪。机载记录的直升机试飞数据经数据处理软件解码预处理并进行初步判读后,需根据任务的需求将处理后的试飞数据分发给各专业科室成员进行分析。各专业科室成员对试飞数据进行分析后,  相似文献   

3.
杨晓芳 《大众科技》2011,(10):173-174
直升机噪声预测是直升机噪声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文章根据谐波法发展了一种能预测直升机飞越噪声的计算模型。将旋翼自由尾迹分析法所得到的旋翼和尾桨的气动载荷数据代入该模型中,分别计算直升机在悬停和前飞时的有效感觉噪声级,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往认为直升机悬停抗风能力验证时,最大重量的无地效试飞结果是最临界的,侧飞、后飞也被认为是一种接近配平的飞行状态,本文提出这些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改进原方法的不足,验证IGE与OGE对悬停风速的影响以及小速度范围乃至整个速度范围内的飞行特性,本文提出了试飞方法改进的具体措施,并通过新的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试飞方法比以往方法得到更为可靠的风速包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了促进中国无尾桨直升机的设计与发展,系统梳理了无尾桨直升机的研发历史及其关键技术。首先提出无尾桨直升机的优点,无尾桨直升机取消了传统直升机的尾桨,提出了一种新型平衡旋翼反扭矩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噪声小等特点;然后介绍了无尾桨直升机的研发与改进历史;最后分析了设计无尾桨直升机使用的关键技术,即环量控制技术,并对其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直升机试飞测试是直升机研发和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旨在对直升机在各种飞行条件下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验证。目前的试飞测试方法主要依赖传统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来获得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例如结构变形、温度分布和振动情况等等。然而,传统传感器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安装复杂、精度不高、易受干扰等,这限制了直升机试飞测试的继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光纤传感器技术成为一种有潜力的解决方案。然而,光纤传感器技术在直升机试飞测试中的应用情况和挑战如何,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旨在探究光纤传感器技术在直升机试飞测试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光纤传感器技术的概述、直升机试飞测试的重要性、光纤传感器技术在直升机试飞测试中的应用及光纤传感器技术在直升机试飞测试中的挑战。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光纤传感器技术对于直升机试飞测试的应用价值和潜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研究了无人直升机悬停/小速度段小速度平转弯控制技术,以位置和航迹控制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航迹改变基准位置点的方法实现小速度平转弯时纵/横向位置的解算,该技术解决了无人直升机在位置偏差较大的情况下的定点悬停问题,尤其提高了返航及定点执行任务的位置精准性,极大改善了无人直升机前飞至悬停过渡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某型直升机驾驶舱制冷系统试飞过程中出现的压缩机过流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找出其失效机理。通过对制冷系统蒸发器内部进行流场模拟仿真与地面试验,确认了制冷系统优化改进的具体措施。改进后的制冷系统经机上试飞验证,制冷效果良好。该直升机压缩机过流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措施为后续其他机载制冷系统地研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A类飞行是直升机在起飞或着陆过程中,即使发生单发停车,也能确保安全而采取的一种飞行规范。国内对直升机A类着陆具体试飞方法研究较少,具体试飞方法、操纵要领没有完全掌握。本文针对A类着陆试飞需求,设计了A类着陆试飞方案。对样例直升机试飞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试飞方案的合理性。用以指导国内试飞员开展相应的试飞培训。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对CCAR29.939条款的试验验证问题,总结了取证直升机的传统试飞方法,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发动机故障注入的解决方案与具体试验方法。在直升机动力系统行业的适航验证试飞方向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该试验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型号的直升机动力系统939条款试飞验证,且该试验方法与传统试飞方法结合,其验证标准较939条款书面标准更高,可有效说明直升机机动安全性,为民用直升机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是依靠发动机驱动旋翼和尾桨,产生拉力而保持飞行的,发动机是安装在直升机上的由发动机驱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件,它将一台或者很多台发动机的扭转力矩进行汇总,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传给旋翼和尾桨。