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茹艺 《海外英语》2012,(19):196-19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普遍应用于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人格结构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整体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主要部分所构成。该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木马赢家》予以新的解读,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剖析主人公保罗的人格特点及发展,揭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广义自身心理学是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它以自身这个统摄性的概念为核心,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解释。本文从人格动力观、人格结构观、人格发展理论和人格病理观几方面探讨广义自身心理学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新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事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也包含许多谬误。  相似文献   

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普遍应用于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人格结构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整体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主要部分所构成.该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木马赢家》予以新的解读,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剖析主人公保罗的人格特点及发展,揭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四个部分,他的人格理论包含有很多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少谬误。  相似文献   

6.
刘芳 《现代语文》2007,(5):70-71
丁梅斯代尔是《红字》中塑造的一个非常精彩的人物形象。本文试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他进行解读。指出其毁灭在于过度扩张超我.过分压抑本我,否认本我存在的合理性,从而导致人格结构的失衡,主体的坍塌。  相似文献   

7.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费尔贝恩在修正与发展弗洛伊德和克莱因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用客体关系的术语阐述了一种新的人格结构理论,即内心结构观。他指出,内心结构包含六个子成分,各成分通过压抑等机制彼此相互作用。他还将这些成分放到弗洛伊德心理地形和心理结构理论中加以考察,为理解人格结构提供了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是西方当代人文科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他的精神分析学以无意识理论为核心,从心理结构理论衍生出人格结构学说、心理动力观和梦的理论。弗洛伊德创造性地将精神分析学说用于解释文学艺术问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美学观。因此,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赎罪》中的女主人公布里奥妮从13岁到77岁的生命历程,即她是如何从稚嫩的少女蜕变为成熟的作家,并成功地完成了赎罪。通过以分析童年、成年、老年三个不同阶段的女主人公布里奥妮为线索,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剖析其犯错的原因,探究其从"犯罪"到"赎罪"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付瑞娟 《文教资料》2009,(5):114-116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舍有丰富的教育学思想,本文简要介绍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即人格结构、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弗氏人格理论对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的角度对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中的心理线索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解析:人格结构解读、压抑解读以及移位和浓缩解读,探索了弗氏理论对现代文学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施蛰存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上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思潮风靡全国时,他并不趋时,而是借鉴弗洛伊德主义的无意识理论及人格结构学说,进行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注重对人物深层心理剖析。他在表现技巧方面也主要是借鉴了弗洛伊德理论关于梦幻、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等意识流小说常用手法。施蛰存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作家对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借鉴、运用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论转型期青少年人格形成与教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为指导,思考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历程,针对幼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的人格形成规律及社会转型期外部环境的特点,提出各阶段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析弗洛伊德与荣格的潜意识理论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人格动力源、人格发展、梦的学说四个方面的差异进行浅析;认真学习并且有效把握二者理论观点的区别有利于学习者清楚地建立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也能帮助正确地运用二者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了《雷雨》中的人物,论证了本我、自我、超我只有和谐发展才能达到人格的平衡和健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荆棘鸟》中颇具争议的拉尔夫这一人物形象。拉尔夫的尘世之爱,展现其人格结构中的本我和自我;拉尔夫的现实之爱,展现其人格结构中的本我和自我;拉尔夫选择天国之爱的必然性,展现其人格结构的自我和超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相互冲撞。  相似文献   

1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三重理论从自我、本我、超我三个层面阐释了人的人格结构和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三者必须相互制约达到平衡,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才能正常,反之,则会导致心理变态和精神扭曲,从而产生异常行为,引起人生悲剧。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的探析正好为小说《八月之光》中男性角色的异常行为提供了精神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分域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等对超现实主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直接理论来源,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以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美术以最直白、热烈的方式彰显了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成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美术创作领域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9.
陈涛  张涛 《华章》2007,(12):44-44
超我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晚年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本文首先探讨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进而阐述拉康,一个伟大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创始人,其理论下的超我概念的意义和位置最终把握超我的真正临床含义.  相似文献   

20.
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法在传播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其人格结构以及潜意识等理论对当今的人际传播学研究,特别是在新兴的网络人际传播的研究中,在理论支持和思维拓展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