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与第二版中,就"概念分析论"部分的"范畴先验演绎"分别提出了"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种演绎方式,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一大难点.康德"范畴先验演绎"的内在逻辑矛盾成为德国古典哲学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问题是贯穿整个德国先验哲学的一根红线.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在各自本体论的基础上,围绕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问题进行的探讨,都没有真正解决好二者的统一.马克思抛弃了先验哲学的唯心论体系,吸取了其合理内核,在社会实践上真正使理论和实践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3.
与在康德哲学中一直引起人们关注的物自体概念一样,先验对象也是一个在哲学界极有争议的概念.其真实的所指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不曾明确,其所指称的对象也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是康德哲学不可跨过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认为哲学从一开始起就要求成为严格的科学。严格性是哲学的本质特征 ,它把哲学同其他一切科学区别开来。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就是先验现象学。胡塞尔是在对相对主义的批判中确立严格科学的哲学理想的  相似文献   

5.
狄尔泰以描述心理学而不是以先验现象学作为他的认识论的基础,这是他与胡塞尔在哲学思想上的戏剧性的联姻与激烈争论的关键所在。胡塞尔认为狄尔泰的立场势必导致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而狄尔泰从来不接受这一评语,反对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坚持自己的“实在论的或批评地客观导向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在寻求何为纯粹意识.他的现象学心理学向先验现象学的转变,就是被这一目的决定的.在先验现象学中,胡塞尔对纯粹意识作出了正确的阐明.对理性有限性的断定是其先验现象学可能的前提条件;理性与实践的统一是先验现象学的内在脉络;语言交往是理性与实践统一的现实途径.总之,先验现象学是可能的,不过对这种可能性的断定要在新的思维方式背景之中才能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语言分析哲学与解释学的交流与对话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蒂和阿佩尔基于不同的哲学传统 ,都对此作出了努力。罗蒂通过对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 ,提出了消解权威、强调对话的后哲学文化。哲学、科学等学科都成了后哲学文化中的平等成员。哲学没有了昔日的光环而成为众多对话者中的普通一员。阿佩尔则基于对康德哲学的改造而把先验哲学、语言分析哲学、实用主义、解释学等有机结合起来 ,提出了先验语用学 ,完成了“语言学转向” ,使之成为第一哲学在当代的第三范式。  相似文献   

8.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一部主要著作。如果没有读过《纯粹理性批判》就等于还没有真正进入康德哲学。尽管康德有三大批判和其他一系列著作,但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在《纯粹理性批判》之上的。这为我们初步了解康德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便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康德哲学及其形而上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是布伦塔诺哲学心理学体系内在基本线索,而心理现象则是以“表象”和“意向性”为基础的,而具有对对象的能动的指向性。其目的就在于不但要从哲学上实现从客体本体论向主体本体论的转向,而且还要将善恶价值的界定建立在心理现象及其内在意向性和自明性的基础上,从而奠定其价值哲学的心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哲学的发展是逐步深化的过程,古代哲学的研究重心在于本体论,近代哲学转入以认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认识论中主客体关系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以不同的形式获得了统一。康德从带有先验色彩的主体能动性出发,第一次建立了主客体统一关系;黑格尔在主体建立客体唯心主义基础上辩证地理解主客体关系;费尔巴哈在直现、感性、唯物的基础上理解主客体统一。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主客体关系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1.
超分辨率重建可以从低分辨率图像序列中重建出高分辨率图像,提高图像质量。重建出边缘保持且噪声低的高分辨率图像,仍具有挑战。针对此问题,在L1先验模型中添加图像梯度的L0范数作为先验知识,提出联合L1L0先验模型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既保留L1先验模型边缘保持的优点,又保留L0先验模型抑制噪声的优点。将该算法与双三次插值、Total Variation (TV)先验模型和L1先验模型作对比,通过仿真实验数据和真实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subject”一词在西方语境中有两层意思 :“主体”与“主观”。现代性主体哲学正是通过“主观”而建立了“主体” ,从而对他者在各种意义上的霸权。与此相应 ,2 0世纪对主体哲学的拯救或批判就有了两条思路 :一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以反方法论为旗的反认识论的“本体论转向” ,一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和法国后结构主义对作为实体存在的绝对“主体”的解构。从以上两层意义的内在勾连中展开对“subject”的西方哲学史考察 ,可以看出 :“主体”是“主观”的产物 ,“主体间性”是“主观”的认识论哲学的最高成就 ,但同时“主体间性”在胡塞尔那里的终于失败 ,则意味着我们必须修正现代认识论或者在它之外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3.
钟锦的《词学抉微》把词体美感特质作为词学研究的核心对象,以康德哲学作为基准,融会其他哲学之后,确定了一个关于美感研究的基础,认为“士大夫们在小词中迷恋的并不是言志载道不予许诺的色情魅力,而是言志载道不能给予的作为完全自由愉悦的超越性美感”。他以先验研究作为基础,尝试从关感的基本心灵机能出发对词体美感特质进行剖析,认为词体表现的是超越性的美感,在词中则具体表现为艺术关、自然美和德善之美,其中德善之美是《词学抉微》在词学上最重要的创获。作者不仅区分了“益善之美”和“德善之美”,在叶嘉莹先生“弱德之美”的基础上提出了“德善之美”,并且重新解读了“诗言志”的内涵,认为词上接了先秦儒家的诗教传统。  相似文献   