主减速器由于自身结构比较复杂,尺寸和重量都比较大,出现故障的比例也比较大,加强对于直升机主减速器故障以及维修措施的探讨,对于保障飞机飞行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系留试飞是无人直升机试验试飞流程中的重要阶段,对全机各系统的功能性和协调性检验以及飞控参数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的系留试飞方法并通过MATLAB软件对试飞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为无人直升机状态评估和飞控参数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美军试验与鉴定中将仿真模型验证作为其目的之一。结合某型直升机模拟器研制项目,利用该直升机试飞数据,开展直升机动力学仿真模型试飞校验技术的探索。建立该型直升机的部件级仿真模型,用前飞稳态飞行数据对模型中的气动、发动机模块进行稳态对比与修正,校验结果达到了直升机D级模拟器规范ccar60中稳态条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直升机的机械扭振系统由发动机、减速器、传动轴、旋翼和尾桨等结构组成。常规直升机使用涡轮轴发动机驱动时,该机械扭振系统又会与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相互耦合,形成一个闭环的动力学系统。本文以常规直升机扭振系统为对象,建立了直升机旋翼动力传动扭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其扭振系统的固有特性。同时建立了扭振系统与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相耦合的数学模型,分析、判断该耦合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刹车装置是直升机在滑行、滑跑、转弯时实现制动的重要装置,刹车装置使用过于频繁,会因为刹车片周围积聚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导致温度过高而造成刹车装置损坏,影响直升机使用安全。通过对某型直升机刹车装置使用间隔时间的试验、试飞研究,总结出直升机刹车装置的使用注意事项及一般间隔时间要求,为直升机刹车装置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某机场海拔在3000m以上,同时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低,风大且风向不定,周围山多,环境比一般机场要复杂得多。这对于要在此地试飞的某新型无人直升机的高原性能要求非常苛刻,如何调试发动机性能,针对性地制定试验方案都是需要重点解决和突破的。本技术在某新型无人直升机完成高原最大起飞重量试飞后,运用MATLAB软件对试飞数据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试飞的结论,该新型无人直升机在海拔3200m左右的地区,有地效最大起飞重量为470kg,无地效最大起飞重量为445kg。同时,该新型无人直升机各系统,如传动系统、动力系统、旋翼系统、机载硬件和软件以及机体结构等在高原环境下工作正常,在试验条件下各系统的协调性、功能性正常。  相似文献   

17.
<正>《军用固定翼飞机和旋翼机科研试飞风险科目》(GJB626A-2006)中对风险科目的定义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科目,通常指那些前人未实践过、带有探索性,或者固定翼飞机和旋翼机处于非正常状态有危险的科目。在直升机的性能及品质试飞中,涉及许多风险科目,如涡环状态、回避区验证、自转着陆等,飞行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风险科目的试飞方法,才能在直升机飞行中出现故障问题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保护自身以及直升机的安全。这些特殊的飞行科目往往具有试飞难度高、风险大、训练成本高的特点,若直接让飞行员在直升机上进行风险科目的训练会给飞行安全带来极大的压力,并且一些风险科目需要飞行员具有极高的驾驶操作水平,倘若操作不慎,将会导致机毁人亡的惨剧。而在飞行员进行实装训练之前,先在工程飞行模拟器上进行风险科目的模拟训练,可以大大提高飞行试验的效率,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某型APU在地面试车时出现空气滑油散热器散热性能间歇失效现象,造成APU滑油超温自动停车故障,通过故障进行分析,建立了散热器散热性能间歇失效故障树,对底事件进行故障分析排查,确定APU滑油超温故障原因为空气滑油散热器旁通活门异物卡滞造成散热性能间歇失效,针对问题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在通过试飞确定直升机高度-速度包线前,需要进行理论分析,确定飞行包线随飞行质量和密度、高度的变化。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并结合国外飞行试验经验数据,分析确定直升机高度-速度包线随飞行质量、密度和高度的变化趋势,为今后进行直升机高度-速度包线试验提供了试飞方法和数据处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的抗侧风能力通常受限于尾桨距上限,本文通过分析机身的横向气动特性,主要包含横向偏航力矩系数和横向阻力系数对直升机抗侧风能力的影响;得出横向偏航力矩系数对直升机的抗侧风能力有显著影响,并给出降低横向偏航力矩的部分措施以提高直升机的抗侧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