14.
用现象学"本质直观"、"先验还原"法观照健身气功教学的审美要素及价值。认为:"本质直观"健身气功教学的技术特征为"心息相依,意形相随,动缓息长",其技术本质是蕴涵美的"情感性";"先验还原"教学过程则体现"行气"之原初性,即要经过腹式呼吸之纯粹意识,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则是产生审美之要素。在此基础上,才会使练习者感知健身气功是现象中的一种独特审美对象,通过教学练习带来"立象以尽意"的审美意象,凭借"三调合一"这个直观的审美经验来感受,最终实现"舞"与"导"的具有"现象学美学"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萨特的“自由哲学”体系是以《存在与虚无》为标志而建立的 ,其伦理学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强调行动、选择及责任 ,在这三者之中他又特别强调行动。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大体走向可概括为连环紧扣的逻辑矩阵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认为,历史的意义完全靠史家“赋予”。此论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历史具有“本义”,它由历史的缔造者赋予,而与史家无关。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的真正和典型的代表是海登·怀特的《元史学》,该书不仅把有关历史意义的“生成系统”即史家赋予历史以“意义”的论述,完全置于“与解释问题有关的历史书写”框架中展开,还提出了一种专门的“历史诗学”作为其理论支撑。“历史诗学”的核心虽然叫“转义理论”,但“转义行为”最终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这就暴露了其历史诠释学乃至整个“历史诗学”的先验唯心论倾向。因为根据F.R.安克施密特的专门研究,“先验论哲学内在地是隐喻的,而隐喻内在地是先验的”,二者在性质上原本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本性就是创新,哲学与创新思维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哲学教学应以提高大学生哲学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哲学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在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康德的原著,具体地分析了康德对"物自身"概念的处理.这个概念是康德哲学的精髓所在,是其批判哲学的最重要的着力点,也是他的批判哲学与其他哲学家及哲学流派的最重要的概念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一种单纯解释世界的知识哲学,而是一种为了实现人们的解放而改造世界的价值哲学,即实践的人本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其以实践思维方式为主导,改变了哲学对世界的思考方式,充分体现了哲学的实践功能。只要对其实践思维方式进行理解,就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精神实质等进行理解与掌握。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价值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本价值哲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基于地磁活动指标型信息的统计先验类方法预测太阳活动周期峰值,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但是利用此方法在对个别太阳活动周期的预测中出现较大误差,特别地,在对目前所处的第23太阳活动周期的预测中,误差超过30%。本文提出了利用多种信息综合预测太阳活动周期峰值的新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与基于地磁指标型信息的统计先验类方法比较,该新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对第23太阳活动周期的预测中,平均误差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